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探寻罪证

回到朱府,朱邵华像是变了一个人。往昔脸上的公子哥意气全然消散,取而代之的是紧锁的眉头与满目的沉郁。他深知,自己已被卷入一场关乎生死与正义的漩涡,身后是宋家冤魂的血泪,身前是揭开真相的荆棘之路。朱邵华首先把目光投向父亲的书房。那间书房,平日里他极少涉足,如今却承载着揭开秘密的关键希望。趁夜深人静,府中众人皆已安睡,他手持一盏微弱的油灯,蹑手蹑脚地走进书房。书房内弥漫着陈旧纸张与墨香混合的气息,书架林立,摆满了各类书籍与文件。他深吸一口气,试图让狂跳的心平静下来,而后开始逐本逐页地翻找。每翻动一页纸,沙沙的声响在寂静的夜里都显得格外刺耳,朱邵华的心也随之揪紧一分。时间悄然流逝,汗水从他的额头滑落,打湿了面前的纸张,可他一无所获。就在他满心失望,准备放弃之时,目光扫到书架最顶层一个隐蔽的角落,那里有一个落满灰尘的铁盒。他费力地搬来椅子,踮起脚取下铁盒。铁盒上了锁,朱邵华环顾四周,拿起桌上的镇纸,用力砸向锁扣。“哐当”一声,锁开了,盒内装着一些信件和账本。朱邵华迫不及待地展开信件,快速浏览着。信件的内容触目惊心,皆是父亲与军阀金家往来的密信,上面详细记录了他们如何谋划杀害金副官之子,以此挑起事端,进而对宋家下手,瓜分其产业的种种罪恶行径。账本上则清楚地记录着吞并宋家产业后的资产流向,每一笔数字都像是沾染着鲜血。朱邵华的手颤抖着,这些铁证如山的罪证,让他对父亲的所作所为感到无比的痛心与愤怒。然而,就在他准备将这些证据收好时,突然听到门外传来轻微的脚步声。朱邵华的心猛地一沉,他迅速将信件和账本塞回铁盒,藏到书架后面,然后熄灭油灯,躲在角落里。门缓缓被推开,一道手电筒的光射了进来。来人是府中的管家陈伯,陈伯目光警惕地在书房内扫视着。“谁在里面?出来!”陈伯厉声喝道。朱邵华屏住呼吸,大气都不敢出。陈伯在书房内转了一圈,没有发现异常,自言自语道:“怪了,明明听到有动静。”随后,他转身走出书房,顺手带上了门。朱邵华长舒一口气,从角落里走出来。他深知,自己的行动已经引起了怀疑,必须加快脚步。他再次取出铁盒,小心翼翼地离开了书房。回到自己的房间,朱邵华将证据藏在床垫之下,思索着下一步该如何将这些罪证公之于众。他知道,一旦将证据曝光,必将在青梧镇掀起一场轩然大波,不仅朱家的声誉会一落千丈,自己也可能面临巨大的危险,但他已下定决心,绝不退缩。第二天,朱邵华佯装若无其事地走出府邸,准备前往镇上找一家可靠的报社,将证据刊登出去。然而,刚走到门口,就被几个陌生的黑衣人拦住了去路。为首的黑衣人目光冰冷,开口道:“朱少爷,我们家老爷有请。”朱邵华心中一惊,他猜测这些人很可能与金家有关。“你们家老爷是谁?我凭什么跟你们走?”朱邵华强装镇定地问道。黑衣人冷笑一声:“到了地方你自然就知道了,劝你别耍花样。”说罢,黑衣人上前一步,作势要强行带走朱邵华。朱邵华心中暗自叫苦,他明白自己陷入了困境。就在这时,一阵阴风吹过,周围的温度陡然下降。黑衣人面露惊恐之色,四处张望。朱邵华心中一动,他知道是宋琦来了。“宋姑娘,救我!”朱邵华在心中默默呼喊。只见一道蓝光闪过,宋琦的身影出现在众人面前。黑衣人吓得连连后退,其中一人慌乱地掏出枪,朝着宋琦射击。然而,子弹穿过宋琦的身体,却毫无作用。宋琦周身怨气翻涌,朝着黑衣人扑去。黑衣人吓得屁滚尿流,转身四散逃窜。宋琦来到朱邵华身边,虽然没有眼睛,却仿佛能看到他的状况:“邵华,你没事吧?”朱邵华感激地说道:“宋姑娘,多亏了你,不然我今天可就麻烦了。”宋琦轻声说道:“你带着证据了吗?”朱邵华点头:“带着呢,我正打算去报社,把这些罪证公之于众。”宋琦说道:“事不宜迟,我们赶紧去吧。”于是,朱邵华和宋琦一路朝着报社走去。一路上,朱邵华警惕地观察着四周,生怕再遇到什么危险。终于,他们来到了报社门口。朱邵华深吸一口气,走进报社,将铁盒中的证据摆在了编辑面前。编辑看着这些触目惊心的罪证,震惊不已,表示一定会尽快将此事刊登出去,让真相大白于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