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轧钢厂
- 四合院:手握高中文凭,暴虐众禽
- 蕃凡
- 4086字
- 2024-10-29 01:00:48
在那个时代,商业活动被视为投机倒把,是严格禁止的。
然而,对于那些渴望获得丰厚报酬的人来说,仍有一条道路敞开着,那就是通过写作来展现自己的才华。
其实李大炮这种热爱文学的青年,就深深被这条道路所吸引。
他曾有幸读过一篇关于五六十年代作家稿酬的文章。
那些数字如同璀璨的星辰,照亮了自己的心灵。
他记得,《在田野上前进》的稿酬高达35985元。
而《播火记》也有30061元的可观收入。
更令他震撼的是,《青春之歌》的稿费竟然达到了惊人的43400元。
这些数字,对于当时的人们来说,无疑是一笔巨款。
更不用说那些著名的作家和文豪,他们的稿酬更是动辄数十万甚至上百万,让人羡慕不已。
李大炮的心中燃起了熊熊的火焰,他决定也要通过写作来改变自己的命运。
于是,他开始利用课余时间,沉浸在创作的海洋中。
他选择了谍战题材,这是一个充满悬念和刺激的领域,也是他最感兴趣的。
他用心地改编并创作了一部中篇小说《大卧底》,每一个字、每一个句都凝聚着他的心血和汗水。
在大三的时候,他的努力终于得到了回报。
《大卧底》成功发表,并获得了不错的反响。
他收到了3000元的稿费,这是他人生中的第一笔巨款,也是他写作道路上的第一个里程碑。
更让他欣喜的是,这部小说还为他带来了后续的收益,让他的生活有了更多的保障。
除了写作上的成就,李大炮在学习上也一直保持着优异的成绩。
毕业后,他本有机会去机关单位工作,享受稳定而体面的生活。
然而,他却坚持要去基层锻炼,他相信只有在基层,才能真正了解人民的生活,才能写出更加真实的作品。
他的这一决定得到了组织的认可和支持。
最终,他被分配到红星轧钢厂的宣传科担任科员。
那个时候,大学生的分配通常是从事助理或技术人员的工作,并伴有实习期。
实习期间的待遇和转正后的待遇是不同的,这一点即使是厂长的儿子也不例外。
李大炮赶上了这个尾巴,明年的毕业生就得下车间当工人了,有的甚至还找不到工作安置。
他深知自己的幸运,也倍加珍惜这次机会。
手中捏着介绍信和报到证,李大炮的嘴角轻轻上扬,露出了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
他历经五年的奋斗,终于完成了身份的华丽转变。
这五年里,他付出了太多的努力和汗水,也经历了无数的挫折和困难。
但正是这些经历,让他变得更加坚韧和成熟。
他回想起自己刚刚进入大学时的情景,那时候他还是一个懵懂无知的青年,对未来充满了迷茫和憧憬。
如今,他已经成长为一名有着坚定信念和追求的青年作家,他的作品正在影响着越来越多的人。
在前往红星轧钢厂的路上,李大炮的心情异常激动。
他想象着自己即将开始的新生活,想象着自己在宣传科的工作场景。
他知道,这将是一个全新的挑战,也是一个全新的开始。
李大炮微笑着向门卫大爷点了点头,大爷也热情地回应了他,仿佛是在欢迎一位久违的朋友。
随后,他迈开步伐,径直朝人事科的方向走去。
一路上,他并没有遇到什么厂长亲自迎接、副主任装腔作势的场面。
这让他感到有些意外,但随即又释然了。
这么大的一家工厂,每天的事情都多得像山一样。
谁还有闲工夫去关心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呢?
当他走进人事科的时候,一位工作人员正埋头于一堆文件中,似乎并没有注意到他的到来。
李大炮轻轻地敲了敲门,工作人员这才抬起头,看了他一眼。
那一刻,他的眼神中闪过一丝惊讶,仿佛是在说:“哟,那个这不是个大学生吗?”
确实,现在的大学生虽然不像以前那样稀少,但在这么大的轧钢厂里,也并不是随处可见的。
李大炮能感受到工作人员对他的那份微妙的尊重,这让他心里感到有些温暖。
为了表示对这位新来的大学生的重视,工作人员立刻叫来了科长,让他亲自为李大炮办理入职手续。
科长是个中年男子,面容严肃,但眼神中却透露出一种温和的光芒。
他接过李大炮的毕业证书,仔细地看了看。
然后点了点头,说道:“哦,原来是部属的重点大学毕业,不错不错。”
李大炮注意到,科长的眼神中闪过一丝羡慕。
他知道,在这个年代,学历对于一个人来说意味着什么。
而他,恰好拥有了这个时代的“敲门砖”。
科长继续说道:“你将在宣传科担任科员职务,实习期为三个月。实习期间工资是50元,完成实习转正后,每月工资就是57元了。而且,你还是国家干部编制,这可是个不错的待遇啊。”
李大炮听了,心里一阵激动。
他知道,这份工作对于他来说,不仅仅是一份收入,更是一份责任和使命。
他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好好干,不辜负这份来之不易的工作。
接着,科长又提到了住宿的问题:“至于住宿方面,你有两个选择。一是住在职工宿舍里,那里虽然面积稍微小一点,但是相对来说更加便利。你每天上下班都会很方便,而且宿舍里的氛围也很好,大家都能互相帮助。”
何雨柱点了点头,表示自己在听。然后。
科长又继续说道:“另一个选择是住在四合院里。那里地方宽敞一些,不过可能不太便利。你需要走一段路才能到工厂,但是环境相对安静一些,也更适合写作和思考。”
何雨柱想了想,然后问道:“科长,您觉得我应该选择哪个呢?”
