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找人传话

现在回想起来,三年初中每天放晚自习和郭书豪一起走路回家的日子,才是唐栀人生中最快乐的时光。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再怎么快乐的日子也有过去的时候。

三年后,他们都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县重点高中,但她和郭凤的求学之路也到此为止。

在这个时候,农村女孩子能上完初中,在农村的女孩中已算是凤毛麟角了。

初中的最后一天,离开心爱的学校,唐栀和郭凤坐在一起哭,郭书豪就坐在一边默默的陪着她们,用攒下来的钱给她俩一人买了一个笔记本并写下留言,带着她们一起照相,她和他留下了她人生中的第一个合影。

后来,郭书豪去县中学上高中,唐栀和郭凤在家务农。

去年郭凤奉子成婚,郭书豪到中心小学做了代课老师。

从那次照相以后,他俩之间的联系逐渐减少,直到郭凤结婚她来做伴娘,才最后一次见到他。

唐栀现在能确定的是自己爱着郭书豪,但不知道郭书豪的想法。

在高中他会遇见很多更加优秀的女孩,而且现在他已经是一名年轻的,意气风发的人民教师,家里生活条件优越,也算是书香门第,而自己只是一个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穷村姑。

他会喜欢自己吗?

去年年底郭凤出嫁,她去做伴娘时见到了他,只是互相打招呼,短暂说了几句。

他比以前更高了,白白净净戴着一副眼镜,文质彬彬的很有礼貌,宾客里有很多年轻的女孩时不时的偷看他。

她当时还暗暗的说那些女孩是骚包精!

现在想来……唉!

唐栀起床时,父母和哥哥已经去小麦地拔草,锅里还有面疙瘩汤,她吃好饭也去麦地拔草,父母的眼神总是躲避她,唐军还像以前一样跟她聊天说笑。

别人家的姑娘天一亮就要随着父母出门干活,她家都是让她每天睡到自然醒,家里虽穷,但她在父母和哥哥眼里就是公主。

吃晚饭的时候,父亲把换亲的事告诉了唐军。

唐军当时就哭着拒绝了父母,他就是打一辈子光棍,最后孤独老死,也不会让妹妹为他换亲。

他知道换亲对于妹妹来说意味着什么。

唐军哭,唐栀也哭,母亲也哭。

唐朝阳说,七天后有个大集,让他们兄妹俩去跟那对兄妹俩见一面。

他已经答应媒人了,媒人来的时候带来两袋“幸福牌”奶糖和几包果子(甜点),不管同意不同意,哪怕是去走个过场也得去走一下,这是规矩也是面子问题。

谷巧芳也在一边说,你们兄妹俩就算不愿意换亲,那也得去走个过场,大家都有面。这个媒人神通广大,关系处好了以后能给唐军多上心介绍对象。

想到以后还要仰仗这位神通广大的媒人给哥哥介绍对象,唐栀点头答应父母。

见妹妹答应,唐军更是泪如雨下,鼻涕流到下巴。

看着哥哥一只眼流下眼泪,唐栀心如刀割。

哥哥甚至比父母亲还要疼她。

就是哥哥的坚持,她才有幸读完初中。

小时候哥哥走哪抱着她,给她举高高,让她骑在他的脖子上赶大集,家里什么好吃的都给她。

她永远还记得W、G期间,老爹和父母被观在niu棚里,哥哥抱着她,带着两个姐姐到别的村里挨家讨饭,遭受了无数白眼,才熬过那段最艰苦的岁月。

可以说当初没有哥哥,这个家就散了。

这天夜里,唐栀几乎还是一夜没睡,还是像昨夜那样躺在床上睁大眼睛翻来覆去睡不着,不安分的手脚不知该往哪里放。

考虑了一夜,在天亮前唐栀终于做了一个决定,她要勇敢的去见郭书豪一面。

女孩的想法很简单。

如果郭书豪也喜欢她,她会不顾一切的跟他在一起。

如果郭书豪不喜欢她,那么她的人生也就没有了意义,以后她不会爱上任何一个男人,无论跟哪个男人在一起生活也都是一样的,那么她就去为哥哥换亲。

这就是女孩最简单也最勇敢的想法。

唐栀想到做到,早晨起来刷好牙洗好脸,穿上自己最好的衣服,把乌黑的大辫子梳的干净整齐,步撵来到了公社,在小学门口不远的地方,连续等了三天,没有见到郭书豪。

相亲的日子渐近,她不由得焦急起来。

她想知道郭书豪是出差了,还是调到别的学校了。

不能干等下去了,再过四天就要去相亲了,她得知道郭书豪的意思。

可她不能去学校找,郭书豪的母亲在学校门口的小卖铺里,自己去了她就能看见。

这事,她只想跟郭书豪面对面说。

本来她想找郭香去给郭书豪传话的,可郭香在县中学上高中,即便是周六回来,她也不一定能遇得见,时间很急,她等不到周六。

郭香没时间,唐栀想到了郭玉,她在郭家读书那会儿郭玉还小,成天跟她的孪生哥哥郭灶旺吵架。

老郭家有点重男轻女,每次两个兄妹吵架,老郭和老太太都会偏心老五,这让郭玉很受伤,唐栀就会安慰郭玉,因此郭玉跟她的关系一直很好。

但想来想去她觉得还是不能找郭玉,虽然郭玉打小就跟郭灶旺整天打打闹闹,但在他们家兄妹几个就数这对双胞胎的感情最好,上午吵架不到中午就和好,而且和好的方式很奇特,一旦和好了,在他们之间就没有任何秘密。

特别那郭灶旺,用农村的俗话说,他的嘴巴比翻骚精的裤腰还要松,在他嘴里就没有秘密可言,而久被他出卖的郭玉也是死性不改的有啥秘密都跟他说,说完了千叮嘱万叮咛让他保密,他赌咒发誓的说一定会保密,刚出去就把事说了。

找郭家老小更不行,老小就是个墙头草,在五哥和六姐的夹缝中生存,就靠卖情报讨哥哥姐姐的欢心。

想来想去,能找的,值得信赖的也就是郭灶火了。

她在郭家上初一时灶火还上小学四年级,整天跟前跟后的叫她栀子姐,简直就是个小跟班。

主要是灶火这孩子嘴紧,跟老五完全是两种性格。

去年年底给郭凤做伴娘,唐栀知道郭灶火在窑厂干活,所以就来窑厂找的灶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