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折磨人的体检

197

折磨人的体检

填志愿是一个关口,体检何尝不是啊。

——“体检”发音“体记”。

在那个年代,考不上大学好像挺正常的。我班作为新场中学唯一的文科班,几十号人,最终只有陶爱仙、陈贞洁、孙晓菲等极少数同学考进了大学。班长朱右铭、团支书徐龙兴及俊军兄、俞凤娟、张芹妹、宋敏芳等等不少成绩还过得去的同学,只被中专录取。尽管如此,本届的文科班据说已创下了近几年新场中学文科录取率的新高了,面子足哇!

那年头,复读一年高三,来年再拼搏一下,好像挺常见的。我内心蛮抵触做老师的,你想吧,长不开的小体格站在讲台上实在不那么养眼啊。可就因为体检带来的尴尬,让我最终打消了复读的念头。

咋啦?体检很难吗?那要看对谁了。于我,真不是一盘好啃的菜。一言难尽啊,高考需要体检的多个项目,都让我非常的不自信,周身会陡然生出莫名的不安和恐惧。

先拿身高来说吧,几乎对所有人都不是个事,唯我没法淡定。大多数招考的学校都要求男生一米六五以上,至少不低于一米六,只有一米五七的我基本无校可选。

当时的社会就流行着这样一句玩笑话,“小伙不满一米七,姑娘小妹绕道走”,属于残疾人行列。而不足一米六,更是特等残废了。

这能怨我吗?我只好趁体检医生不注意,测量时偷偷把脚后跟踮了起来。一米六二,完美!

不好意思,弄虚作假了。至今不到一米六的我,有时不得不自嘲,“我在民政部门有残疾证的哦,还是特等残疾呢。”唉,还是弄虚作假了。

体重呢,九十斤是男生底线。一直陪同在我这样的“体检困难户”边上的周老师,看我很不自信,暗示我立马溜号,到医院大门口对面的马路摊位上买大面包和大麦茶填充肚子以增加斤两。

这大面包真大呀,如同走亲戚时拎的“包扎头”,看着就让你心慌。不能犹豫,吃,必须吃下去!价钱贵不贵、好吃不好吃已不在考虑范围了。再买上一大碗凉透的大麦茶,我拼着命地狼吞虎咽啃着、灌着、搅拌着、吞咽着……肚子里很快一阵的肿胀、翻滚。

如此,摇摇晃晃赶回体检处和大部队汇合。哪知道啊,称重不是体检流程最前面的项目。几个项目来回一折腾,体重还没测量到,本就鼓胀得难受的肚子却已翻江倒海。

实在坚持不住了,我又偷偷溜出队伍,一路奔到厕所吐了个彻底。脸顿时变得煞白,浑身也没力气了。

又是我那可敬的周老师,弯下他高大挺拔的身躯,低头哈腰地向称重的医生打招呼解释,“这孩子来之前刚称过,九十多好几斤呢。昨天晚上突然身体不适,一直在拉肚子,一下子少了好几斤。”

医生看了又看弱不禁风、脸色苍白的我,一副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的神态,稍作犹豫,便在我的体检表“体重”一栏里,“嚓嚓”写下了“90”。谢天谢地啊!

眼睛呢?更不得了了,一千度近视,镜片比第一次佩戴时又厚实了许多。视力检查对我来说已是多余,好在矫正后的视力也认,但可供我选择的学校更少之又少了。

我的耳朵也莫名其妙的出现了问题。不体检不知道,右耳竟然重听四度,反正塞住左耳,就分辨不清听到了啥的那种。周老师站在体检的医生旁边,远远的盯着我,还不住地挤眉弄眼做手势、打哑语启发我。

运气不佳呀,我竟然还把他老人家的意思领会错了!好在左耳好使,没啥大碍。况且,大多数院校倒没听力方面的特别限制。

这体检啊,太折磨人了呀!我打心底里不想再重新来过了,心里也对“万一今年考砸了就再复读一年”没了想法。到头来实在没一所学校要我,就和弟弟一样,拜哥哥为师学做木工活。我咬牙打定了主意。

——做事做“砸”了,就可以“起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