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世界佛教通史(第5卷)中国汉传佛教:公元10世纪至19世纪中叶
更新时间:2019-04-10 15:30:12 最新章节:第10章 后记
书籍简介
本书是世界佛教通史丛书之中国佛教卷,介绍了宋至清中期的中国佛教发展情况。主要内容如下:一、宋代佛教。两宋社会与佛教、临济宗的理论与实践、云门宗的理论与实践、曹洞宗的理论与实践、华严和天台的“中兴”、律宗与净土信仰、佛教艺术新风貌。二、辽金佛教。辽代社会与佛教、辽代寺塔建筑艺术、金代社会与佛教、金代佛教艺术概况。三、西夏佛教。西夏社会与佛教、佛教政策和管理制度、僧众管理与寺庙、佛教宗派和藏传佛教、佛教艺术。四、元代佛教。元代社会与佛教,元代教门简况,临济宗及其禅学演变,多民族佛教文化艺术的融合发展。五、明代佛教。明代社会与佛教,明代初中期佛教,明代后期佛教(上),明代后期佛教(下),明代佛教文化艺术。六、清代前中期佛教。佛教政策与管理措施,禅宗诸派及其演变,教门诸派、律宗与净土信仰,寺院组织管理制度,三类重要法事。
品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上架时间:2015-12-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魏道儒等
- 会员本书是世界佛教通史之中国佛教卷,介绍了隋唐五代期间的中国佛教发展情况,主要内容如下:一、隋唐五代社会与佛教。社会状况与思想文化、佛教政策的演变、三教关系及其影响。二、隋唐五代佛教发展概况。社会普及与民间佛教、寺院经济与僧团组织、佛教典籍与文化艺术。三、天台宗。智顗与天台宗的创立,天台宗的判教体系,一念三千的实相论,作为修行实践论的止观学说等等。四、三论宗。六家七宗的般若学,三论宗的传承与系谱等。五理论65.9万字
最新上架
- 会员本书是美国通俗历史学家房龙的传世名著。作者用朴素、睿智、宽容的声音讲述了圣经这个古老的故事,以及人类的进程。同时多幅世界名画图释此书,帮助更广泛的读者了解神秘的圣经。宗教16.3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 会员商代是中华古文明的早期阶段,中国历史画卷在商代史的永久记忆上前赴后继地拉开。以古为镜,可知兴替。商代文明的发展时空,下启中华文化演进的先河,十一卷本《商代史》用断代史著述体例,通过有商一代历史事象与制度名物的研究,寻绎中国社会传统文化元素的由来、特征、品格与传承,提供可资借鉴的历史资源。本卷考察商代图腾残遗信仰,系统探研上帝及帝廷诸神、自然神、祖先神的三大宗教分野、神灵崇拜的代变、神灵权能和神性、理论35.5万字
- 会员《中国佛学》是中国佛学院主办的综合性佛学研究学术刊物,其宗旨是以展现中国佛学院为主,兼顾与佛教学术研究相关的专家学者最新研究成果,促进教内外学术交流。本刊以汉传佛教教史、义理研究为主,同时也刊登南传佛教、藏传佛教以及与佛教文化相关的研究综述、动态等。理论21.8万字
- 会员本书是作者对甘南藏区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六大寺院之一的拉卜楞寺进行了三年的实地考察的成果,是国内外公认为通过实地考察和社会调查而撰写的有关藏族宗教史的第一部杰作”。该书在介绍藏族文化背景与历史概况的基础上,着重介绍藏族在信仰佛教以前的信仰和早期佛教;格鲁派——革新或当权的佛教;格鲁派寺院——拉卡楞寺。这部著作虽然是半个世纪以前的旧作,但它是我国对藏传佛教进行实地考察的一个开端,标志着一个时代的学理论15.5万字
- 会员本书通过对海外华人宗教文书个案的系统深入解读,探讨海外华人文化传承的具体机制问题。书中在系统梳理1947年至1966年二十年间的德教紫系文献的基础上,从“仪式专家·仪式·文献”三位一体的系统角度,全面考察新马华人教派德教紫系由创立、建构到传播、演化的过程,进而着重分析新马德教紫系文献,特别是乩文集的形成与传播机制,讨论新马德教紫系在海外华人社会中传承华人文化的具体机制。理论21.2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