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害怕
- 1980:当文豪从写历史开始
- 大明李公子
- 2224字
- 2024-06-27 23:22:25
来人身上的那身绿色服装所有的燕京人都会有所耳闻,或者对于某些违法乱纪的人再熟悉不过了——燕京督察。
督察的突然出现自然是让在场的所有人都没法镇定住,毕竟只有两种结果。
自己成为那个瓜又或者是讨论别人的瓜。
“请问顾清同志在吗?”
督察似乎是怕在场的人误会,又跟着补充道:“别误会!这是好事,昨天发生了一起混混伤人的事件,现在已经处理完了。”
“当事人认为顾清在遇到混混的时候给她提供了不小的帮助,还专门送来了一面锦旗,经过对本次案件的评定。”
“我们督察局也将对顾清同志予以嘉奖,将授予见义勇为奖证书一本以及二十元的奖金!”
众编辑听到前面的时候,先是愣了愣,随后又鼓起了掌,见义勇为本身就是一种好的行为,要是写进作品里面也是正面的宣传。
“我是。”顾清应了一声,走上前去先是将东西接了下来,随后又说道:“助人为乐本来就是举手之劳,要不是昨天的那个小姑娘还要有找我进行文学探讨的想法我还不一定留这个名呢。”
顾清压根没想到这随手的一个举动还能拿到奖状和钱,单单是奖状,虽然不能换钱,但是也对他之后的发展有着巨大意义。
毕竟作家这种职业一些头衔还是十分有用的,本身就方便杂志社对他宣传。
“同志年纪轻轻能有这样的思想觉悟是很好的,我们还有别的案情要处理就先走了!”
督查前脚刚走,后脚所有编辑就围了上来,对着顾清那是一阵夸奖,本来就是搞文学的那种夸奖的语句更是层出不穷。
有好几位还要将顾清的这次事迹写到小说里面当成一个正面例子来进行宣传,讲着讲着就开始聊起了天:
“对了同志,听说你有可以文学鉴赏,你有什么作品发表吗,可以方便我们拜读一下吗。”
“有,我的作品《西安的荔枝》你们应该看过,我在文学界还是一个新人,需要仰仗各位编辑的帮扶。”
说话的那边编辑露出一脸笑意,这篇稿子发过来的时候陆元新就已经将这篇稿子转发给了所有编辑。
像这种优质稿子一整个编辑部是一定会互相传阅的,而且对于这种独特的风格编辑都印象颇深。
不过顾清还没有取笔名,只是加了一个本人的署名,所以对顾清这个名字没什么印象。
“原来那部《西安的荔枝》就是你写的!你现在才这么年轻,就能写出这么好的作品了,要是能够在文学界沉淀一段时间的话我想写出好的作品不难。”
主编看了一下表,摆了摆手:“行了行了,现在上班时间呢,别都搁这聊天呢。”
“今天的稿子说实话不少,待会一起请这个小同志吃顿饭,咱们再慢慢聊!”
“多谢主编请吃饭!”
陆元新松了一口气,这些责编还好都没有动挖人想法,不然的话陆元新还真会有点头疼。
赶忙抓起顾清的稿子看了一眼,只要顾清的稿子这回不要质量太差,他就能发表,也不要求改为什么了。
没想到当陆元新的视线落在顾清刚修改的地方却是大吃一惊,虽然说顾清的字迹依旧是那样的难看,但是人物中的配角却变得更加的立体。
添加了不少关于唐代算学的细节,让主角这个人物变得更加的立体以及一小段的全新剧情。
主角因为要赶时长走了一条小路,没想到偶遇土匪,这些人便是之前负责驿站的人。
然后利用算学巧妙要应对土匪,再配合对于土人姑娘的细节描写,最后不仅没被抢而且还获得了帮助得到了一条更快的路程。
仅仅是这一小段变化,其中的文学性已经增加了不少,看似简单,里面的反转性已经增加了不少。
文中的一些小人物看似独立,其实因为荔枝这一条线都已经连成了一起。
“改的不错!就这样的话,应该是可以在我们杂志社直接发表的,你什么时候打算写新稿子,正好明天就要印刷一批报纸,我帮你改改一些细节。”
“如果你还想继续写新稿子的话,我们可以以写新稿子的名义,让你继续在这里留着,其实有文章中的这一句就够了。”
“等死,死国可乎!”
“光凭这一句话还有你的修改,这本书的价值就已经到达千字五。”
“待会我把详细的数额上报上去,等财务那边统计好就可以领钱了。”
顾清明显有些兴奋,千字五听着少,但是一整本十万字的作品价值可是到达了五百。
可以用来买辆自行车,几块手表,以及吃不完的燕京烤鸭。
不过比起以上这些顾清还是更想在燕京置办一套房产,毕竟购置一套房产比较安稳,在招待所虽然有补贴,但是始终不方便。
陆元新修改了一个小时的细节以后,直接将稿子拿到了主编手里,主编在经过一轮审核再投给总编总编觉得满意才能将这个稿子发向了印刷厂。
这一套流程和修改走完了这也就意味着《西安的荔枝》即将正式发表,这也影响着80年史学的萌芽能够顺利诞生。
至于笔名顾清原本想选择雨夜带刀不带伞,经过一阵思考后,还是打算使用本名。
顾清白嫖了一顿午饭以后又重新回到了招待所,这顿饭他要了不少编辑的点评也算是给他作品添了不少光彩。
跟后世的章推差不多。
顾清从桌子上面抽出《南明史》的稿子,他打算好好的把之后内容精简一下,接下来可能就需要闭关几天了。
存稿是他在写网文的时候就养成了一种习惯,只要提前将想写的东西写好,接下来剩余的时间就可以尽情玩耍。
像《南明史》这种大长篇陆元新的建议是可以分批连载,所以他在这段时间内只要将第一步写出来就行。
顾清一边写着时不时看向家乡的方向,不知道在松州县的时候为什么就一直在想象到燕京的样子。
可是一到了燕京城就回想起在知青大队的各种景象以及松州县的美景,这应该就是思乡之情。
这人生大扺就是这样总是在不停追求着得不到的东西,最后却发现就跟迷宫一样转了一个圈又回到了原点!
顾清心中感慨一阵拿着笔写道:历史曾经给了闯王为首的大顺政权统一全国的机会,1644年大顺军推翻了以朱由检为代表明朝的统治!
一道难题摆在了闯王的面前,这也是所有统治者的难题,如何才能站稳脚跟,想要实现这个实际上取决于两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