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西方市民社会精神的批判性研究
更新时间:2022-11-18 14:59:55 最新章节:参考文献
书籍简介
市民社会是西方近现代政治哲学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也是西方现代社会的核心特征。有别于以往注重从经济方面探索市民社会在西方兴起的原因,本书尝试分析市民社会在西方兴起的文化背景、精神因素,即通过对黑格尔、哈贝马斯、福柯哲学中的市民社会话语作历史性的梳理,探求这些市民社会话语一以贯之的精神价值;同时,从比较哲学视域出发,发掘与西方市民社会的精神相契合的儒家文化资源,进而从一种东方式的视角批判性地反思此种精神。本书既是对市民社会理论研究的进一步丰富与拓展,也是对构建某种适宜现代化发展的国家与社会“良性互动关系”的理论探索。
品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上架时间:2022-07-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王磊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过去,日本凡有狐狸栖居的地方,必然流传着许多“狐狸骗人”的故事。除了狐狸,偶尔也会出现狸猫、貉、黄鼠狼等戏弄人的逸话。然而以1965年为界,此类故事突然在全国上下销声匿迹了。这是为什么呢?当然很多人会问:“人被狐狸骗的故事都是真的吗?”而我的回答是,这些故事是否属实并不重要,唯有探寻“人为何不再被狐狸骗了”,才能得知更多真相。日本人会被狐狸骗的时代究竟是什么样的?那时的人拥有怎样的精神世界,又是如社科5.9万字
- 会员东山村,位于深圳市大鹏新区南澳办事处辖区,是一个风景如画的地方,也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村落。村前龙岐澳碧波荡漾,村后七娘山蓊郁苍翠。村里有著名的历史遗迹天后古庙,有曾经颇具影响力的东山码头、东山珍珠场等,现在仍保留少量清代建筑,民风民俗独具特色。近些年来,深圳的城市更新步伐加快,老村落在逐渐消失。本书作者通过对东山村三年多的深入调查,采用传记体的写法,通过讲述一个个村民的真实经历,记录了村落的流转变迁社科9万字
- 会员本书为《上野千鹤子的私房谈话》“三部曲”中的第二部,延续初本形式,收录了《朝日新闻》周六副刊“烦恼咨询教室”栏目上的50篇文章。在这个栏目里,上野千鹤子回答了各种读者来信——一无所长的我如何求职?阴晴不定的妈妈让我感到厌烦、丈夫对我的内心毫无兴趣、无法原谅40年前的内衣小偷、我想重启人生……青春苦恼、夫妻关系、母女问题、老年防护,一篇篇来信饱蘸人生酸甜。上野千鹤子简洁明快、一针见血,从女性主义者的社科6.7万字
- 会员本书旨在以西方马克思主义消费社会理论为视角,分析美国作家菲茨杰拉德四部主要代表作品里的消费主义。本书侧重运用了马克思恩格斯的异化理论和最具有代表性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想家——鲍德里亚的消费符号理论等进行研究,揭露并批判20世纪20年代真实的美国社会。菲茨杰拉德的作品具有丰富深刻的内涵,与其强烈的历史意识是密不可分的,它们真实地记录了20世纪初期美国社会的变化,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世态,生动地再现了社科11.2万字
- 会员社会工作伦理为社会工作实务架构中非常重要的一环,社会工作的基本哲理出自人与人的关怀与互助,认为社会是一个互助单位,人有其潜能可以克服困难,透过相互帮助让社会中需要帮助的人度过难关。同时,对于求助者应该给予充分的尊重与接纳;对于案主的隐私加以保密;与同工相互合作;配合机构的规范;为案主谋求最大的权益等,皆是社会工作的伦理理念。透过这些伦理哲理与社会工作相关理论架构出社会工作实务方法。本书的伦理汇编目社科11.3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 会员本书从案例分析入手,围绕应急指挥部这一组织载体的运行过程开展应急响应失灵分析,提出了灵活性和规范性的应急响应模式标准;从失灵出发分析了影响应急响应可靠的多重因素,进而构建了应急响应可靠性机理模型;通过实证研究和案例分析,揭示了非常规突发事件应急响应可靠性的提升策略。本书在一定程度上回答了在有限的时间内,应急响应组织如何有效协调响应人员及物资,进而实现应急响应任务目标可靠性管理的问题。社会学16.2万字
- 会员中国正在经历深刻的人口与社会转型,家庭变迁既是这一转型过程的结果,也是推动这一转型过程的重要因素。处在变迁中的家庭,在今天面临着全新的矛盾、焦虑和问题,纷繁复杂的婚姻家庭问题已经溢出家庭的范畴,成为严峻的社会问题,需要政府通过制定和实施综合性的家庭政策予以解决。本书介绍了中国家庭发展的现状、问题和特征,家庭综合服务发展的现状和趋势;并介绍了欧美和东亚地区的家庭政策概念、内容、体制,以及这些国家和地社会学21.2万字
- 会员在慈善劝募过程中,“同性相吸、异性相斥”和“物极必反”等社会生活中常见的相似性效应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筹款研究多局限于捐赠者和受助者间的相似性。本书则聚焦于捐赠者间的相似性效应,通过系统文献综述和行为实验研究等方法,探讨了相似性原理在慈善劝募过程中的作用以及捐赠者间相似程度与劝募效果之间的关系。突破性地发现了捐赠者间存在“过度相似性效应”,总结了相似性效应在未来筹款研究和实践中的启示。社会学5.4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