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
明顾梧芳刻《尊前集》二卷①,自为之引。并云:明嘉禾顾梧芳编次。毛子晋②刻《词苑英华》疑为梧芳所辑。朱竹垞跋称:吴下得吴宽③手抄本,取顾本勘之,靡有不同,因定为宋初人编辑。《提要》④两存其说。按《古今词话》⑤云:“赵崇祚《花间集》载温飞卿《菩萨蛮》甚多,合之吕鹏《尊前集》不下二十阕。”今考顾刻所载飞卿《菩萨蛮》五首,除“咏泪”一首外,皆《花间》所有,知顾刻虽非自编,亦非复吕鹏所编之旧矣。《提要》又云:“张炎《乐府指迷》虽云唐人有《尊前》《花间集》,然《乐府指迷》真出张炎与否,盖未可定。陈直斋《书录解题》⑥‘歌词类’以《花间集》为首,注曰:此近世倚声填词之祖,而无《尊前集》之名。不应张炎见之而陈振孙不见。”然《书录解题》“阳春录”条下引高邮崔公度语曰:“《尊前》《花间》往往谬其姓氏。”公度元祐间人,《宋史》有传。则北宋固有此书,不过直斋未见耳。
又案:黄昇《花庵词选》⑦李白《清平乐》下注云:“翰林应制。”又云:“案:唐吕鹏《遏云集》⑧载应制词四首,以后二首无清逸气韵,疑非太白所作”云云。今《尊前集》所载太白《清平乐》有五首,岂《尊前集》一名《遏云集》,而四首五首之不同,乃花庵所见之本略异欤?又,欧阳炯《花间集·序》谓:“明皇朝有李太白应制《清平乐》四首。”则唐末时只有四首,岂末一首为梧芳所羼入,非吕鹏之旧欤?
注释
①《尊前集》:唐五代词选集,共一卷,不知何人编选。自南宋以后,这本词集极少流传。直到明万历十年(1582),始有嘉兴顾梧芳刻本《尊前集》,共两卷。清康熙年间,朱彝尊见到明代吴宽手抄《尊前集》一卷,同顾梧芳的两卷本《尊前集》相比,词人之先后、乐章之次第全部相同,由此证实顾梧芳本只是把旧卷的《尊前集》分为两卷而已。
②毛子晋:毛晋,字子晋,号潜在,中国明代末年藏书家、出版家。
③吴宽:吴宽(1435—1504),字原博,号匏庵、玉亭主,明代诗人、散文家、书法家。
④《提要》:《四库全书总目》又称《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简称《四库提要》。由清代永溶、纪昀等编撰,是我国古代最巨大的官修图书目录。
⑤《古今词话》:宋杨湜撰,原本久佚,散见于各书称引。近人赵万里从《岁时广记》《笺注草堂诗余》《花草粹编》《绿窗新话》等书辑得六十七则,合为一卷。
⑥《书录解题》:即《直斋书录解题》,南宋陈振孙撰,共二十二卷。陈振孙曾名瑗,字伯玉,号直斋。
⑦黄昇:字叔旸(生卒年不详),号玉林,又号花庵词客,建安(今属福建建瓯)人,著有《散花庵词》,编有《绝妙词选》二十卷。《绝妙词选》分上、下两部,上部为《唐宋诸贤绝妙词选》十卷,下部为《中兴以来绝妙词选》十卷。后人统称《花庵词选》。
⑧《遏云集》:五代吕鹏编的一本词集,原书今佚。
译文
明朝顾梧芳刻有《尊前集》二卷,自己写了序,并说“明嘉禾顾梧芳编次”。毛晋刻《词苑英华》怀疑是顾梧芳沿用《尊前集》旧名的新编。朱彝尊跋称:我在吴下得到吴宽的手抄本,把它同顾梧芳的刻本相互校勘,完全相同,因此断定是宋初人编辑的。《四库提要》中两种说法同存。按《古今词话》中说:“赵崇祚《花间集》载温飞卿《菩萨蛮》甚多,合之吕鹏《尊前集》不下二十阕。”今考证顾刻本所载飞卿《菩萨蛮》五首,除“咏泪”一首外,都是《花间集》中有的,因此知道顾刻本虽然不是自编的,但也不是吕鹏所编的旧本。《四库提要》中又说:“张炎《乐府指迷》虽云唐人有《尊前》《花间集》,然《乐府指迷》真出张炎与否,盖未可定。陈直斋《书录解题》‘歌词类’以《花间集》为首,注曰:此近世倚声填词之祖,而无《尊前集》之名。不应张炎见之而陈振孙不见。”但是《直斋书录解题》“阳春录”条下引高邮崔公度的话说:“《尊前》《花间》往往谬其姓氏。”崔公度是北宋元祐年间的人,《宋史》有传。北宋肯定已经有《尊前集》了,只是陈振孙没有看到而已。
又案:黄昇《花庵词选》、李白《清平乐》下注说:“翰林应制。”又说:“案:唐吕鹏《遏云集》载应制词四首,以后二首无清逸气韵,疑非太白所作”等等。今《尊前集》所载太白《清平乐》有五首,难道《尊前集》又名《遏云集》,而一本载四首、一本载五首的不同,是黄昇所看到的版本与今本略有不同的缘故?又,欧阳炯《花间集·序》中说:“明皇朝有李太白应制《清平乐》四首。”那么唐末时只有四首,难道末一首是顾梧芳羼入的,不是吕鹏旧本有的?
赏析
《尊前集》是唐五代词选本,选录唐五代三十九家词二百六十一首,因为是供宴席歌唱,故集名“尊前”。自南宋以后,这本词集极少流传。直到明万历十年(1582),始有嘉兴顾梧芳刻本《尊前集》,共两卷。顾梧芳在序中说:“联其所制,为上下两卷,名曰《尊前集》,梓传同好。”此段话让一些人误解该书为顾梧芳袭用旧名而重新选订编纂的词集,譬如明代的出版家毛晋刻《词苑英华》中就怀疑《尊前集》为顾梧芳所编。清康熙年间,朱彝尊见到明代吴宽手抄《尊前集》一卷,同顾梧芳的两卷本《尊前集》相比,词人之先后、乐章之次第全部相同,由此证实顾梧芳本只是把旧卷的《尊前集》分为两卷而已。清代的《四库提要》对于这两种说法都有记录。
王国维在这里做了一个简单的考证,指出宋代杨湜的《古今词话》中就有记载说:“赵崇祚《花间集》载温飞卿《菩萨蛮》甚多,合之吕鹏《尊前集》不下二十阕。”说明《尊前集》宋代就有。
陈直斋的《书录解题》中“歌词类”以《花间集》为首,而没有《尊前集》之名。由于陈直斋的这本《书录解题》在我国目录学上的权威性,因此在《四库提要》中两种说法同存。但王国维指出《书录解题》“阳春录”条下有引高邮崔公度的话:“《尊前》《花间》往往谬其姓氏。”崔公度是北宋人,并且看到过《尊前集》,这再次说明《尊前集》在北宋时就已经有了。而顾梧芳本的《尊前集》只不过是把北宋时的一卷本分成了两卷本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