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乱世崛起

柴荣站在赵普的宅院中,阳光透过稀疏的树叶洒在他的肩头,映出一片斑驳的光影。他紧紧握着《平边策》,仿佛握住了命运的咽喉。赵普坐在书案前,正仔细研读着这份文书,他的眉头时而紧锁,时而舒展,显然被其中的内容深深吸引。“少爷,这份《平边策》非同小可。”赵普抬起头,目光中透着一丝凝重,“王朴的见识果然非凡,他在这份策论中提出了‘先南后北’的战略方针,主张先攻取南方的南唐、后蜀等割据势力,再集中力量北伐契丹,恢复中原故土。若能依此行事,大周有望一统天下。”柴荣点了点头,他的心中也燃起了一丝希望。他知道,这份《平边策》不仅能为他赢得郭威的赏识,更有可能成为他改变命运的关键。“赵先生,我们该如何利用这份策论?”柴荣问道,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急切。赵普沉吟片刻,然后缓缓说道:“少爷,你必须将这份策论交给郭威。只有他,才有能力实施这份战略。但在此之前,你必须确保自己能够在这场政治漩涡中站稳脚跟。”柴荣明白赵普的意思。郭威虽然对他有救命之恩,但柴荣清楚,郭威是一个冷酷无情的枭雄,他不会轻易放过任何一个可能威胁到他地位的人。柴荣必须谨慎行事,否则不仅会失去这份来之不易的《平边策》,甚至可能会丢掉性命。“赵先生,我该如何接近郭威?”柴荣问道。赵普微微一笑,他的眼中闪过一丝狡黠。“少爷,你忘了,你还有一个身份——柴家的少爷。郭威虽然灭了柴家,但他也需要人才来治理天下。你若能展现出足够的智慧和能力,或许能赢得他的信任。”柴荣点了点头,他明白赵普的暗示。他必须利用自己的智慧和柴家的余荫,为自己争取一线生机。几日后,柴荣带着《平边策》来到了郭威的府邸。府邸的守卫森严,但柴荣凭借赵普的引荐,顺利地进入了府中。郭威坐在书房的主位上,他的目光如刀锋般锐利,扫过柴荣的全身。柴荣站在他的面前,心中虽然紧张,但表面上却保持着镇定。“柴荣,你来见我,有何事?”郭威的声音低沉而威严。柴荣深吸一口气,然后缓缓说道:“大帅,我听闻您正在为国家的未来谋划,我有一份策论,或许能对您有所帮助。”郭威的眉头微微一挑,他的兴趣似乎被勾了起来。“哦?是什么策论?”柴荣从怀中取出《平边策》,双手递给了郭威。“这是王朴的《平边策》,其中提出了‘先南后北’的战略方针,对大周的统一大业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郭威接过《平边策》,他的目光在策论上扫过,脸上的表情逐渐变得严肃起来。他抬起头,目光如炬地看着柴荣。“柴荣,这份策论,你是从何处得来的?”柴荣心中一紧,他知道郭威的怀疑。但他很快镇定下来,微微一笑说道:“大帅,我虽是柴家的败落之子,但柴家昔日也有不少门客。这份策论,是我从一位旧日门客那里得来的。”郭威的目光在他脸上停留了片刻,似乎在寻找什么。最终,他点了点头。“柴荣,你做得不错。这份策论确实很有价值。不过,你可知道,这份策论若是落入他人之手,后果不堪设想。”柴荣心中一凛,他知道郭威是在警告他。但他很快又恢复了镇定,微微一笑说道:“大帅,我明白。我之所以将这份策论交给您,是因为我相信您能为大周带来太平。”郭威的目光中闪过一丝赞赏。他站起身,走到柴荣的面前,拍了拍他的肩膀。“柴荣,你是个聪明人。这份策论,我会好好利用。从今天起,你就在我的身边做事吧。或许,你能成为我的左膀右臂。”柴荣心中一喜,他知道,自己终于迈出了第一步。他微微一笑,说道:“多谢大帅赏识。我定当尽心尽力,为大帅效力。”郭威点了点头,然后转身回到书案前,继续研读《平边策》。柴荣站在一旁,心中却在飞速转动。他知道,这份策论只是一个开始,他必须利用这个机会,为自己争取更多的权力和地位。几天后,郭威召集了一批文武官员,商讨《平边策》的实施细节。柴荣作为郭威的亲信,也参加了这次会议。会议的气氛异常严肃,所有人都知道,这次会议的决策将影响大周的未来。“诸位,王朴的《平边策》已经到了我们手中。这份策论提出了‘先南后北’的战略方针,我认为,这是一个极为明智的决策。”郭威的声音在会议室中回荡,“我们首先要解决南方的割据势力,然后才能集中力量北伐契丹,恢复中原故土。”众官员纷纷点头,表示赞同。柴荣也心中暗自点头,他知道,郭威的决策是正确的。他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在这场大业中发挥自己的作用。会议结束后,柴荣回到自己的住处,心中却久久不能平静。他知道,自己已经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上。他要活下去,他要让柴家重新崛起,而《平边策》只是他手中的第一张王牌。夜深人静,柴荣独自坐在窗前,望着天上的繁星。他的心中充满了希望和决心。他知道,自己的命运已经与大周的命运紧紧相连,而他,将在这场风云变幻的历史中,书写属于自己的篇章。

