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幸福就是一起成长:麻省理工金融小子养育手记
- 陈采霞
- 1350字
- 2021-04-01 15:48:14
每天都得“√”
爸爸平时陪儿子的时间虽然不多,但他为孩子的成长做了一件很了不起的事,那就是表格化管理。
在爸爸的提议下,我们为儿子制定了一个表格,竖栏是日期,横栏是每天要做的事——起床、刷牙、吃早饭、学习、吃午饭、午睡、运动、吃晚饭、弹钢琴、睡觉,表现好就打“√”,表现不好就打“×”。我们准备了一张很大的纸,和儿子一起把表格画好,然后贴在门上。
儿子很喜欢这张表。为了每一项都得“√”,他真的会严格要求自己,刚开始的时候他几乎每天都能得全优。看到那么多“√”,一个“×”都没有,儿子觉得很有成就感,我们也觉得儿子真的很棒。我心里暗暗称赞老公,这个办法真不错!
时间一长,儿子的新鲜劲过去了,似乎忘了表格的事,对自己的要求也就放松起来。比如说吃饭,儿子有时候很挑食,我得费很大劲才能让他吃进去一点东西。再比如说弹琴,有时得做半天思想工作他才能坐到钢琴凳上,弹的时候还心不在焉。在表格上打分的时候,我们都为难了:儿子表现不好,我们肯定不能打“√”,但也不能轻易打“×”,因为不能挫伤儿子的积极性;儿子不能要求我们打“√”,因为他的确表现得不够好。在和儿子“商量”之后我们采取了一个折中办法,那就是这次原谅,下次改正,最后还是打了“√”。
儿子是个自尊心很强的人,对于勉强得来的“√”其实是很介意的,所以每次我们高抬手之后他又能好好表现几天。这样循环下来,表格上从未真正出现过“×”。等到一个月过去,打满“√”的表格看上去十分壮观,儿子看着既有得意也有压力。
因为没有打一个“×”,画第二张表格的时候,儿子还是兴致勃勃。因为有表格的约束和随时提醒,儿子慢慢养成了很多好习惯,比如说按时睡觉、按时起床,自觉看书、写字,一般情况下不需要我们太费口舌,他就能表现得乖乖的。最重要的是,通过这个表格,儿子知道我们一直在关心他、帮助他,一直在培养他成为一个好孩子。
表格化管理大概持续了两年,等到儿子上小学,我们就不再使用这个办法了。在这两年时间里,我们肯定送了不少“√”,但绝大部分“√”还是儿子自己赢得的。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儿子越来越大,也越来越懂事的时候,我们慢慢不再给他送分,实在不能打“√”的时候我们也不打“×”,而是空在那儿。这些留着的空实际上是我们使用的最厉害的一招,看到它们儿子肯定马上就能明白自己表现得还不够好,而爸爸妈妈还给他留着改进的机会。如果空太多,儿子会想办法及时调整自己,我们也会提醒他、鼓励他,慢慢地表格上的空又会少起来。因为这张表格,我们大大降低了带孩子的难度,儿子也大大减少了犯错误的次数。
通过表格化管理,儿子清楚地意识到,我们对他要求很严格,同时又十分宽容。这种既严格又宽容的教育方式,对他的成长起着决定性作用。儿子从小知道他要尽可能地好好表现,我们也尽可能地把他往好的方向引;一旦出现不好的情况,儿子也不会有太大压力,他知道我们会有足够的耐心和宽容,我们会理解和帮助他,绝不会对他进行打骂,因为我们平时对他连呵斥都很少有。
有一次我们请朋友来家聚会,有个正准备做妈妈的朋友对我们使用表格管理孩子的方式大为赞赏,当时就认定我们家的孩子一定不会差,认定我们是懂得培养孩子的家长,并说以后也会学我们的办法,还说要经常向我们请教。听到朋友的表扬和肯定,我们一方面感到欣慰,一方面更加感到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