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川军135师805团驻地团指挥部。
“团座,师部分下来一个黄埔军校的毕业生过来,现在就在门外面,你要不见一下?”参谋长孙宇泽看着团长林相候说道。
团长林相候听到是黄埔军校来人一下就火从心起,他猛地一拍桌子,怒声道:“不见!黄埔军校的人有什么了不起的,没了黄埔军校我们川军一样能打胜仗!让他们哪里来的回哪里去!”
于是,他试探着说道:“团座,要不您还是见一见吧,毕竟这是师部的意思,我们也不好驳了他们的面子。”
团长林相候听了这话,怒气稍减,但仍然沉着脸说道:“要不是为了早日出川抗日,算了,就让他进来,我倒要看看这个黄埔军校的毕业生有什么本事!”然后示意传令兵带人进来。(这个地方可能大家有疑惑我会这样描写,民国25年红军入川老蒋趁机渗透四川,企图通过各个方面掌控地方军队,黄埔军校毕业生分配就是一种,已经查过资料了,当时确实是有黄埔毕业生分配川军)
“团座,人给你带来咯。”
“好,这里没得你的事情了!”,通讯员敬了并不是很标准一个军礼然后就下去了。林团座看向面前身高1米8站得笔直的的少尉军官。
“黄埔军校第十期学员,李为平向长官敬礼。”李为平看向面前这位在淞沪会战中抗击倭寇战死的团长敬礼。林团座看着面前的李为平心里暗想不愧是黄埔军校毕业的然后道:“听你这四川口音,你是四川哪儿的喃。”
“报告长官,我是南部县的。918事变后小日本占了东三省,那年我才15岁读了3年书满18岁我就去读黄埔军校了为了将来能当兵打小日本。”听着这四川口音和那脸庞刚毅而深邃,那眼神中闪烁着不屈的战斗精神和无尽的勇气,让人不由得肃然起敬。“好,那我明人不说暗话现在呢我805团2营3连有个排长,你愿不愿意去。”
李为平道:“长官,我是一个兵然后才是军官,我愿意去当排长。”然后通讯员带着李为平到营地就任。
李为平原本是华国西南军区某神秘特种部队队长,因执行绝密任务被敌人火箭弹炸死魂穿到民国二十五年毕业于黄埔军校的四川籍学员身上。或许是庄周梦蝶,亦或是蝶梦庄周这一切难以描述,亦或是一场梦。
到达营地后由二连连长王炯明宣布就任状后“兹任命,李为平少尉为第805团2营3连2排排长,原2排排长另有任用,川军第805团团部特此任命。”看着面前这七倒八歪的川军,李为平心里五味陈杂。现在是民国25年8月也就是1936年8月,还有1年淞沪会战就要爆发然后就要开赴上海,如果不作出改变,就现在川军需要用人命去堆。
李为平接过盖着鲜红公章的委任状时,三连二排的三十七名士兵正歪在晒得发烫的土墙根下。有人叼着竹烟枪吞云吐雾,有人解开草鞋抠脚丫子,最前排的机枪手甚至抱着老套筒打起了呼噜。
“李大秀才,这些龟儿子就交给你咯。“王炯明用马鞭戳了戳机枪手的肚皮,那汉子像被烫到似的蹦起来,裤腰带上的两枚铜钱叮当作响。几个老兵嗤嗤笑着,空气里飘着劣质烟叶的酸臭味。
李为平突然把委任状拍在弹药箱上,木箱缝隙震落几缕黑火药。“全体都有!“他这一嗓子带着前世在西南军区喊操的膛音,惊飞了屋檐上打盹的麻雀。三十七人稀稀拉拉站起来,有个瘦猴似的兵油子还在和旁人咬耳朵。
“王德彪!“李为平精准指向那个瘦猴,特种兵的记忆力让他瞬间对上了花名册,“民国二十三年在达县赌场出千,被剁了两根手指头。“瘦猴下意识把残缺的右手藏到背后,墙根下的嗤笑戛然而止。
李为平解开武装带,当啷一声将配枪拍在木箱上:“你看你们站没站相,坐没坐相简直丢尽了川军的脸面,自我介绍一下我叫李为平是你们的排长是四川南部滴黄埔军校毕业,咱们明人不说暗话现在小日本占了东三省,不久的将来是要带你们出川抗日的,要是怕死的,现在要回家的,领三块大洋路费。“他掏出钱袋,银元碰撞声让所有人眼睛发直,“留下的,今晚加餐吃回锅肉。“
满场死寂中,机枪手突然操起老套筒往地上一顿:“日他先人板板,都是两个肩膀一个脑袋咱们川军爷们会怕小日本,老子跟排长打日本吃香喝辣!“铜钱腰带哗啦作响。李为平注意到他枪托上刻着七道歪扭的竖线——这是川军特有的“人命账“(这里大家可能不明白什么是人命账,上过战场的川军老兵杀敌会在枪托上刻极好七道表示拿了7杀)。
当天夜里,炊事班飘出豆瓣酱爆炒五花肉的香气时,李为平正在油灯下修改训练计划。
在营地的一个清晨,阳光刚刚穿透薄雾,洒在略显破旧的操场上。李为平站在操场的一端,目光如炬,扫视着眼前站得参差不齐的士兵们。他的心中充满了紧迫感,他知道,时间紧迫,必须尽快将这些士兵训练成能够上战场的战士。
“全体集合!”李为平的声音在操场上回荡,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士兵们迅速列队,尽管他们的动作还有些生疏,但已经比昨天有了很大的进步。
李为平开始了他的训练课程。他首先强调了纪律的重要性,告诉士兵们,在战场上,纪律就是生命。他要求士兵们必须严格遵守作息时间,按时起床、吃饭、训练,不得有丝毫懈怠。
