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首次联合创作
- 1980:当文豪从写历史开始
- 大明李公子
- 2099字
- 2024-07-06 14:21:57
顾清认为他听到了什么不得了的事情,这一本作品这加了路遥这两个大字对于宣传松州县来说只会有好处。
毕竟以路遥的实力平凡的世界,一旦拿茅盾文学奖,每一本作品的人气都会提升,到时候连带着这本联名的作品人气也会上升!
可是能给家乡带来不少的人气值,滚雪球越滚越大,妥妥的就是一个良性循环,下一个海淀县指日可望了。
顾清开口道:“觉得这个笔名还是加上去会比较好,毕竟你改这一份稿子也花了不少的心思,要不然这个稿子我们还是挂两个笔名好了。”
“这么做也并非不是没有先例,就拿我们中国的《二十四史》,还有《四书五经》还有西方的《荷马史诗》来说。”
“他们都算是汇聚了无数作品的精华,司各特还曾经请过秘书代劳呢,还曾经有一个时代非常流行联合创作这种风格了。”
电话那一头的路遥看似在思考,实际上在另一边的他也正在狂喜,做这本作品虽然被编辑部里面一半的编辑否定。
但是另一半却是对这本作品的未来十分看好,甚至有人已经开始对《显微镜下的大明》进行了各方面的深度研究。
能够只付出这么一小点代价却能够获得名气的话,本来就是双赢的行为,未来对他的作品也不少好处。
看来这本稿子还得多上点心才行,毕竟以后可是要挂他的名字的,要是看的人少了,对他本人的名气没什么加成。
“行,就这么说定了,那我这边也多花点心思,帮你把这些三审三校,你到时候就安安心心的在家里面收稿费就行。”
“至于单价的话根据这本书的单价可以达到千字五元,毕竟这本书的质量没有《西安的荔枝》那么好。”
顾清笑了笑说道:“那就这样说好了,我这烟钱可是随时备着呢。你那里电话费贵,我就不闲聊了,挂了。”
“嗯。”
顾清放下了电话,就直接往二楼走去,二楼的供电已经重新恢复,房间里面的炽白灯发出光芒,洗漱完以后就躺入了被窝里面。
路遥给的这个价钱其实也很爽快,这两本书虽然是同一个作者,但是《西安的荔枝》本身就比《显微镜下的大明》要好。
而且《显微镜下的大明》还不是一整个片段,只是其中的一个都能有这个单价其实已经很意外了,字数是三万四。
那么就等于是一百七十的稿费,《南明史》的单价是按照千六来算的,这就相当于有了三百十八元的稿费。
这两个加起来兜里面又瞬间变得富裕了,是基本开支靠合同工给的工资就够,多出来的稿费先寄二百回去给自己的母亲叶凤兰用。
可是这些钱要是用来买房…
顾清想起要买房的事情,感觉这一笔钱也不是特别多了,九牛一毛而已,回去还是得好好规划,得想点来钱快的办法。
反正总不愁赚钱的法子,实在不行写诗歌那个东西单价高,到时候顾清这个笔名整理一个历史诗文集。
然后再开一个笔名专门做朦胧诗这一块的,十行千字的单价比一些小说来的快多了。反正都是为了赚钱嘛,不寒碜!
余烨那里也得稳住,《燕京文艺》该有的一些传统不能够落下,要是让余烨这个大作家跑了,奖金这一块可就没指望了。
顾清在思索明白这个问题以后随便写了一点稿子就躺在床上很快就进入了梦乡……
…
1980年4月3号早上。
顾清从被窝里面爬起住《燕京文艺》打了一通电话就把旅馆的这间房退了,马不停蹄的来到了旁边的餐饮一条街,他打算去品尝一下这里的特色美食。
然后再晚一点就在美食街的街头和余烨还有陆元新碰面一起去老燕京著名的故宫博物馆看看。
顾清作为《燕京文艺》的编辑以后要为改稿的作者到处逛逛,简单的介绍一下这些旅游景点吃点好的总不能什么都不知道。
顾清作为一个正经人是不会带着作者去一些不正经的地方!哪有带着作者去那种地方的,当天报纸上面就刊登了。
一些美食豆汁总得喝吧!卤煮总得吃吧!老北京炸酱面总得来一碗吧!门钉肉饼也需要吧!可是他顾清只吃过一个烤鸭怎么行?
所以得多吃点!不是非得死.省钱才能赚到一套房的。
一整条美食街就是一些小矮房连成片,刚走进去第一家就是面食,不过顾清只是把这家店的位置记下来很快的掠过。
顾清直接走到了下一家早餐店店里面不仅有各种焦圈油条之类的油炸物,焦圈脆香脆香的像陆元新这种老燕京人很喜欢吃。
但是这玩意要配上一碗豆汁味道才能够完全激发出来,豆汁虽然说清朝年间宫里面的人爱吃,可是听说外地人是吃不习惯的。
“大娘来一碗豆汁!再来五个焦圈。”
“好勒!瞅你这样子吃法倒是会,但是口音不太像本地人啊,怎么突然想着吃这玩意,给你盛少一点好的,免得浪费。”
摊位的大娘一边笑着一边拿着勺子从旁边的大铁桶里面盛出一小碗的豆汁放在碗里头,就递给了顾清。
顾清刚接过碗的时候,眉头就已经开始紧皱,倒不是说这家店的豆汁有什么问题,那股老味儿还是在的。
那种感觉闻起来就好像是一个中年男人干了半天活,然后你再去闻他的胳肢窝。或者是长时间没有洗的桌布。
就那种酸爽感觉听陆元新说喝豆汁真的不能拿来当做豆汁喝,而是要拿来当做酸菜水喝,这样的话那股味道就会淡上不少。
不过顾清是不信邪的,这一碗豆汁,只要找对地方了最正宗的能差到哪里去,将碗端起就往嘴里面倒。
这么直接倒下去没有闻味道,那股独特的怪味还真就少了许多,只不过尝起来的感觉很平淡,估摸着只有一部分人可以吃的。
怪不得只有一直有一句传闻二百碗豆汁有一百九十人碗是不卖给不信邪的外地人,剩下两位分别卖给杨蜜还有晓彤。
顾清只能又把视线放到了旁边的焦圈上面,要不勉勉强强配着这个将就着吃下去,他还没试过这个焦圈味道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