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海明威书信集:1917-1961(上册)
更新时间:2019-05-24 11:27:10 最新章节:第12章
书籍简介
《海明威书信集(1917—1961)》将呈现一位有史以来最为有趣的书信达人。作为百年来所有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中最为我国读者所知的一位作家,海明威的公众形象、传奇人生早已通过其作品为人所知,但这批世人陌生的私人书信却让一个崭新的海明威浮现出来。海明威研究专家卡洛斯·贝克从海明威留给世人的卷帙浩繁的海量书信中精选了其从18岁至逝世这40多年间写就的近600封信件,书信中的海明威用作品外的“私人”语言坦诚地向各色人群——家人、朋友、敌手、编辑,以及当时几乎所有的知名作家——揭示了自我,记录了他生活与写作生涯的方方面面,称他为有史以来最为有趣的书信作家也不为过。作品所选的书信不仅记录了作家人生各个转折点,更展现了他的性格与智慧,及其对狩猎、垂钓、饮食等的特殊嗜好。其流露出的幽默与狂野大大超过了他的作品,称得上是一部非常规的作家自传。而其中描画的众多国际性、社会性事件,以及一众名噪一时的艺术家、文学家,更是从侧面记录了一个时代的国际风云与艺术影像。这些信不仅成为一般读者的指南和阅读享受,而且为认真研究文学的人提供了考证二十世纪美国文坛巨人之一的生平与成就所需的原始文件。
品牌:上海译文
译者:潘小松
上架时间:2016-09-01 00:00:00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上海译文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美)海明威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本书汇集谢冕、程光炜、周晓风、罗振亚、刘士杰、吴晓、张德明、姜玉琴、张健、师力斌、邱景华、易彬、卢桢、刘波、陈培浩等学界同仁关于吴思敬诗学研究的专题文章,分别纳入“同行、坚守、探索、回响”等专辑,涉及同代人有关吴思敬先生的印象与认知,中青年学者探讨其诗歌批评与理论建构、诗歌史研究等内容,并附资料价值较高的访谈与学术年谱。文学28.2万字
- 会员本书是周作人早期自选散文集,分三辑,共56篇散文。所收文章多为山水小品和随笔,风格恬淡。其中“自己的园地”“绿洲”接近文艺批评,“茶话”则属于杂感随笔。“绿洲”意趣盎然,其手法为作者此后随笔创作多所沿袭;“自己的园地”则是作者此阶段文艺思想的一面镜子,少数议论散文表达了作者对文艺问题的独到见解。文学9.6万字
- 会员本书分为百年校报、北大之声、燕园视线、网系天下、校园新媒体五个部分,通过收录在北大媒体(报纸、广播、电视、网络、新媒体)工作过的几代媒体人的回忆文章或采访文章,梳理了改革开放以来北大媒体的发展变迁,及其对北大价值引领、校园文化建设、人才培养的重要贡献,展现了北大媒体人对北大的深厚感情以及对北大精神的坚守和传承。文学19.9万字
- 会员本书参考论文集形式,拟以五条主线(“心有所信,方能行远”“不畏艰险,冲锋在前”“改革开放,五位一体”“扎根沃土,决胜小康”“一带一路,命运共同体”)为编排形式展开,在每条主线下编入各院系推荐的相应主线思政实践团队调研报告。文学30.7万字
- 会员本书收录的是瑶族作家潘红日自2016年以来已经发表的15部作品,分别为短篇小说、散文、报告文学三大部分:4部短篇小说《码头》《补粮》《暗香》《回来》,10篇散文《罗仕林的个人简历》《考试》《最美风景》《相约合山》《邕宁榨粉》《远方》《纪念碑脚》《天峨石记》《蜂窝煤蛋糕》《孕育寿星和作家的地方》和1部报告文学《美丽山花》。题材涉及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生动反映了人民创造美好新生活的精神特征文学15.1万字
- 会员中国丝绸文化,是我们伟大祖国传统文化的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体现了几千年来我们祖先的智慧和创造力,体现了中华民族美好的精神情感和民族精神。丝绸历史灿烂辉煌,一代代能工巧匠巧夺天工、举世无双的精美技艺和成就,形成了丰厚而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别是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丝绸之路与文化研究的意义已不仅仅限于文化与历史价值,更具有了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书是有关中国蚕桑丝绸业发展研究的文献选编,旨在为人文学24万字
- 会员本书是第五届广西网络文学大赛获奖作品选集。本书辑选了大赛诗歌、散文、小说组的获奖作品。小说组节选内容主旋律突出,讲述了反映时代正能量的好故事;散文组节选内容从经济、社会、文化等不同的角度深刻反映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翻天覆地的变化;诗歌组节选内容反映现实生活,书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这批优秀网络文学作品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好了中国故事和广西故事,极具文学吸引力、艺术感染力和传播力,具有较大文学22.7万字
- 会员本书集结了胡辛教授30余年来自家创作的论说与文艺评论部分文章。主要从女性书写、地域情怀、电影探微、电视对话和作者论等五个方面展开。对相关文艺作品、文化现象作了较为深入、细致的解读与分析。与胡辛教授创作笔墨相比,本书的论说似更见作者的独立思考与批判精神。开阔的视野、独到的见解、透彻的剖析、犀利的文笔,使该书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文学49.1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 会员2011年,在其日常写作的地点——塞尔吉的家中,安妮·埃尔诺接受了纪录片女导演米歇尔·波尔特的采访。没有哪个作家比埃尔诺更符合这样的访谈前提:我们长大和生活的地方是写作扎根的现实背景。在这本访谈录中,埃尔诺谈论了自己的生活与写作之间的联系,谈到了其写作欲望的诞生,以及她赋予写作的社会、政治和神话的意义。如何以作家的视角来看待生活?为什么会有这样风格的作品?为什么必须书写生活?文学意味着什么?通过书文集4.1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