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欺负别的孩子时,他们在想什么:从发展心理学看校园欺凌
更新时间:2022-07-28 18:24:13 最新章节:致谢
书籍简介
我们的孩子是天生就会欺负人,还是后天养成的?抑或是学校教育的问题?答案显然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说清楚的。格雷厄姆·拉姆斯登博士将“小恶霸”们置于探讨的中心,提出要透过“温室”这个四面都有玻璃窗户的房间去看欺凌事件,一方面要从受害者和周围成年人的视角去看,同时也要从“小恶霸”的角度来看。从发展心理学角度出发,透过欺凌视角,作者分析了儿童健康成长的关键因素,如依恋关系、安全感、自尊、情商、心理健康等,指出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应帮助孩子填补心智之墙上的“缺口”,帮助孩子夯实心智、积累知识、提高社交和情绪成熟水平。作者发现,只有全面、系统地看待和分析欺凌问题,进行系统的预防和干预,帮助孩子搭建起安全、坚固的心智之墙,才能共同营造没有欺凌的校园。
品牌:阳光博客
译者:一言
上架时间:2022-06-01 00:00:00
出版社:北京日报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阳光博客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英)格雷厄姆·拉姆斯登
最新上架
- 会员在本书中,阿尔弗雷德·阿德勒结合自己多年来为儿童进行心理咨询与治疗的经历,通过大量真实的案例,深入地剖析了问题儿童产生的根源,涉及自卑情结、社会兴趣、环境的变化、在家庭中的位置、对性别角色的认识等方面。阿德勒从个体心理学的视角出发批判了遗传决定论的观点,认为世界上没有问题儿童,只有缺少正确引导的“生活失败者”!阿德勒在本书中提出的观点和建议有助于父母和教师理解孩子的行为,引导孩子形成健全的人格。心理10.3万字
- 会员本书从积极心理学取向出发,对影响农村留守儿童身心健康成长的四种积极心理品质(坚毅、共情、勤奋、生命意义)进行研究,对各项积极心理品质的内涵、心理结构、测量方法进行简要介绍,对留守儿童积极心理品质的心理功能、发展特点及其个体差异展开实证研究,据此提出促进留守儿童积极心理发展的教育策略和对策建议。心理15.5万字
- 会员焦虑问题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普遍存在,家长要做的就是积极引导孩子应对焦虑,而不是让其发展成焦虑症!本书是法国著名的儿童精神科医生安娜·塞内基耶(AnneSénéquier)为父母和孩子提供的一套简单易用的焦虑应对方法。它主要界定了焦虑与压力、恐惧等感受的差异,分析了造成焦虑的原因、根源和表现形式,以及影响焦虑的环境因素,如家庭、学校、社交网络等,并分享了11种拿来就用的方法和工具。全书还设计了一个心理6.5万字
- 会员在生活中,孩子总是通过提问来认识世界。为什么男孩和女孩不一样?为什么失败会让我非常难过?为什么我不好意思拒绝别人?为什么爸爸妈妈对我有很多要求?这是一本6—11岁的孩子,都可以自己读的心理学100问。比对给孩子讲道理更有效,让孩子从书中自己寻找到答案。在成长的过程中,孩子总是有一个又一个的疑问。这些问题都是他们平时情绪和心理上的困扰,我们如何处理解决这些问题,是非常重要的。让孩子来提问,心理学专家心理5.8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