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莫要自误啊!

州牧府,议事厅中。

陶商等官员,在得知吕布率军前来之后,全都慌了。

他们甚至都没反应过来,吕布为什么会来得这么快。

也难怪陈宫会如此看轻他们,觉得他们懵懂且幼稚。

同在此地的,还有袁术派来的使者,韩胤。

韩胤是袁术麾下为数不多具有才能的人,也算是个名士,而且表现也相当对得起名士之称。

虽没有如桥蕤、纪灵等人那般身处袁术集团核心层,但也颇受袁术重用。

此番,袁术派他来到徐州,见到陶商之后,他果真不负所望,不仅说动了陶商,更说动了陶商身边这些摇摆不定的丹阳派官员,让他们有意迫使陶商将州牧之位让与袁术。

可惜,眼看事情就要成行,吕布来了。

厅中,陶商等人正在激烈讨论。

当然,与其说是讨论,不如说是在给自己打气,彼此寻找心理安慰。

比如说李训乃是大才,定能守住城池,击退吕布;

比如说吕布劳师远征,必无士气,无力攻城;

再比如……

韩胤默默听着他们这些荒谬的言语,不发表任何意见的同时,心中甚是不屑。

你们是聋吗?

外面都吵吵得那么厉害了,不久前喊杀和惨叫声甚至都到了厅中。

居然还觉得那李训能挡住吕布?

想到这里,韩胤看了眼唯唯诺诺的陶商,心中不禁暗叹。

其父陶谦,也算是一位刚直大才,否则也不可能雄踞徐州一地那么多年。

可惜,在这位陶谦长子身上,找不到一点类父的地方。

难怪陶谦临死前,宁可把徐州让给刘备,也不愿意让儿子挑大梁。

是真挑不起来啊!

正腹诽着,密集的脚步声由远及近。

当身着甲胄,杀气腾腾的吕布和陈宫,率众出现在议事厅门口时,陶商等人呆若木鸡。

过了好久,才有一位官员起身,指着吕布喝问:

“吕布!何故犯我城池?!”

如果身体没抖,声音没颤,这喝问说不定会有些威慑力。

吕布只是冷笑一声,一指那人:

“大胆奸贼!死到临头,居然还敢蒙骗上官!”

说着,抄起手中枪矛,飞掷而出。

噗!

长矛带风,力道恐怖,直接钉穿了此人的身体。

尸体倒地,鲜血横流。

杀了这个出头鸟,吕布又一次大喝:

“左右听令!砍下此人头颅,以儆效尤!”

“唯!”

亲兵们七手八脚冲上前去,很快,那人的头颅就被高高挑起来,挂到了一旁。

陶商以及其他几个官员,在看见吕布到来之后,原本还想撑一下。

但看见吕布当面杀人之后,还命人砍头之后,直接绷不住了。

陶商更是直接瘫在了地上,哆哆嗦嗦地指着吕布:

“吕,吕布,你要,要杀我?”

不等吕布说话,一旁便响起一声大吼:

“陶公!”

吼声之中,满是悲愤、委屈、以及一种恨铁不成钢的痛惜。

发声的正是陈宫。

众皆注视下,他一步步走向陶商,双眼发红,仿佛充斥着无尽的愤怒、焦急和关切:

“都到这个时候了,您难道还看不出来,谁对您忠,谁是奸贼吗!”

陶商本就被吓得心神失守,此刻又被陈宫这么这么瞪着眼睛吼,脑子都不是自己的了。

所以,在陈宫喝问之后,他下意识问道:

“谁……”

“袁术,狼子野心之辈,声名狼藉之徒!”

陈宫说这话的时候,特意看了韩胤一眼。

韩胤知道这个时候自己只要敢插嘴,吕布手里的枪矛就会插进自己的嘴,很明智地选择了低头闭嘴从心。

“令尊恭祖公尚在世时,那袁术便对徐州之地虎视眈眈,更曾自立徐州伯!”

陈宫大声道:“只因令尊治州有方,百姓将士皆归心拥戴,这才没有给此贼可乘之机!

令尊逝世之后,袁术本欲率兵侵夺徐州,期间更暗通徐州各地居心叵测之辈,欲逼迫徐州认其为主!

所幸州内忠直之士皆念令尊恩德,推陶公您继承州牧之位,以承其业!”

