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外民事纠纷的法律适用与中国司法实践在线阅读
会员

涉外民事纠纷的法律适用与中国司法实践

金彭年 蒋奋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政治政治理论31.4万字

更新时间:2020-01-07 17:02:46 最新章节:第九节 外国法院判决的承认与执行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本书在阐述冲突法理论基础上,着重解析《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仲裁法》、《民事诉讼法》的相关条文,并参考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复函、批复、纪要、规定、通知等规范性文件,以及各级人民法院依据上述规则作出裁判的典型案例。本书既适合学习中国国际私法之用,也可以作为处理涉外民商事纠纷时的参考。
品牌:浙大出版社
上架时间:2017-02-01 00:00:00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浙大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列宁社会主义民主观的历史发展呈现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从连续性而言,列宁继承了马克思、恩格斯的民主理论,立足俄国具体实际,初步形成了针对俄国国情的独特的建设理论。从阶段性而言,列宁社会主义民主观历经了初步形成、发展、实践和最后探索四个分期,呈现出鲜明的阶段性特征。同列宁主义一样,列宁社会主义民主观的根在俄国,但它又不仅仅属于俄国。列宁对社会主义民主的探讨,是马克思主义民主发展史的宝贵财富,也为落后
    王会民政治19.7万字
  • 会员
    本书系北京大学中国政治学研究中心主任俞可平教授主持的“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获奖项目跟踪研究”大型课题研究成果。该课题通过跟踪调查,试图了解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获奖项目的后续发展情况,并回答以下问题:是什么影响其后续发展;如其得到可持续发展,那么其基本逻辑又是哪些;中国地方政府创新的前景如何。本书基于对我国中部地区安徽、湖北、湖南、河南、江西5省历年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获奖项目的调查,对上述问题做了初步解
    吴理财等政治21.4万字
  • 会员
    本书是由上海师范大学主办的政治人类学专业集刊,旨在紧扣“权力—权利”互动博弈逻辑,运用田野研究、民族志文本和扎根理论等“三位一体”的扎根理论方法论,展开交叉跨学科综合性研究。本辑共六篇文章,包括村寨社会国家化进程的人类学视角、乡村权力与乡村的秩序的重建、村委会权力运作嬗变下的村庄治理、村寨治理与法秩序变迁、乡村集市的权力整合、“重建寺庙热”中的乡土秩序重构,文章聚焦于基层单位——村庄,对于理解当下
    陶庆主编政治27万字
  • 会员
    本书从统治观念之变、政治理论之变、政治态度之变、重要政治观念演变阐释元代政治思想的发展,展示了政治实践与政治思想的全景性关系。上卷三编,第一编主要呈现蒙古国时期草原帝国统治思想与中国传统的农耕王朝统治思想的碰撞;第二编突出展现元朝建立和统一中国的历史进程中如何吸纳和应用农耕王朝政治思想;第三编重点陈述国家大一统奠定了开明政治的思想基础,带动了南、北理学政治思想的融汇。中卷为第四编,所要表述的是元朝
    史卫民政治75.1万字
  • 会员
    采取何种形式的政治发展道路,对一国的国家建构和政治稳定有重大影响。从历史和现实来看,西方多党竞争式的政治发展道路与国家建构之间存在着矛盾和冲突。以东南亚四国泰国、菲律宾、缅甸和印度尼西亚为例,一方面,西式政治发展道路对东南亚四国的国家建构造成不利影响,出现族群冲突和分离主义等问题;另一方面,国家建构中出现的问题对东南亚四国的政治现代化也产生了负面影响,出现政治动荡和民主倒退等问题。对此,本书通过建
    郭雷庆政治28.2万字
  • 会员
    中国的现代国家建构植根于中国的历史和现实,既遵循了现代国家形态演进的一般规律,又具有中国式的特征。本书从理论、社会、行政、财政、政党、法治、民族、历史以及比较等视角探寻“中国式国家建构”的理论内涵和实践特征:从历史进程和现实特征等方面探讨中国式国家建构的基础理论:从经典理论、传统社会形态、现代社会的成长三个方面探讨中国式国家建构的社会路径;从西欧经验和理论、中国传统行政体制、现代行政体制及其运行等
    徐勇 陈军亚等政治38.8万字
  • 会员
    《比较政治学研究》是上海师范大学比较政治研究中心主办的学术集刊,聚焦于比较政治领域的研究。本辑是《比较政治学研究》2018年第1辑(总第十四辑),共收录了十二篇文章。从主题上看,既有关于学科史、研究路径、研究方法等问题的理论观察,也有围绕国家自主性、民主理论的系统反思,还有立足国别问题的具体研究。
