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太乙玄门

此时的道法,大致可分为两类:一为正宗道法,一乃旁门左道。

正宗道法,是鸿钧合道依据道义所创,其体系严谨完备,形神交融,内外呼应,尽显浑然天成之态。

而旁门左道,流派众多,乍看之下能迅速显效,法力看似强大,实则根基虚浮,如空中楼阁般,摇摇欲坠。这种只求捷径、罔顾后果的修炼之法,极易引火烧身,反噬自身,使修炼者误入歧途,心智迷乱,最终陷入走火入魔的万劫不复之地。

正宗道法包含着太乙、遁甲与六壬三种。太乙之道,又细分为始、元、玄、静、动等三百六十法门,恰似繁星布空,各自闪耀独特光芒,每个法门皆蕴含天地间的奇妙奥义;遁甲之术,有星占、玄机推演等六十四个门道,神秘莫测,引人探寻;六壬之学,更是蕴含着人事、安定天下等三十六个学识,宛如一座谋发展,安邦定国的方略宝库,等待着有缘之人的开启。

元阳习练的道法,乃是鸿钧坐禅之时,随口叨咕的法诀,属太乙玄门类,他虽记忆未全,但其中的八九玄功、天罡地煞、九转混元功和大品天仙诀等,乃是上乘功法中的翘楚,鸿钧颇为偏爱,故元阳记忆尤为深刻。

悟道之法繁多,但主要的方法有三种,分别为修真、修行与修炼。若三者皆修至圆满,便可证道。

修真是升华真我,精神逍遥;修行是少私寡欲,心志受苦,筋骨受劳,德行端正,圆满者不入魔道;修炼是夺天地之造化,侵日月之玄机,调自身之阴阳,精巧编排碱基之排序。修者通过习练法术、符咒、武功等,汲取自然之力,提升自身的道行。

元阳因为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学习,故而只能信马由缰,想起啥就学啥,属于三法同修,以修炼为主。

修炼分为筑基、结丹、哺婴、神魂、出窍、分化、合体、渡劫和大乘等九境。当修炼至渡劫境时,须闯过金、木、水、火、土五劫,方可进入大乘之境。

冲渡劫境时,修炼者的元神仿若踏入一个如梦似幻之境,里面有五个天神依次现身,施展出御剑、御水、御火、御雷电等法术,气势汹汹欲诛杀修炼者。

修炼者需凭借自身实力与天神逐一对决,若亡于剑下,则为金劫;若溺毙于滔滔洪水之中,便是水劫;若焚于熊熊烈火之内,即为火劫……

闯过五劫,方能修炼至大乘境,圆满者可超脱三界,跳出五行束缚,实现真正的逍遥自在。

然而,修炼之举堪称逆天而行,每隔五百年便需躲避一次“三灾”。前五百年,身遭雷灾,若躲避不及,便会就此绝命;再五百年,体生阴火,若无法抵御,五脏六腑皆会化为灰烬;又五百年,内刮鸹风,自囟门吹入六腑,穿过丹田,再经九窍,若抵御不过,便会七窍流血而亡,魂归九幽,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大罗天中弥漫着太和一气,在此修炼,犹如顺水行舟,可收到事半功倍之效。没过几月,元阳便顺利完成了筑基改体,稳步踏入了结丹境的修炼之中。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咱们暂且按下元阳修炼不表,且说祖龙,他回到人间之后,即刻找来猴祖和巫祖,向二人传达老祖的懿旨。二人听闻老祖让祖龙传授他们五行道法,心中顿时满心欢喜。

二祖依照祖龙的分工,有条不紊地着手准备修炼前的事宜。

书中交代,人体与天地结构极为相似,只不过一个是小宇宙,一个是大天宇。二者相互呼应,蕴含无尽奥秘。

最初的人族,因为生存环境优越,体内双螺旋结构稳定,碱基排序恒久不变,百毒不侵,百病不犯。如果没有来至外部的伤害,寿命可达万年之久。

然而,自妖兽祸乱之后,自然环境遭受严重破坏,分化繁衍出的人族为了适应新环境,体内双螺旋自行调整,碱基排序重新组合,着重提升了人们在恶劣环境下的生存能力。

如此一来,人族虽然适应了新环境,却变得体弱多病,寿命大幅缩短。不仅如此,人的体能也变成了高耗型,致使食物需求量剧增,造成盘古大陆上的食物严重短缺。

人们为了填饱肚子,不得不食用野菜、扒树皮,甚至不惜冒着生命危险围猎禽兽,以解决饥饿难题。

至此,人族不敢再大量的分化繁殖,导致修炼五行法术的人员不足。于是,巫祖在生活区举行了一场盛大的祭天仪式,祈求上天降下福禄,解决温饱,延长寿命,恩泽人间。

祭台之下,黑压压的人群拜伏在地,无比虔诚地祈求上苍赐予福寿。祭台之上,各式各样的贡品整齐地摆放了多排。

巫祖盘膝坐在祭台中央,口中念念有词,以意念与天道沟通,传递着人们的期盼与诉求,仿佛在与神秘的力量进行一场心灵沟通。同时,宰杀了诸多禽兽献给上天,希望能借此打动上苍。

七七四十九天的拜祭,终于感动上苍。老天将降下来的雨雪化作米面,冰雹变为长寿丹,让人们衣食无忧,依旧长命万年。

没有了食物压力,人们大量分化繁衍,数量很快突破千万。猴祖从中挑选出身体强壮者,准备带至昆仑虚修炼,为壮大人族的力量迈出重要的一步。

可是,无忧无虑的生活使人们养成了好吃懒做的习惯。毕竟修炼是件苦差事,不仅不能额外增加寿元,甚至还可能危及性命,又有谁愿意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