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层领导力训战:教练员工成长并产生高绩效
- 孙春岭
- 1034字
- 2025-02-21 09:32:35
第一节 招聘理念:岗位标准决定选人标准
一、选拔人才的正确理念
知人善任是我们对管理者提出的一个基本要求,但是有多少人能真正做到?
能够给出肯定答案的人可能很少。善任的前提是“知人”,在组织管理中招聘面试就是“知人”的关键,在这个环节掉以轻心换来的将是组织资源的低效空耗。然而大部分面试官进行招聘和面试的结果基本都吻合一个规律:这个人是我(面试官)喜欢的。
诚然,我们不能要求每个人都能做到绝对客观,但是我们仍然要反对过分主观。为组织甄选人才的根本标准应该是岗位的需求,但是很多人并没有做到这一点,以至于出现了种种让我们困惑不已的情形:
面试时表现很优秀的人,在实际工作中却让人大跌眼镜;
当初认为能够独当一面的“人才”却在后续的工作中令人失望;
简历中辉煌的经历与实际表现存在巨大反差;
…………
相信上面的情形是企业中大部分管理者(尤其是中层管理者)的共同感受。管理者对有效的“识人”方法的渴望,用“久旱盼甘霖”来形容恐怕也不为过。
有鉴于此,很多识人和选人的书籍、刊物开始层出不穷,人们带着热情和求知若渴的心态去阅读,但是读完后反而感到失望。为什么?因为很多东西是经验之谈,即使方法有效,也需要在特定的情境中运用。更何况每个人的阅历、背景、经验、身份、地位、文化皆有不同,如果我们认为这样能够找到解决方案,似有“读死书”之嫌。
成年人学习重在学其本质而不是形式。选择自己喜欢的人也没有错,但是这样根据直觉来判断人选是否合适,即使有效,也不具备可复制性,更谈不上传承。这也就是很多前人的论述让人读时意兴盎然,运用时依然手足无措的原因。
我们为组织挑选人才,就要思考这件事情的本质目的是为企业挑选适合某岗位的人选,那么这个岗位对其工作人员的要求才是我们评定候选人的标准。不应该把面试者对候选人的感觉放在首要位置。这个道理虽然浅显,却常常被忽视。
二、面试官的准备工作
岗位的职责要求必须经过认真讨论后才能确定,不严谨的职位描述极易造成面试者误解,同时也会给面试官带来选拔标准不明晰的困惑。笔者认为,应尽可能地让招聘者(面试官)明了面试的全部流程、参与制定岗位职责要求的工作。唯有如此才能真正让招聘者选拔到合适的人才。
招聘与面试流程:
●招聘岗位职责要求的确定;
●招聘岗位关键要素分析及选拔标准的确定;
●设计面试问题;
●简历筛选(核心标准与参考项);
●招聘面谈。
鉴于本书读者为企业中高层管理者,因此本书不再对简历筛选和招聘面谈两个环节进行赘述,若读者想要了解相关知识,可以去阅读市面上关于招聘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