    李路曲主编政治19.1万字
  • 会员
    本书从外交决策的视角,选取美国国务院与国防部的协调机制为研究对象,重点考察该机制的演变过程、整体架构、运作实践及运行成效。具体而言,本书纵向以协调机制的历史演变为主线,梳理该机制在国际战略环境和国内政治因素共同塑造下的演变轨迹;横向以协调机制的整体架构为导向,从国家、部门和海外一线三个层面,自上而下分别阐述该机制的机构设置、运作规则和运行程序,并考察其在外交决策中的实际运作情况。在此基础上,系统阐
    闫桂龙政治16.1万字
  • 会员
    本书以战后日本政治思想及其对日本内外政治的影响为研究对象。第一部分是对战后日本政治思想的考察,在讨论日本政治思想史研究方法的基础上,考察了“民主主义”“民族主义”“保守主义”“和平主义”等战后日本重要政治思想概念的涵义与变迁,讨论了其各自与西方、中国相关概念的区别及其彼此在战后日本历史进程中的关联。第二部分是对战后日本政治思想与日本政治互动关系的考察,在讨论近现代日本民主进程与民主模式的基础上,结
    邱静政治19.3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 会员
    本书对国际上公认的四种预防腐败利器,即防止利益冲突制度、政府公开透明制度、官员财产申报与公示制度和吹哨人保护制度进行了系统梳理和总结,并与我国相关制度框架和运行进行细致比较,分析各自优缺点,最后提出一些可行的完善建议。
    彭成义政治理论17.8万字
  • 会员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遍布深圳各区及街道的基层组织为深圳这座超大型城市的运转提供了精细服务与坚强支持,每个基层治理的摸索和实践案例均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和借鉴价值。为总结深圳基层治理的创新性做法,深圳市马洪经济研究发展基金会汇聚扎根基层、关心社会发展的各行业领域专家,通过“实操者、参与者、观察者”等不同角色提供来自基层的第一手信息。通过系统总结、分类呈现深圳市、区、街道、社区和社会组织的基层治理
    深圳市马洪经济研究发展基金会编著政治理论23.9万字
  • 会员
    本书汇集了“亚洲工业化时代政治发展比较研究”课题组成员十余年来的相关研究成果。该项目自2008年启动,主要是在对象国家和地区开展较大规模的田野调查,以现场观察、访谈为主要手段开展专门化、系统化的比较研究。由十余位国别区域研究和比较政治研究领域的中青年学术精英组成的调研团队,足迹遍及亚洲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以及一些欧美发达国家,对重点国家和地区进行了多次专题调研,考察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历史、文化、经济和社
    房宁 郭静主编政治理论23.6万字
  • 会员
    作为一种内生性和制度化的协商治理形式,政党协商实现了治理型民主和参与型民主的有机结合,在推动中国社会发展和提升国家治理现代化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书以政党协商为研究重点,在全面阐释政党协商相关理论及其与国家治理现代化二者之间内在逻辑的基础上,研究分析了政党协商在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中的特色、结构、功能及面临的困境和制约性因素。政党协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独特优势,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
    徐凤月政治理论16.9万字
  • 会员
    本书通过对湖北省C市地方人大的图书馆档案和人大代表履职记录的量化分析,透视中国地方人大代表的静态组成结构,勾勒了地方人大代表结构组成的历史变迁,探讨了人大代表结构和履职绩效的关联,考察了地方人大代表的地域、行业、党派代表性以及女性人大代表的政策偏好,从描述代表性和实质代表性的理论角度探究地方人大代表的履职特点。同时,配合访谈,本书从地方人大代表的视角了解人大代表的工作及其主观态度,阐释具有中国特色
    楼笛晴 牟念政治理论17.6万字
  • 会员
    本书为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系列丛书之一,为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主办集刊。本书从比较政治、中外政治思想史、政治学理、中国政治等相关领域,探讨新时代政治学的学科自觉与自主、政治学研究范式的转型,以及政治学科发展的未来等理论与现实问题,立足中国本位,放眼世界政治,倡议从比较文明的视野出发,贯通规范研究和经验研究,引领和提升中国政治学的发展。本辑为2023年第二辑,分为几个部分:建构中国自主的政治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主办政治理论11.1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