这番陈述事实带贬低袁术的话喊出来,韩胤都说不出什么来。

这也确实是事实。

陶商的脑子依旧处在宕机状态:“然,然后……”

“我主温侯,于兖州时便听闻,陶公有继承父业,将其发扬光大之大志!经过慎重思考,觉得当今天下,唯有您能与之联手,以敌曹操那凶残赘阉!故温侯远道来投,一心只为辅佐陶公您安定徐州,以期日后一同成就大事!”

陈宫眼睛更红,泪水已然淌下:

“可您呢?

仅仅听说了些许捕风捉影之言,就觉得温侯是在图谋您的州牧之位?

陶公!您可知,您这般认为,会让多少州内忠直之士寒心啊!”

言语之中,满是对吕布被误解,以及陶商被蒙蔽的痛惜。

感染力实在太强。

听得一旁吕布自己都快觉得,自己是真心在帮陶商。

“温侯得知被您误解,心中甚是伤感。我等欲来郯县为您上血书死谏,以证其清白,却被他阻止。称,陶公您只是一时被奸人蒙蔽,很快就会想明此事。

可他所受的不白之辱,谁又能懂!”

陈宫一把按住陶商的肩膀,眼泪都溅在了他脸上:

“而就在此时,我等听闻袁术竟又派人前来,欲与奸人勾结,蒙蔽于您,使您让出州牧之位!

您可知,温侯得知您即将铸此大错之时,是有多么的心急如焚!

故,我等连夜调兵遣将,飞驰至此,想要劝谏陶公您改变心意,可却遭李训那恶贼阻拦!

他不仅不让我等进城,更欲下令将温侯乱箭射杀!

万幸,守城将士之中仍有忠义之人,擒住李训,开城放我等进入,我等这才在此要紧关头,来到陶公面前,与您言明此事!

陶公,莫要自误啊!!!”

说到此处,陈宫几乎泣不成声。

至此,陶商的思维完全被带偏。

这一刻,他眼中只剩下两个好人!

就是眼前的陈宫和吕布!

只有他们,才是真的为了我好!

其他都是奸贼!

他一把拉住陈宫,心中的恐惧、惊惶、不安等等情绪终于找到了发泄的口子,大哭道:

“若无公台点醒,商便要冤枉了真正的忠义之士啊!”

一旁的韩胤,心中微微一叹。

到底是当初能游说张邈,说服其与自己联手,后更几乎使得兖州全境背叛曹操,差点让其万劫不复的大才。

别的不说,仅是这番义正词严之间颠倒黑白,关切痛惜之间避重就轻的辩才,以及言语之中那强大的感染力和煽动力,就不是一般人所能具备。

吕布有这等大才辅佐,主公再想图谋徐州,哪里还有胜算?

哭过之后,陶商对陈宫和吕布深施一礼:

“公台,温侯,接下来,我该如何做?”

陈宫、吕布对视一眼,目光扫视先前跟陶商在此地报团取暖的一众官员。

“当今,陶公您最该做的,是亲忠贤,远奸贼,以安民心!”陈宫沉声道。

已经上头的陶商立刻会意,一指那些人,怒声道:

“来人!

将这几个恶贼的头砍下来!以儆效尤!”

“唯!!!”

吕布的亲兵们立刻一拥而上。

议事厅中,一时间鬼哭狼嚎,喊冤、怒骂、求饶之声不绝于耳。

但最终,都伴随着一颗颗人头落地,彻底终结。

之后,陈宫和吕布又在这里安慰了陶商一番,等他情绪渐渐稳定下来,这才命人送他去休息。

待陶商离开,陈宫这才望向韩胤。

四目相对,陈宫没给韩胤说话的机会,轻轻一摆手:

“回去告诉袁术,不要再打徐州的主意。

否则,定叫他有来无回!”

韩胤被兵士们送走之后,厅中,只剩陈宫、吕布两人。

陈宫微微一笑。

脸上,先前那种愤慨、不平之色已经消失一空。

若非脸上还挂着泪水,恐怕谁都不会认为,刚刚那个义愤填膺,泣不成声的,竟会是他本人。

“主公,我们该出征了。

不过在这之前,我曾答应给您的,您得先收下。”

说着,陈宫对吕布做了个“请”的手势。

吕布哈哈大笑,迈步走向刚刚陶商所坐的位子。

全然没看见,身后陈宫眼底浮现出的阴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