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紫霄宫

天宫乃盘古的头颅所化,其形方正,广袤千余里,若空天母舰,悬于浩渺苍穹。宫内琼楼玉宇鳞次栉比,雕梁画栋皆精雕细琢,尽显堂皇之象。

天宫为顶级结界所覆,密不透风,坚不可摧,仿若金城汤池。在结界的正东、正西、正南、正北处,各耸一雄伟宫门。门外彩虹桥横跨护城天河,天河似碧带蜿蜒环护天宫。彩虹桥一端连接天路,金光闪耀,纵深百余里,尽头恰与宏伟天门相连。

护城天河的彼岸,风、云、雷、电、雨五司府邸错落其间。府外草坪广袤无垠,其间的湖泊似璀璨明珠,于日光下熠熠生辉;神山若峻拔巨人,巍峨耸立,尽显雄伟之姿。

天宫四季如春,神草仙花争奇斗艳,红若流火,粉似绮霞,白如瑞雪,铺展如绚丽画卷。奇珍异宝琳琅满目,令人目不暇接,宛如奇幻宝藏之境。

太和之气氤氲天际,若薄纱轻覆天地。天景变幻无穷,美轮美奂,如仙界华章绽放,引人沉醉。

女娲经天门瞬移至天宫,虽绮景如梦,却无心赏玩,只是一心向上飞举。历经三个时辰,终达大罗天。

大罗天乃紫霄宫的所在地,玉京山是天地之轴,稳镇乾坤。山上“天地神树”枝叶繁茂,遮天蔽日,冠覆八方。树上有九个维门,可瞬移到九天诸域。尤其是主干上的维门,可直达人间遥遥亿万里,只需一步耳。

大罗天香气馥郁,仙氲袅袅,云海茫茫,紫气瑞气盘旋环绕,尽显祥和神秘。

女娲初入大罗天,为紫气所迷方向。忽闻仙乐悠扬,自天际飘来,空灵悦耳。循声望去,见一仙子踏歌而至。仙子身姿轻盈,如蝶舞翩跹,至女娲前盈盈下拜,声若黄莺出谷:“敢问可是娲祖?吾乃风司,奉老祖之命,恭迎大驾!”

女娲闻听喜道:“我是女娲,正愁不知前路,仙子来得及时。劳烦带我拜见鸿钧。”

风司道:“娲祖客气,能为您效力,荣幸之至。请随我来。”言罢,款步东行,挥袖拂散前方迷雾,不多时便至紫霄宫前。

紫霄宫踞玉京山东侧旁脉,布局严守中轴对称之规,十方堂、紫霄大殿、龙虎殿等主体建筑依次罗列,井然有序。宫殿周边峰峦连绵,参差错落,共绘“二龙戏珠”之妙景。

其中龙虎殿风格独特,悬山式屋顶如苍鹰振翅欲翔,灵动非常。殿中“通灵宝鉴”,若洞察万物之天眼,九天诸事,巨细毕现。鸿钧借此宝贝可洞察一切,世间万象尽在掌握。

女娲随风司进入紫霄大殿,见鸿钧面向殿门而坐,左右几位仙人形貌奇异,正与鸿钧低语。鸿钧见女娲至,止语抬手示意其对面就座,并将云、雨、雷、电等四司引见与女娲,言辞亲切庄重。

众人寒暄了一阵之后,鸿钧神色关切地转向女娲,轻声问道:“可寻得玉女?”

女娲听闻此言,神色顿时黯然下来,轻轻摇头,声音哽咽地说道:“未……未寻得。”

鸿钧见状,连忙安慰道:“莫要过于忧心,太元灾劫尚未终结,机缘未到,一切皆是定数。日后福报自会深厚,不必过于焦急。”

女娲长叹一声,满脸忧虑地说道:“哎!只是苦了太元,她本就身体孱弱,如今又身负重伤,如何能承受这般磨难啊!”

“嗯!我也有同感,只是天命难违。时机未到,强行而为也只是徒劳,一切还是顺其自然吧!”洪钧言罢,缓缓环视四周,而后略微提高声音道:“诸位,娲祖难得莅临,择日不如撞日,咱们便开始讨论正事吧。”

五司纷纷颔首,齐声应好。

鸿钧清了清嗓子,神色变得格外凝重,语气沉稳而有力地说道:“诸位,‘道’乃是世间唯一的神,是我们共同的主人。我们皆为“道’而生,维护道义是我们共同的责任。

道孕育天地,滋养万物,哺育人族。而人族以祭供之礼回馈于“道”,为吾等增益法力与寿元。大道能否长久,天地能否长存,皆系于人族的安乐与繁衍。

灵魂主宰着人的行为,吾等应当如同守护天道一般,精心呵护它!只有灵魂愉悦了,方能怨气不生,戾气不成,阴阳才能永衡,大道方可永固。

无规矩不成方圆。为了更好地服务人族,完成我们肩负的使命,吾欲与诸位一同研定出一套天条,以求大家共同遵守。同时,我会将五行修炼之法传授尔等。此术包罗万象,威力无穷,若能熟练掌握,必可助你们斩妖除魔,匡扶正义,更好地履行使命。”

风、云、雷、电、雨五司,本是自然现象显化而成的实体,他们自诞生以来,便随心所欲地布雨兴云,逍遥自在惯了。如今听闻老祖欲制定天条加以约束,不禁相互对视,神色之中透着复杂的情绪。一时间,殿内陷入了一片寂静之中。

鸿钧自然明白大家心情,然而,他为了维护道义,实在别无他法,只能以制度来规范,以岗位职责来管理众人。

他见诸司久久不语,缓缓起身,目光坚定地说道:“吾等既身为神使,便应当全心全意的为道服务。唯有大道经久不衰,我们才有存在的必要。诸位皆是道的最大受益者,其中的道理无需我再多言。

好了!现在开始讨论吧,希望诸位能各抒己见,结合本职工作进行建言,为我们共同的使命贡献出自己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