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预定
- 三国:我帮刘备网罗天下人才
- 炽尘如星
- 2307字
- 2024-02-16 02:27:05
因为对荀梅的印象很不错,坐下聊天之后,陈孟也是越看对方就越是顺眼。
如果有这样一位各方面条件都不错,关键还特别崇拜和想念老爹的女子做自己的后妈,陈孟真心觉得不错。
虽然近些日子,陈孟总是因为陈群动不动就上小棍的行为而恼火,内心深处,他很清楚,阿父是关心自己的,只是最近开始狂暴化了。
作为儿子,有责任也有必要,让他过得好一些。
陈孟这个做儿子的同意了,而且他也代表陈纪同意了,事情就谈得很顺利了。
因为来之前恶补过相关的知识,陈群和荀梅两人婚事的大框架和小细节,很快就被陈孟和荀攸一一敲定。
至于荀彧,到时候给他个总结性的概括好了,反正他也不可能不同意。
之后,荀梅红着脸离开,陈孟则拉住了同样想要离开的荀攸,开始与他大聊特聊。
当前这种情况,荀彧不可能投靠刘备,这让在这方面不捡就算丢的陈孟觉得,自己痛失了一次前所未有的紫金级招揽。
别的不说,单是那之前从没见过的大师级技能会是个什么水准,就足够令他心痒了。
没想到,这都没遗憾多久呢,眼前就出现了一个准紫金级的荀攸。
不能放过,必须不能放过!
哪怕现阶段没法招揽,也得先预定了再说!
仔细攀谈之后,陈孟这才知道,荀攸此番来鄄城,一是为省亲,二则也是为了荀梅的婚事。
与荀彧在认下荀梅做女儿之前,一直拿她当妹妹不同,岁数更大,成熟更早的荀攸是一直都拿荀梅当女儿看的。
论对荀梅的关照和爱护,他做得甚至比荀彧更多。
算算,四十多岁的侄子,一直拿三十多岁,名义上的堂姑当自己的女儿对待。
现在堂姑成了三十多岁的堂叔的女儿,自己又跟她成了兄妹。
想到这里,陈孟不禁再次感慨汉末士族这复杂的家庭关系。
荀彧当然也知道自己这个堂侄在荀梅心中的地位。
所以,前不久在得知陈孟即将代表陈氏过来商议陈群、荀梅二人婚事后,便去信给荀攸,让他也参与其中。
荀攸得到信之后立刻从荆州出发,今天一早刚刚抵达鄄城。
至于,他现在为什么会在荆州,简单点说,就是当初计划刺杀董卓事败,进了大牢之后没多久,董卓就被吕布这位灭爸给灭了。
荀攸也因此免死,被放了出来。
并重新经过考核,出任官职,还做出了不错的成绩。
之后,他又得到了任城相的offer。
但他没去。
而是觉得蜀郡地险城坚,百姓富足,适合自己一展身手,便请任了蜀郡太守。
只可惜,走到一半,就因道路不通,停驻在了荆州。
计划虽然受阻,但他并没有去投靠在荆州风评极佳的刘表,哪怕刘表曾多次派人去请。
荀彧对曹操,也多次夸赞过荀攸的大才,并希望曹操能以礼相待,将他请来。
曹操觉得荀彧有些过于抬高自己的堂侄了,却也尊重了他这位子房的意见,多次派人送礼寄信。
但每次都是被婉拒。
上次曹操跟陈孟喝大了,还提过此事。
或许是因为荀梅的关系,荀攸对陈孟这位自来熟的弟弟,态度十分的和善,也颇为健谈,陈孟无论问什么,他都没有隐瞒。
“刘景升此人,虽因定荆州时与当地士族妥协太多,以至现今无法聚集荆州全部力量,向外扩张,但他在荆州还是做了不少事情的。”
说到自己所在的地方,荀攸说道:“仅办学一事,就让万千士人学子收益良多。
私以为,便是当年的太学,与之相比也是略逊。”
陈孟点头。
这些他都知道。
而且他还知道,荀攸所说的那因刘表办学而受益良多的万千士人里面,说不定就会有刚刚从徐州迁到荆州没多久的诸葛亮。
“兄长是因为那里有良好的学习氛围和环境,才留在那里的?”陈孟问道。
“正是。”
荀攸笑着道:“那里藏书极多,许多都是我慕名许久但无缘观看的,此番正好得偿所愿。”
“兄长正值壮年,韬略机变更是堪称世间无对,如何甘心接下来的日子里,只是每天读书,而忽视天下?”
反正都是自己人了,陈孟说话也就变得直白很多:“我敢肯定,兄长内心深处其实是想成就一番事业的,所以,您的顾虑是什么?”
荀攸摇了摇头,没说什么。
见状,陈孟立刻起身:
“不知不觉,已经到吃饭的时间了。
不瞒兄长,我略懂庖厨之事,今日与您相见,当一展身手,以此表达我对您发自内心的尊敬。”
荀攸本能地感觉陈孟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目的。
但仔细一想,反正都已经算是自己人了,而且就做一顿饭而已,陈孟总不会给自己放毒吧?
“那,我便却之不恭了。”
荀攸笑着道:“不过玄空,我其实也是懂些庖厨之道。如果你做出的饭菜很是稀松平常,可不要指望,我会违心称赞。”
……
一个时辰过后。
“奇哉!妙哉!
这世间,竟有如此美味!若非刚刚咬到舌尖,口中仍是阵阵疼痛,我真的会以为自己在做梦!”
荀攸对着面前的四菜一汤不断发出惊呼,手中筷子一点都不停。
“兄长,别光吃啊,尝尝这酒。”
陈孟一脸殷勤地给荀攸满上:“看见这一小坛了没有?自酿这沛国春到现在,就没见过比这更好的!
不瞒您说,曹公都没福分尝!至于我今天送给仲父的那三十坛,更跟这没法比!”
荀攸端起杯来一饮而尽,但立刻就被呛得咳嗽不止。
“好酒,好酒!”他大声称赞。
“我没说大话吧?”陈孟又一次给他满上,“再仔细尝尝。”
前后尝了半坛,饶是荀攸身体健壮,且酒量不凡,也是有些晕头转向,整个人看上去更加的不机灵。
见火候差不多了,陈孟笑嘻嘻地问道:
“兄长,这回应该能跟我说说,您到底是因为什么顾虑,而不择明主而事了吧?”
“刘景升,自守尚可,进取不足。”
荀攸对刘表,给出了跟陈孟当初同样的评价。
之后,他盯着陈孟看了许久。
当陈孟都被看得感觉有些诡异时,就见荀攸移开目光:
“至于曹公,有雄才,有大略,更有英雄气,可称明主。
但,终究是宦官之后。你有所不知,仲父年纪小我一些,没有经历过家族被宦官欺压的阶段。
那个时候,荀氏一点错都不敢犯,生怕被宦官们抓住把柄。
阿梅的阿母,就是因为被诬陷之后,为了不连累光慈叔祖和荀氏,才不得不去死。”
荀攸叹了口气:“所以,在曹公被朝廷真正承认,并能够代表朝廷之前,我不会为他效力。”
“这样啊……”
陈孟笑了笑:“我倒是知道一个好去处,不知道兄长愿不愿意考虑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