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愿活下去的人:关于生死的特别报道在线阅读
会员

不愿活下去的人:关于生死的特别报道

(加)凯蒂·恩格尔哈特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文学纪实文学23.5万字

更新时间:2023-09-26 16:25:08 最新章节:第13章 注释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事实证明,自杀比想象中困难得多。资深记者凯蒂·恩格尔哈特历时四年,跟踪访谈数百位不想活下去的人。他们或因疾病、或因衰老、或因难以忍受的精神痛苦……当生命注定无法好好地活,他们但求得好好地离去。然而重病之人往往很难独立终结自己的生命,有人冒险订购非法的致死药物;有人倾尽家产远赴“死亡诊所”;还有人甚至已经无法自主选择,只能依靠亲属做出可能符合自己心愿的决定……种种自杀困境使辅助自杀合法化的呼声日渐高涨,支持者强调免遭病痛折磨的渴望,认为这关系到自主权,关系到尊严。反对者担心允许协助死亡的法律只要存在,就会给道德伦理带来滑坡,最终将所有病患囊括其中,滥用在穷人、自身并不情愿的人、妥协了的人、感到害怕的人身上。在这场关于死亡的辩论中,作者重点关注了六个人的故事,他们代表着不同立场:当事人、协助者……人生中无法避免的这最后一件事情,决定权在本人、家属、还是医生、法律或命运?这份特别报道对这个关乎伦理与权利的主题进行了深入的报道和无畏的审视,它向读者介绍了那些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努力寻找尊严与真实的普通人。
品牌:中信出版社
译者:舍其
上架时间:2023-08-01 00:00:00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信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加)凯蒂·恩格尔哈特
主页