接着,李为平开始教授士兵们基本的军事技能。他从站军姿、走队列开始,一点一滴地纠正士兵们的动作。他亲自示范,每一个动作都力求标准,每一个细节都讲解得清晰明了。士兵们在他的指导下,逐渐找到了感觉,动作越来越规范。
然而,训练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有些士兵因为体能不足,很快就感到疲惫不堪;有些士兵则因为不适应严格的纪律,开始产生了抵触情绪。面对这些情况,李为平没有退缩。他耐心地与士兵们沟通,了解他们的困难和需求,然后针对性地制定训练计划。
对于体能不足的士兵,李为平增加了体能训练的时间和每隔一天能保证吃一次肉,同时鼓励他们相互帮助,共同进步。对于不适应纪律的士兵,他则加强了思想教育,让他们明白纪律的重要性,以及作为川军战士的责任和使命。
在李为平的严格要求和耐心指导下,士兵们的进步是显而易见的。他们的体能得到了提升,军事技能也越来越熟练。更重要的是,他们的纪律性得到了加强,每一个人都变得更加坚定和勇敢。
随着时间的推移,李为平开始组织模拟战斗演练,当然演练的内容是轻步兵的巅峰三三制战术,让士兵们在接近实战的环境中锻炼自己的应变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每一次演练结束后,他都会认真总结经验教训,指出士兵们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
真正有战斗力的部队训练很重要,装备也很重要,毕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川军是国军最穷的军队几个人分不到一条枪都是常事。
还好原身家庭是个大地主,不然怎么能读得上黄埔军校,要知道在民国贪腐严重还能读上黄埔军校,家境应该还是很殷实的。李为平想到这,发现自从进了黄埔到现在还没回过屋里。想着等安排好训练后然后回趟家里,然后找军火商买些武器装备充实一下自己的2排,毕竟靠老套筒和汉阳造这些膛线都磨平了的武器提高战斗力确实太难为人了,毕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向林团长说明要回家探亲的情况,林团长批了3天假期便回了李为平老家。
“爹,我回来了!”李为平看着面前已经年过花甲,两鬓白发苍苍父亲。“咚”的一声李为平跪在了父亲面前道:“爹,孩儿不孝这几年来让您担心了,今国难当头,倭寇狰狞,孩儿欲投军伍,以身报国,今后恐难在父亲母亲膝前尽孝。”
李为平的父亲名叫李有文,李家为阆苍南的名门望族也就是地主世家,除家境颇为殷实之外还任南部县参议员。
李为平看向年迈的父亲道:“父亲,此次还家想以家资购买些军火充实儿所在部队,以期提高战斗力杀更多的日本鬼子。”“可以,但是有个条件只要你答应我别说家资,你把我卖了都可以。”李有文摆了摆手说道。
李为平心中一凛,忙问道:“父亲,您说,只要孩儿能做到,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李有文眼中闪过一丝决绝,缓缓道:“你此去战场,生死未卜,为父别无所求,只望你能平安归来。这条件便是,你从小有门娃娃亲,现在你也成年了完婚之后好让你母亲安心。”
李为平纠结的看向自己父亲,然后望向自己已然泪湿眼眶的母亲然后道:“好,我完婚后,再以身报国。”
“我儿长大了!还有你必须答应我,无论战况如何,务必保全自身,不可轻易涉险”李有文微微颤抖的站立起来然后说道。
李为平闻言,心中涌上一股暖流,他知道父亲这是担心他的安危。他郑重地点了点头,道:“父亲放心,孩儿定当铭记在心,保重自身,待杀尽倭寇,定当归来与家人团聚。”
李有文听后,脸上露出一丝欣慰的笑容,他拍了拍李为平的肩膀,道:“好,有你这句话,为父便放心了。你去吧,去做你该做的事,为父在家中等你凯旋。”
望着颤抖的父亲,眼泪止不住地往外流,常言道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
李为平告别双亲从家中拿走3万大洋,回到部队驻扎处便托人找渠道购买了40支中正式步枪外加2万发子弹400枚手榴,中正式步枪原名德国毛瑟M1924步枪于1924年生产仿制于1932年正式定型生产是1935年,在几个人分不到一条枪,几乎都是老套筒汉阳造,中正式算是当时国内的好枪了。(本书不比隔壁,动不动就是kar98k步枪或者说莫辛甘纳步枪,这本书比较真实,数据都是通过历史查询的)
李为平带着新购置的武器装备回到了部队,他的心中充满了期待。他知道,这些武器将会大大提升2排的战斗力,让他们在未来的战斗中更加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