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与血:德意志帝国的兴亡(1871—1918)在线阅读

铁与血:德意志帝国的兴亡(1871—1918)

(德)卡佳·霍耶
开会员,本书8折购 >

历史民族史12.3万字

更新时间:2022-03-15 10:23:55 最新章节:彩插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1871年诞生的德意志帝国只有48年历史,却孕育出了现代德国,并使其侧身欧洲乃至世界强国之列,欧洲历史格局由此被改变并延续到今日。19世纪初对抗拿破仑的战争中培育起的德意志民族之魂,在这半个世纪中生根发芽,从建国之初各邦彼此独立的状态到“一战”爆发时的“全民保卫德意志”,民族精神在德意志人民的历史与记忆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德意志帝国的历史遗产并不止于此。把握新兴产业革命机遇,成功实现经济飞跃的德意志崛起之路,为现代世界提供了一条迥异于其他西欧国家通过殖民扩张崛起的强国发展范例。俾斯麦在现实政治策略下对市场机制的灵活调整与福利保障体系的建设,也使德意志帝国时期成为经济繁荣、国威高扬和军力强盛的代名词,“建国时代”的光辉与荣耀百余年来不曾褪色。本书试图讲述这个铁血帝国从1871年建国直到“一战”后殒落、解体的短暂历史,摒弃成见,重新审视帝国的掌舵者们——从帝国的创建者“铁血宰相”俾斯麦,到带领德意志走向毁灭之路的“傀儡皇帝”威廉二世——的历史处境与心路历程,透视现实政治的复杂意涵,以及整个帝国自上而下,不同阶层人士的渴望、拼搏与挣扎。
品牌:中信出版社
译者:徐一彤
上架时间:2022-02-01 00:00:00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信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德)卡佳·霍耶
主页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文化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本质特征,是民族间差异的所在。本书历述越人文化发展的进化和分化,一书在手既可以通观壮族在汉文化摄力圈内如何发展如何变化,又揭示了越人文化发展的主流和分流,具述了越人原始群、原始母权制及父权制早期的文化,可观照越人是如何调适与客观自然界的关系并发挥自创力迈过重重关卡发展而来,并对历史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白耀天历史76.7万字
  • 会员
    当蒙古民族尚未形成,更谈不上国家的古老时代,各个分散的蒙古氏族和部族共同聚居于南西伯利亚和中央亚细亚的时候,出现了英雄史诗并逐渐得到发展,反映了蒙古氏族和部落的婚事斗争和对外争战。在那漫长的岁月里,蒙古氏族和部落出现许多勇敢无畏的英雄人物,为保卫家乡和和民众,与外来挑衅者入侵者进行长期艰难困苦的斗争,史诗歌颂了他们坚韧不拔的英雄主义精神,这些史诗具有很高的思想性、形象性和艺术性。本书基于作者对活态
    仁钦道尔吉历史18.7万字
  • 会员
    本书以13—19世纪河湟地区的历史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了这一时期该地区的军政制度、土司演变、民族宗教、农业开发、茶马贸易、朝贡贸易、文化教育等多方面的问题,提出了较为独到的见解。本书的特点是史料翔实、内容涉及广泛,对境内各民族的发展均有较深入的研究,是作者多年来研究成果的汇集之作,是一部了解该地区历史不可多得的著作。
    武沐 金燕红历史39.3万字
  • 会员
    本书以战国秦汉西南民族地理的格局与观念为研究对象,旨在详细梳理和研究族群演进格局、“华夷之辨”思想对族群空间建构影响的基础上,揭示民族地理观建构路径,阐明民族地理观与大一统多民族国家空间建构的关联。基于汉文史籍、汉译彝文史籍、考古、碑刻、环境考古等资料的梳理,文献分析、形象学、环境史、概念史等方法的使用,研究揭示:(1)战国秦汉西南族群演进具有区域性与族群性双重特征,且西南族群演进的“区域性多元一
    孙俊历史34.1万字
  • 会员
    本书从民族关系的视角出发,动态地研究索伦部与满洲的关系,遵循民族演进发展的过程,注重民族意识的变化,重点研究民族精英人物对民族决策的影响,展现清朝在统一国家的过程中,满洲统治者扩大疆域与整合民族的高超智慧。重视清朝实行的民族政策,分析民族联合的模式方法,总结出索伦部与满洲关系的性质和特点并作出评价。通过现象,找出特点,总结规律,吸收清朝解决民族问题的历史经验,继承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为当代民族工作
    黄彦震历史22.8万字
  • 会员
    《民族史文丛》由西北民族大学社会科学研究院主办,立足于西北民族史研究的基本面,注重档案文献和稀见文献的公布、整理与研究以及少数民族历史文献的翻译和解读。本书为2019年第1辑,主要内容包括俄氏系谱中吐蕃史料考辩,吐蕃治理敦煌期间对敦煌石窟营造的影响,吐蕃王朝职官制度研究综述,尼古拉斯·维特森藏汉镜铭文在国外的研究轨迹,高昌回鹘时期的葡萄种植业与葡萄酒制作,敦煌莫高窟乘象菩萨与尊格演变,明初从军卫置
    周松 才让主编历史17.3万字
  • 会员
    文化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本质特征,是民族间差异的所在。本书历述越人文化发展的进化和分化,一书在手既可以通观壮族在汉文化摄力圈内如何发展如何变化,又揭示了越人文化发展的主流和分流,具述了越人原始群、原始母权制及父权制早期的文化,可观照越人是如何调适与客观自然界的关系并发挥自创力迈过重重关卡发展而来,并对历史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白耀天历史71.5万字
  • 会员
    《秃发鲜卑资料辑录》收录范围,整体上上起西晋武帝泰始四年(268),秃发树机能雄据河西地区见诸史载,下至东晋安帝义熙十年(414),西秦乞伏炽磐袭乐都城,秃发鲜卑所建立的南凉政权灭亡。此后有追述前人前事者,酌情择要收录。详尽收录了纪传体、编年体、典制体史书以及大型类书、地理总志中有关秃发鲜卑的资料。
    张久和 张宇编历史16.8万字
  • 会员
    长期以来,学界对元末陈桱所撰《通鉴续编》中的蒙元史事,缺乏系统认识。本书即全面考察《通鉴续编》中的蒙元史事,主要探索辨析其史料来源,厘清陈桱撰述时的文献背景。同时,掘发并考释其中独具史料价值的内容,为蒙元史研究提供新材料;勾勒出所述蒙元王朝的基本面相,借以重新思考蒙元历史的叙事问题;辨明所记蒙元史事在后来的文献传承情况,从中追踪古代纲目体史书由私修转入官修的大致轨迹。
    曹金成历史21.6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 会员
    本书以战国秦汉西南民族地理的格局与观念为研究对象,旨在详细梳理和研究族群演进格局、“华夷之辨”思想对族群空间建构影响的基础上,揭示民族地理观建构路径,阐明民族地理观与大一统多民族国家空间建构的关联。基于汉文史籍、汉译彝文史籍、考古、碑刻、环境考古等资料的梳理,文献分析、形象学、环境史、概念史等方法的使用,研究揭示:(1)战国秦汉西南族群演进具有区域性与族群性双重特征,且西南族群演进的“区域性多元一
    孙俊民族史34.1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