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欲入道门
- 摸尸成圣:我能拾取掉落物
- 年九金
- 2077字
- 2024-03-06 23:47:46
道门的山门,位于神都的另一侧,矗立于青山之巅。
山下并无人员看守,因此莫道生直接便踏入道门。
山门乃是由整块巨石雕刻而成,上面镌刻着古老的道家符文,透露着一股神秘而庄严的气息。
穿过山门,眼前豁然开朗,一片清幽的山谷展现在眼前。
山谷之中,古木参天,翠竹摇曳,空气中弥漫着清新的草木香气。
山谷深处,隐约可见一座座古朴的道观,屋顶上的青瓦与四周的绿意融为一体,显得格外和谐宁静。
此时一名道门弟子也看见了闲庭信步,宛如观光的莫道生,连忙上前拦住莫道生。
“阁下乃是何人?来我道门可有何事?”
弟子身着白衣道袍,背负长剑,对于不告而来的莫道生,眼中满是戒备。
莫道生停下脚步,笑容灿烂,露出洁白的牙齿。
将手中世子佩高举,朗声道。
“在下乃北月侯世子姜庆生,此番前来,欲拜入道门!”
那弟子闻言面上不禁露出惊愕的神色,一时间竟不知该如何应对。
“有意思。阿萧,带他进来见我!”
正当那弟子犹豫不决时,一道男声陡然出现。
莫道生惊讶地看向声音传来之处,却并未看见有人影出现。
弟子闻言面上也一松,朝着声音传来方向拱手一诺,“弟子遵命!”
随即便引着莫道生来到一处道馆内,将门打开,待莫道生迈步进来后,再将门关上。
莫道生好奇地打量着房间内。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香炉。
香烟缭绕,散发出淡淡的檀香味。
香炉旁,摆放着几本泛黄的书籍,微风从窗间吹入,使得书页不禁轻轻翻动。
房间内部装饰简约而不失雅致,墙壁上挂着几幅书画,笔走龙蛇,颇具韵味。
在香炉的背后乃是一张木桌和几把木椅,此时一名中年正端坐于正中,手中冲泡着茶水。
看莫道生进来,其伸手一招。
“来吧,坐这喝口茶先。”
莫道生也不推辞,朝其一拱手,施然坐下后,将目光投向中年人。
中年人身穿一袭玄黑道袍,五官端正,眼眸明亮,一头乌黑的长发被一根玉簪随意挽起,显得颇为洒脱。
不过其眉宇间却透露着一股精明,为其增添了几分世俗之感。
随着其手中的动作落下,一股清冽的茶香渐渐弥漫开来,沁人心脾。
中年人将茶杯递于莫道生面前后,才淡然开口。
“自我介绍下,在下周通,乃是道门管事的监院。”
莫道生连忙回礼,“在下姜庆生,乃是……”
却被周通伸手打断。
“北月侯世子。就你先前在外面那么喊,我还没聋,听得见。”
“咳咳!”
莫道生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面上满是尴尬。
“在下自小便久仰道门威名,心生向往,如今前来拜山,难免心荡意浮,一时难以克制,请周监院见谅。”
面对着莫道生的解释,周通不置可否。
而是手中一挥,墙边书架处一枚玉简便凭空飞到其手中。
莫道生见状心中一凛。
神念传音,隔空取物,还无半分元力波动,这位周监院无疑也是神轮境强者。
“就是不知道开了几轮,与林远相比,孰强孰弱。”莫道生内心寻思着。
周通将玉简凑近眉心,闭目探查一二后,猛然睁眼,眼中精光闪过,随手一挥,将玉简归回原位。
“世子拜师是假,前来躲难才真吧。世子这是想借我道门之名啊。”
从玉简得知莫道生生平后,周通心中了然,眼中含笑,将莫道生的意图揭穿。
“不愧是道门监院!在下佩服佩服。在下确实是如此想的,欲入道门,为自身更添一分保障。”
莫道生嘿嘿一笑,并无被揭穿的羞涩,反而坦然承认。
面对如此厚脸皮之人,周通也不禁摇了摇头,断然拒绝。
“我道门为何要牵扯入世子的家事?吃力不讨好。
哪怕世子真愿加入我道门,虽说世子资质也算得上等,但我道门自有我那林远师侄!”
周通面上流露出自豪,毕竟在他们道门惊才绝艳的林远面前,哪有什么天才,神都也就那名十一皇子还勉强能入目。
“但你们的天才已经挂了……现在尸身还在我背包里呢……”
感觉着对面周通的骄傲,莫道生内心不禁为还一无所知的周通悲伤起来。
不过莫道生并没有想要讲清真相的原因,如今还不是时候。
“以在下的资质,确实不足以让道门为此出手。”
莫道生点了点头,似是被说服,但又话锋一转。
“但若是以在下的世子身份呢?”
“据在下所知,道门除开国之初外,便再无皇室、世家出身的弟子,甚至哪怕是朝臣的子嗣拜入道门,也是极其稀少。”
莫道生侃侃而谈,在拾取姜庆生的记忆后,与林远先前路上与自己所讲相结合,莫道生敏锐地发现了这个情况。
这其实也并不奇怪。
倒也不是这些朝臣、世家、皇亲看不上道门功法,不愿屈尊拜入道门。
而是他们迫于皇族的压迫,不敢与道门有所接触!
毕竟一山难容二虎,看着旁边实力毫不逊色自己的道门,难道历代皇帝心中,就不会有所担忧嘛?
创立天圣皇朝的太祖皇帝凭借着自身的玄丹修为,有自信压服一切,自然不必担忧这些,放心将道门立为国教。
但他的后人,难道也有如此自信嘛?
从历史上看,很明显没有。
皇族虽没明令禁止朝臣、皇亲等拜入道门,但暗地里干得,可不少。
若是有人前往石渠阁翻阅往年古籍,便可发现但凡子嗣与道门搭上边的朝臣,在之后无不都遭受到了贬谪。
这便是皇族的秋后算账。
因此在如此情况下,除非迫不得已,否则朝廷一方,绝不会有人投入道门一方。
面对此等情况,不想与朝廷撕破脸面的道门,也只能听之任之,从平民百姓中招募弟子。
但与自娘胎起便天材地宝蕴养不断,资质极佳的皇裔、世家子弟相比,道门的弟子无疑良莠不齐。
短时间可能影响不大,但随着过去数千年,此消彼长之下,到如今,原本能与朝廷一方并驾齐驱的道门,已有衰败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