最新上架

  • 《永不褪色的人生》是一部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退役军人参与地方建设风采的纪实文学。全书由28篇文章组成,以细腻、纪实的笔触描写了身在行政机关、事业单位、企业和乡村的退役军人如何深入一线,以忠诚、勇敢、坚韧的赤子之心,为人民服务,为地方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事迹。
    《永不褪色的人生》编委会编著文学8.8万字
  • 会员
    普利策奖获奖记者揭露现代债务人监狱悲剧:偷窃8美元睫毛膏后,她被收押长达一年,并因此欠政府五位数的“坐牢费”。?《圣路易斯邮报》的专栏作家托尼·梅森格多年来一直在镇级和市级法院记录美国穷人是如何被判定轻罪,然后背上高昂罚金和费用的故事。如果他们无力支付,往往会被送进监狱,再被要求支付住宿费用,如此循环,很快就会形成一座可能需要很多年才能还清的债务高台。这些阴险的惩罚措施被用来填补地方及州预算的不足
    (美)托尼·梅森格文学16.3万字
  • 会员
    一个更热、更多洪水和干旱以及更多灾难降临的世界正在逼近。我们处于一个全新的地质时代——人类世。人类不仅是在表象上改变了自然环境,而且是从里到外影响了海洋、森林、河流,以及超过半个地球表面的地形。我们甚至从生物基因上改变植物、动物的种类。人类的力量越来越强,却在更多层面上失去控制。我们将在书中读到最前沿、最疯狂的对抗全球变暖的计划:向平流层发射微小的钻石或其他微粒——“就像是给这个世界洒下小精灵的魔
    (美)伊丽莎白·科尔伯特文学13.6万字
  • 会员
    1932年到1972年,美国的联邦、州和地方公共卫生当局共同在亚拉巴马州塔斯基吉进行了一项人体实验,对象是400多名感染梅毒的黑人男性佃农。这是一项非治疗性实验,目的是追踪梅毒的自发演变,以了解梅毒在这些患病黑人身上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这些黑人男子并没有被告知身患梅毒,也没有被警告梅毒可能会对他们造成什么影响,而且,除了最初几个月的少量药物外,他们没有得到任何医治,只得到阿司匹林来缓解疼痛。各级卫生
    (美)詹姆斯·H.琼斯文学18.8万字
  • 《苦涩的灵药:沙利度胺、“海豹儿”和拉响警报的英雄》向美国几乎没有沙利度胺受害者的美国官方叙事发起了挑战:尽管沙利度胺从未在美国上市,但多达5家制药公司仍然向全美上千名医生提供了至少250万片沙利度胺用于所谓的“临床试验”。这些沙利度胺被随意地开给了近2万美国人,包括数千名育龄妇女,其结果是美国至少降生了近百名“海豹儿”。掩盖这些触目惊心的数字的,是制药公司和药试医生赤裸裸的谎言,是FDA为了推卸
    (美)詹妮弗·范德贝斯文学21.1万字
  • 会员
    大周村的一切依然鲜活生动,大周村人却命运各异,百岁老人、女村支书、自主创业者、丧偶的农妇、外出打工人……他们的人生际遇、喜怒哀乐勾勒出大周表情,真实而真切,似触手可摸。作者笔下的大周村,新与旧、变与守在这片土地上激烈交替和碰撞。大周村人从未停止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在大周这片厚重而温暖的土地上,绵绵瓜瓞,生生不息。人民创造火热的生活,作家也由此寻找到了创作的富矿。
    周瑄璞文学20.1万字
  • 房租不断上涨、连锁品牌入驻、熟悉的面孔越来越少、在地文化逐渐消失——这就是缙绅化:旧社区在重建后因地价及租金上升,吸引高收入人群迁入,原有的低收入者不得不迁往条件相对较差、生活成本较低的地区生活。缙绅化的进程一再深入,未来的城市能否真正成为一个充满活力、公正合理的空间,仍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本书通过对美国四座大都市(新奥尔良、底特律、旧金山、纽约)重大变迁的回溯和分析,指出所谓缙绅化是在资本对利
    (美)彼得·莫斯科维茨文学13.5万字
  • 这是人类历史上一段真实的故事,一段关于瘟疫如何塑造了我们今天的城市乃至世界的故事。在19世纪英国维多利亚女王时代,伦敦作为一座现代化的大都市,每隔几年就要爆发一次疾病大流行,每次爆发都会夺走成千上万条生命。医生约翰·斯诺为此做了一系列研究,发现并证明霍乱存在于水中。在无人相信的情况下,牧师亨利·怀特黑德帮助斯诺将取水饮用的人数与未取水饮用的人数绘制在同一张图上,并将每个街区的死亡人数标记在上。结果
    (美)史蒂文·约翰逊文学16万字
  • 会员
    《萨苏说故事系列:京城捕王》主角以北京市公安局老刑警队长赵长印为原型,书中案件,大多是老爷子亲身侦破或参与侦破的,但在叙述时对其中一些案件的作案细节、侦破技巧、涉案人员等进行了改动、异化或淡化,对一些案件进行了结合,主要目的在于避免引起模仿犯罪或暴露侦破手段,并有助于更好地以文学形式展示公安战线的传奇,因此,请勿将《萨苏说故事系列:京城捕王》的细节与真实案件的情节和人物完全划等号。
    萨苏文学14.4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 会员
    本书真实表现了十七年前河南能源义煤公司在祖国西部大开发中艰苦卓绝的创业之路。“义海人”靠着“缺氧不缺志气,敢与高原比高低”的英雄气概,“扎根海西,回报青海”,在戈壁荒漠深处竖起第一面党旗,义海能源从最初一个年产不足八万吨的小煤矿,发展成年产能六百万吨,实现产值二百亿元,累计上缴税收一百亿元的国有大型企业。发展的同时,“义海人”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实施一系列大型公益项目,捐款总数
    张晓林纪实文学20.2万字
  • 会员
    在中国的很多城市,尤其是北上广深杭等几个一线城市,数百万的年轻人在互联网行业里奋斗着、打拼着。位于北京西北五环外的西二旗,是中国互联网各大公司的聚集地,百度、新浪、网易、腾讯(北京)、小米等一线公司都坐落于此,这里号称“中国硅谷”,是中国互联网行业的风向标。作为一位长期在西二旗工作的程序员,作者用敏锐的观察和切身的体会,给我们带来了一份细致的互联网行业生存手册。
    景岁纪实文学5.5万字
  • 会员
    《让庐日记:1941—1945》是杨静远女士1941—1945年间的日记选编,记叙了第二次世界大战背景下,中国战区的一角——四川乐山武汉大学这所偏安大后方的最高学府里一群高级知识分子纷纭杂沓的生存状态和心理情势。《让庐日记》的主人公以一个女大学生热切敏感的心,不但对各色人物进行观察、描绘、分析和评说,而且也如实记录了战时艰苦条件下青年学子的思想变化和文化生活,对乐山当地风景和民俗的描绘更使得这部作
    杨静远纪实文学21.1万字
  • 会员
    1843年11月17日,上海正式开埠。随之,英、法、美租界相继辟设,来沪的外侨人数不断增加。他们其中的一些人,以游记、演讲、回忆录、日记等形式,以他们的视角,记录了其在上海的所见所闻所感,记述了他们所经历的事件。这些记录而成的英文文献讲述了开埠初期的租界、外侨社会状况以及外侨的家庭生活等,内容翔实可靠、幽默诙谐,且极具史料价值。看外侨眼中的上海,听他们讲述上海开埠早期的故事,领悟上海开埠早期的外国
    (美)朗格纪实文学19.5万字
  • 会员
    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北京大学也将迎来120周年校庆。创新之都与百年学府在今年碰撞出了一朵绚烂别样的火花:25位在深圳各行各业的北大人在这个具有双重历史意义的节点上回忆往事,讲述一个人与一座城的故事。他们中既有20世纪50年代求学燕园却依然精神矍铄的老校友,也有奋发拼搏年少有为的80后年轻校友;既有推动深圳创新产业发展的商界精英,也有耕耘于文教领域的雅士骚客;他们既是2万多名在深北大校友
    吴云东 刘水主编纪实文学15.6万字
  • 会员
    打赢脱贫攻坚战是2020年中国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前的必攻之坚,必赢之战。本书以“全国扶贫攻坚贡献者”宋瑞的事迹为原型,以报告文学的风格,讲述了驻村第一书记带领乡村干部群众,走上脱贫道路的事迹。
    郑旺盛纪实文学15.1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