影视剧作法在线阅读
会员

影视剧作法

王世杰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文学文学理论22.4万字

更新时间:2019-12-20 17:27:16 最新章节:参考书目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影视剧作法》是一部关于影视剧本基本知识的应用教材。本教材有两个最大的特点:一方面,既有传统知识点与新时期剧作构成要素的全面结合,也有类型片剧作策略和电视剧运作等知识点的延伸。另一方面,本教材结合当下最新的影视资料进行分析和讲解,具有很强的时代性和创新性。本教材对剧本创作的爱好者和影视专业学生学习剧本创作有很好的启示作用。
品牌:北大出版社
上架时间:2010-09-01 00:00:00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北大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最新上架

  • 会员
    作为兼善戏剧和小说创作的重要作家,陈彦的写作既得益于极为丰富的生活经验,亦受惠于底蕴丰厚的中国戏曲和文学传统。努力在时代总体性的宏阔视域中观照并处理普通人的生活和生命经验,塑造具有时代典范意义的人物形象,且在坚守雅正的现实主义传统的基础上融通中国古典传统,以开出文学的新境界,为陈彦作品的基本特征。《西京故事》《装台》《主角》以及新作《喜剧》皆是如此。将现代戏《迟开的玫瑰》《大树西迁》《西京故事》及
    杨辉文学22.6万字
  • 会员
    本书以中国的俄苏文学学人作为研究对象,力图梳理呈现俄苏文学学人群体的地域分布、研究方法以及时代特色等特点,同时采用群体考察和个案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选取戈宝权、高莽、吴元迈、刘文飞、周启超五位学者进行个案分析,这五位学者分别侧重不同的研究方向,体现不同的研究个性,展现了老中青三代学者之间的学术传承。通过这种以点带面的方式,为俄苏文学学术史研究提供了丰富翔实的材料,并为以后的学人研究提供一种参照。
    张磊文学20.4万字
  • 会员
    裴多菲·山陀尔(1823—1849)是十九世纪匈牙利著名革命爱国诗人,享誉世界诗坛。本书以全新视角展示诗人短暂的革命人生和在诗歌创作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全书由三部分组成,通过理论分析、阐述和点评,以虚实结合的方式,再现了一位革命爱国主义诗人真实、高大的形象。在思想意义上,裴多菲及其诗歌创作集中体现出高度的民族民主革命精神:在艺术创作上,裴多菲以豪放、清新、明快、细腻的诗风著称,极富艺术感染力,对后
    冯植生文学13.2万字
  • 会员
    德米特里是希腊化时期承上启下的重要学者,其诗学不仅继承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传统,而且开创和发展了诸如书信、语篇、语效、辞格、形式、风格、文体、写作等方面的理论,为此后诸学科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通过对德米特里诗学产生机缘及其哲学根基的考察,凸显出其诗学的质点和生长点;对其诗学系统的考察,揭示文学形式与审美反应之间的联系,解决结构主义批评善于发现文本内在秩序和模式却无法阐释效果,印象批评能内省直觉效果
    李葛送文学24.2万字
  • 会员
    本书在揭示元代文学的若干历史文化背景的基础上,对元代杂剧、散曲、诗文、南戏、话本诸种文体的作家作品进来了全面梳理,对重要文体的起源、体制、内容、分期和流派的区分、流传版本及作品存佚,以及盛衰过程及其原因,进行了深入探讨。本书不仅具有宏观的文学史视野,对于各体文学的发生发展给予明晰概述,还对其中的重要作家流派的生平、艺术特色都有细致的评述。全书立足文献,阐释精到,严谨翔实,论述切中肯綮,有利于读者全
    邓绍基主编文学41.1万字
  • 会员
    本书从“欧美文学跨学科视野”“英国旅行文学研究”“现代斯拉夫文论的中国之旅”“文学史的对话”“莎剧经典的中国重生”“西方目光下的俄罗斯文化”“中日俄文学关系”等七个方面,应用跨媒介批评、文学伦理学批评、空间叙事、后殖民批评、文化批评、影响研究、比较研究等方法,对外国文学前沿问题展开研究。内容涉及但丁、莎士比亚、普希金、果戈理、陀思妥耶夫斯基、索尔仁尼琴等经典作家作品的跨学科审视和新的阐释、巴赫金文
    吴笛主编文学31.6万字
  • 会员
    本书首先对作者身份焦虑说的内涵进行阐释,侧重于对作者身份焦虑说包含的性别维度进行描摹,试图完成对已有学说的二次阐释和发展。接着探讨了基于性别身份的作者身份焦虑的空间性,并对这种空间性的成因做了分析。重点论述了基于女性性别身份的作者身份焦虑的空间表现,具体包括现实文化空间的女性焦虑表现,思想空间的女性焦虑表现,文学空间的女性焦虑表现。
    沈潇文学21.3万字
  • 会员
    “梦记”即日记体梦境记录,具有鲜明的纪实特性,是中日两国古代梦文学共有的叙事形式。日本“梦记”记主常将梦作为出家或信仰转向的启示,判断是否成功受戒的标志,确认修行阶段或者判断修行是否成就的征兆。“梦记”成为其表达宗教信仰的重要场域,具备了“佛教求道录”的性质。中国“梦记”至宋代到达高峰期,涌现出德珍、张载、龙泉等记录“梦记”的人士和长期坚持记梦的苏轼。日本“梦记”高峰紧随中国之后、中日“梦记”的内
    赵季玉文学21.5万字
  • 会员
    《宋代湖湘诗人群体与地域文化形象研究》从诗人群体与地域文学的角度展开论述。对于诗人群的研究,重点探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与这种关系下进行的诗歌创作,将诗人置于具体的时空当中,考察其与周围的人及环境产生的联系,而非孤立地静态地描述诗人个体与作品。著作从地域文学的角度立论,探讨宋代湖湘文学的独有特色,上编通过隐士、僧人、学者、迁客等不同身份类型的诗人群体对湖湘的书写来展示宋人笔下的湖湘,下编从“潇湘八景”
    彭敏文学21.8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