夜色如墨,柴荣坐在窗前,目光穿透无尽的黑暗,仿佛在寻找未来的方向。他的心中充满了复杂的情绪:既有对未来的期待,也有对未知的恐惧。柴家的覆灭让他失去了太多,但这份《平边策》却像是命运给予他的补偿,让他看到了一线生机。柴荣起身,走到书案前,拿起毛笔,蘸了蘸墨汁,开始在宣纸上书写。他要将这份策论的关键内容抄录下来,以便随时翻阅。他知道,这份策论不仅关系到大周的未来,也关系到他自己的命运。他必须时刻铭记其中的每一条建议,每一个战略要点。“少爷,你在写什么?”一个声音在柴荣身后响起,他回头一看,是赵普。赵普站在门口,手中提着一盏油灯,昏黄的灯光映照在他的脸上,显得有些疲惫。柴荣微微一笑,放下毛笔,说道:“赵先生,我只是在抄录《平边策》的关键内容,方便随时查阅。”赵普点了点头,走到柴荣身边,看了一眼他刚刚写下的内容。“少爷,你做得对。这份策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不过,你也要小心行事。郭威虽然赏识你,但他也是一个多疑的人。你必须时刻保持警惕。”柴荣点了点头,他知道赵普说得没错。郭威的赏识是一把双刃剑,既可能带给他机会,也可能将他推入深渊。他必须谨慎行事,才能在这场政治漩涡中站稳脚跟。“赵先生,你觉得郭威会如何实施这份策论?”柴荣问道,他的目光中带着一丝期待。赵普沉吟片刻,然后说道:“郭威是一个有远见的君主,他一定会认真考虑这份策论的可行性。不过,实施这份策论需要大量的资源和人力,还需要解决内部的诸多矛盾。这并非一朝一夕之事。”柴荣点了点头,他的心中已经有了计划。他知道,自己不能仅仅满足于郭威的赏识,他必须在郭威的身边发挥更大的作用,才能真正改变自己的命运。“赵先生,我想请你帮我一件事。”柴荣说道,他的目光中透着一丝坚定。赵普微微一笑,说道:“少爷,你尽管说,只要我能做到,一定尽力。”柴荣点了点头,说道:“我想请你帮我收集一些关于南方割据势力的情报。《平边策》中虽然提出了‘先南后北’的战略方针,但具体实施还需要详细的计划。我希望你能帮我了解南唐、后蜀等割据势力的军事、经济和政治情况。”赵普点了点头,说道:“少爷,你考虑得很周全。我会尽快为你收集这些情报。不过,你也要注意自己的安全。郭威虽然赏识你,但他的身边也有不少势力在暗中观察你。你必须时刻保持警惕。”柴荣点了点头,他的心中充满了感激。“赵先生,多谢你的提醒。我会小心行事的。”赵普微微一笑,然后转身离开了柴荣的住处。柴荣回到书案前,继续抄录《平边策》的内容。他知道,这份策论是他手中的王牌,也是他改变命运的关键。几天后,柴荣带着赵普收集的情报,来到了郭威的书房。郭威正在批阅奏章,听到柴荣的禀报,他抬起头,目光中带着一丝期待。“柴荣,你来得正好。我正要找你商议《平边策》的实施细节。”郭威说道,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柴荣微微一笑,说道:“大帅,我已经收集了一些关于南方割据势力的情报。这些情报或许能对我们的计划有所帮助。”郭威点了点头,示意柴荣将情报递过来。柴荣将厚厚一叠情报放在书案上,郭威拿起其中一份,仔细翻阅起来。他的眉头时而紧锁,时而舒展,显然被其中的内容吸引住了。“柴荣,这些情报是你从何处得来的?”郭威抬起头,目光中带着一丝赞赏。柴荣微微一笑,说道:“大帅,这是我通过一些旧日门客收集的。他们对南方的情况比较熟悉,所以这些情报应该比较可靠。”郭威点了点头,他的目光中闪过一丝赞赏。“柴荣,你做得不错。这份情报对我们实施《平边策》很有帮助。你继续收集情报,我会给你更多的资源和支持。”柴荣心中一喜,他知道自己的计划正在逐步实现。他微微一笑,说道:“多谢大帅赏识。我会继续努力,为大帅效力。”郭威点了点头,然后继续翻阅情报。柴荣站在一旁,心中却在飞速转动。他知道,自己已经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但前方的路还很长。他必须时刻保持警惕,利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为自己争取更多的机会。夜深人静,柴荣回到自己的住处,心中却久久不能平静。他知道,自己已经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上。他要活下去,他要让柴家重新崛起,而《平边策》只是他手中的第一张王牌。他相信,只要自己努力,一定能在大周的历史中留下自己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