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鲁斯化的伦理书写:理查德·赖特作品研究在线阅读
会员

布鲁斯化的伦理书写:理查德·赖特作品研究

李怡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文学文学理论23.1万字

更新时间:2025-04-22 17:35:46 最新章节:后记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本书是一本非裔美国学方向的专著,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理查德·赖特作品研究”的最终成果。本书的整体框架由五章构成。第一章围绕着“流变的布鲁斯与黑人生存伦理”以及“赖特布鲁斯化的伦理书写”这两个中心论题展开论述。后面四章则将理查德·赖特不同时期的四部小说《土生子》《黑孩子》《局外人》和《父亲的法则》视为一个动态的作品体系,将这些小说的主人公作为一个持续发展的男性主体群进行研究,以此来辨析黑人生活的伦理环境以及他们身处的伦理关系与他们做出的伦理选择间的内在联系。本书通过比较理查德·赖特小说体系与布鲁斯音乐主题呈现的相似性,分析其中隐含的伦理价值观念,阐明了理查德·赖特在其小说中历时地勾勒出了黑人男性从男孩—男人—父亲的伦理身份的转型,实则是对布鲁斯传统的继承与对黑人生存伦理的书写。
品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上架时间:2016-05-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最新上架

  • 会员
    本书主要在西方翻译唐诗的整体背景下,对宇文所安的英译唐诗展开文本细读及比较分析与阐释,探讨其唐诗翻译、阐释的观念、特点与方法,并运用当代比较文学形象学、变异学等理论视角,深人挖掘宇文所安唐诗史的书写所体现的诗学思想,揭示其英译唐诗及唐诗史书写的文化价值与理论意义。
    高超文学20.9万字
  • 会员
    中国古代的小说中,动物形象主要出现在涉及神话传说、志怪记载、民间故事记录的内容中,一直以来都是人们借以寄托的主要对象。早期的神话传说,由神话而衍生出的动物寓言、相关民间故事、志怪记载等,成为动物形象活跃于文坛的主要载体。借助于这种更具流传性的文学样式,动物形象较之于植物意象,以更为直观的形式展示其本身被人类赋予的文化特性,成为一种文化动物。本书题旨在梳理动物形象在古代小说中的变迁,以此探究隐藏在这
    张瑞芳文学21万字
  • 会员
    本书分三大部分,分别从文本细读、史料研究和学人评议等方面对中国现当代文学进行了专题性的研究。“文本与方法”注重文本细读,从具体的文本出发,利用新批评的细读原则和形式主义文论的叙事学方法,在文本分析的基础上,对文本的人物形象、叙事艺术、主题意蕴等多方面深入开掘,力图得出一些创新性的结论。“史料与问题”主要是从文学史料、文学期刊、文学版本等文献出发,采用无征不信、论从史出的史学原则出入于文学历史,在触
    刘进才文学27.5万字
  • 会员
    以戴望舒、卞之琳、何其芳等人为代表的中国“现代派”是白话诗史上一个重要的诗歌流派,随着国内外交流的日益增加,海外学者关于中国“现代派”诗人的研究也不断深入,成果日益丰硕。为了借鉴国外对中国“现代派”诗人的研究成果,促进国内外学术界的相互交流,对中国“现代派”诗人在国外的接受进行总结就显得更为迫切。本书的目的即是站在跨越异质文明的角度,对英语世界关于中国“现代派”诗人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总结,希望能够
    王树文文学17.9万字
  • 会员
    本书辑录了鲁迅研究、现代文学研究这两个方面的代表性论文。包括《论鲁迅作品与中国古典文学的历史联系》《论鲁迅作品与外国文学的关系》《论巴金的小说》《“五四”时期散文的发展及其特点》等。
    王瑶文学32.1万字
  • 会员
    网络文学批评的关键性问题是从理论上探讨网络文学评价体系建构要涵盖哪些内容,探讨网络文学评价体系建构的相关路径与内在逻辑。诸如数字技术所催生的网络文学之于传统文学究竟增添了哪些新的质素?网络时代的文学评价活动又经历了怎样的机制转型?中国网络文学评价体系建构的可能性与路径是怎样的?中国网络文学批评的理论考辨,就是要梳理网络文学批评的所有成果,揭示批评界究竟完成哪些既定的理论目标,是否回答了网络文学发展
    禹建湘文学25.8万字
  • 会员
    本著引论部分介绍了不为普通读者所熟知的越地现代文学理论著作。主体部分从本质论、创作论、作品论、赏评论、发展论五个方面考察越地现代文学理论。余论部分从审美与启蒙两个方面论述越地现代文学理论的现代性。全书系统地展现了夏丐尊、许钦文、范寿康、徐懋庸的文学理论研究成就,以及章锡琛、范文澜分别对国外文学理论和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注释、翻译,既谈越地现代文学理论的发展概况,也谈文艺理论的基本问题,两方面互相结合
    李先国文学25万字
  • 会员
    南北朝文学史是文学研究整体中的一门重要学科。本书上起刘宋,下迄隋代,共分为27章,对南北朝时期的重要作家作品及各体文学演变进行了细致描绘和深入分析。本书两位作者曹道衡、沈玉成先生,均是这个领域的著名专家,著述丰厚,蜚声海内外。本书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阐述南北朝各体文学的基本面貌,材料比较丰富翔实,叙述比较准确充分,力图科学地、全面地评价作家、作品,从而阐明各种文学现象形成的历史过程及其继承和发
    曹道衡 沈玉成编著文学35.7万字
  • 会员
    《老子》英译的悠久历史和众多译本为翻译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案例。本书从三个不同历史时期中选取理雅各、韦利、刘殿爵、韩禄伯和米切尔这五位译者的《老子》英译为研究对象,采取“社会历史语境+译者/译作+译文读者”的综合研究路径,描述不同社会历史语境下译本的特点,并将译者和译本放置在其所处的社会历史语境中进行考察,尝试发现和解释社会历史语境与译者、译本及读者之间的关联。
    吴冰文学17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