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慕路斯:神话时代与罗马建城在线阅读
会员

罗慕路斯:神话时代与罗马建城

(美)雅各布·阿伯特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传记历史人物8万字

更新时间:2020-06-24 13:30:57 最新章节:附录 专有名词英汉对照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本书是美国国家图书馆系列丛书之一,秉承了该系列图书的一贯风格。全书讲述了罗马王政时代的历史和当时的人文风貌,作者以平实的文笔、客观的笔法详述了一代雄主罗慕路斯建立罗马城、开疆拓土、制度建设的开拓史,以独特视角为我们展现了罗慕路斯的历史功绩。
译者:公文慧
上架时间:2018-05-01 00:00:00
出版社:华文出版社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美)雅各布·阿伯特
主页

最新上架

  • 会员
    中国历代圣人传记丛书,是一套专门介绍中国历史上对文化、科学、历史影响深远的圣人的丛书,包括《商圣范蠡》、《科圣张衡》、《医圣张仲景》、《智圣诸葛亮》、《谋圣姜子牙》。
    王肇基 张建伟 高丙午传记21.8万字
  • 会员
    《孙开华评传》的传主是晚清时期出生于湖南省慈利县的湘军将领孙开华(1840—1893),他16岁投入湘军劲旅“霆字营”,一生经历无数战斗,屡立军功,官至福建陆路提督。1874年日本人籍口“琅峤事件”(又称“牡丹社事件”)企图长期占领台湾,孙开华率领“擢胜营”驻守厦门,策应沈葆桢处理“琅峤事件”,最后迫使日军撤离台湾;1884年,法国人为取得越南宗主国地位挑起战事,并相继取得马尾海战胜利,并占领台湾
    周星林 孙培厚传记17.7万字
  • 会员
    本书联系中唐的政治和社会背景,以《旧唐书》白居易本传的相关记载为纲,结合白居易及其友人的诗文作品,叙述了白居易的一生。本书属于历史传记,作者坚持言必有据,不会为了塑造鲜活的人物形象凭空捏造史实或观念。本书在国际上影响颇大,1959年已出日译本,1988年重印,译者为日本著名汉学家花房英树。本书具有较强的出版价值,以海外汉学家视角了解中国古代伟大诗人,有利于增进文化交流互鉴。
    (英)阿瑟·韦利传记15.1万字
  • 会员
    在她三十八年的短暂人生里,有长达三十年,这个女人漫不经心地生活着。就像那个时代成百上千万的女性一样,她会跳舞、闲聊、恋爱、发笑、打扮,探访别人,给予施舍,她会生儿育女,最终静静地躺在床上死去,一生都不曾真正参与世界的精神。但命运有时候也会寻求一个无足轻重的主人公,以证明它也可以用易碎的材料创造出最为强烈的张力。它会安排一个软弱而且不情愿的灵魂,上演一出伟大的悲剧。描绘这种不情愿的主人公的最美的戏剧
    (奥)斯蒂芬·茨威格传记32.5万字
  • 会员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苏东坡。大文豪、书法家、画家、美食家、政治家……苏东坡的身上,有太多的标签。他的一生,起点让人惊羡,结局令人唏嘘。22岁,一朝应考便名动京城,在文坛崭露头角,赢得无数赞誉。44岁,因反对变法引来牢狱之灾,在对手的围剿中几近丧命。59岁,年近花甲,连遭贬谪,从惠州到儋州,遍走蛮荒之地,尝尽人间疾苦。苏东坡满怀政治理想,一生也受此牵绊,历经坎坷与磨难:曾官至翰林学士,也曾入狱成为阶
    梅寒传记16.6万字
  • 会员
    本书为知名海外汉学家阿瑟·韦利所撰写的我国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传记研究。韦利因古典文学成绩优异获得剑桥大学皇家学院的奖学金。全书以时间为顺序,以作品为线索,描绘了李白的生平经历及其诗歌创作成就。尝试着从社会、历史、文化、文学、宗教、伦理等角度对李白的诗歌创作和思想情感进行分析,虽然在道德上对李白提出了批评,但是在诗歌创作的才华、成就和影响上给予了李白极大地肯定和赞赏。
    (英)阿瑟·韦利传记7.3万字
  • 会员
    本书试图真实地、历史地反映司徒雷登的一生,帮助读者对这样一位有争议的历史人物做出一个评价。
    郝平传记30.4万字
  • 《大医马海德》是在大量采访和史料记载基础上,创作的一部反映马海德博士光辉一生的人物传记,是2021年中宣部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本书坚持了正确的政治方向,具有突出重要的社会价值,通过40余万字400余幅图片,通过十五篇若干个故事的讲述,介绍了马海德传奇的一生。从乔治·海德姆成为马海德,从不了解中国到深刻理解中国人民的苦难,从一个中国革命的局外人到成为一名共产党员,并在中国参加革命、工作55年,马海德
    陈敦德传记37.3万字
  • 会员
    祖籍安徽太平的苏雪林,一方面,因故里岭下村紧邻徽州,“一直是把自己作为徽州人看的”;另一方面,又因其祖父苏锦霞清末长期充任浙地知县而生长于浙十余年,故又自称“半个浙江人”。本书对苏雪林清末浙地县署上房生活(1897-1911)的考探,主要由四个部分构成:一是在对徽浙深厚渊源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对其祖父清末徙任浙地的情况作了考订;二是对有着浓重徽州文化色彩的县署上房女眷的悲剧命运予以了关注;三是对近代
    何玲华传记15.5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