他想知道科长的建议,毕竟他对于这里的情况还不是很了解。
科长笑了笑,说道:“这个就要看你自己的喜好了。如果你喜欢热闹一些,那就选择职工宿舍;如果你喜欢安静一些,那就选择四合院。不过,我个人建议你还是选择职工宿舍吧。毕竟那里离工厂近一些,你也能更快地适应这里的生活和工作。”
李大炮听了科长的建议,点了点头表示同意。
他觉得自己确实需要更快地适应这里的生活和工作,而职工宿舍无疑是个不错的选择。
考虑到现有的职工宿舍大多是那种长长的筒子楼,每个房间都紧密相连,其实并没有多大的便利性可言。
尤其是到了上下班的高峰期,走廊里总是挤满了人,连转身都困难。
再加上厨房和卫生间都是公用的,每次使用都需要排队等待,实在是不怎么方便。
而相比之下,四合院的房子就显得宽敞多了。
不仅每个房间都有独立的空间,而且还有自己的小院子,可以种些花草,养些小动物,生活起来肯定更加舒心。
更何况,等到房改的时候,这些四合院的房子还可以低价购买,成为自己的私有财产。
这样一来,无论是从生活的舒适度还是从长远的角度来看,选择四合院无疑都是个明智的决定。
因此,当科长提到住宿的选择时,李大炮几乎没有犹豫就果断地决定:“要不我就住四合院……”
科长听了,微微一笑,回应道:“我这里正好有几个四合院有空余的房子,你自己挑一个吧。看看哪个合你的心意,我就给你安排哪个。”
李大炮听了,心中一阵感激。他知道,在这个年代,能够有这样的选择权已经是非常难得的了。
于是,他思量片刻,选择了巷尾的那个四合院。
那个四合院的位置比较安静,远离了工厂的喧嚣,更适合他写作和思考。
“我就要那个巷尾的四合院……”李大炮坚定地说道。
科长点点头,表示赞同:“嗯,那个可是前院的房子,面积有52平米,还不算小。你的眼光也不错啊,选了个这么好的地方。”
接着,科长又关心地问道:“一会儿你还得去街道办事处办点手续,需要有人陪你一起去吗?毕竟你是新来的,可能对这里还不太熟悉。”
李大炮摇了摇头,自信地回答:“不用了,科长。我之前就住在这附近,对这一片儿可是轻车熟路。我自己去办手续就可以了,您不用担心。”
于是,科长便带着李大炮来到了行政楼的宣传科。
一推开门,里面竟然有熟人——许大茂。
许大茂是个擅长逢迎拍马的人,一见到科长进来,立刻上前恭敬地说道:“刘科长,啥风吹您来了?有何指示啊?我们宣传科可是随时都准备着,听候您的差遣呢!”
科长笑了笑,说道:“今天啊,我可是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好消息。这位是咱们的新同事,李大炮同志。他以后就加入咱们宣传科,成为咱们的一员了。大家热烈欢迎啊……”
听到这话,许大茂一时没反应过来。
他愣了愣,然后才恍然大悟地说道:“哎呀,原来是李大炮同志啊!欢迎欢迎!以后咱们就是同事了,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尽管说哈!”
其他同事也纷纷上前打招呼,表示欢迎。
李大炮感受着大家的热情,心中一阵温暖。
他知道,自己即将在这里开始新的生活和工作,而这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和充满希望。
科长又向李大炮介绍了宣传科的工作内容和职责,以及每个同事的分工和特长。
直到周围响起了热烈而持久的掌声,李大炮才从短暂的愣神中回过神来。
他意识到这掌声是为自己而响,于是也跟着鼓起掌来,同时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他好奇地四处张望,想要找出这个被大家如此热烈欢迎的新同事究竟是谁。
“谁呀?是李小个儿吗?”他半开玩笑地问道,试图缓解一下紧张的气氛。
许大茂闻言,笑着摇了摇头,然后郑重其事地介绍道:“不是李小个儿,原来是李大炮同志。”
“他是燕都大学的优秀毕业生,可是个难得的人才啊。以后大家可得多关照他,让他尽快融入我们这个大家庭。”
刘科长的话音刚落,李大炮就感受到了来自同事们的善意和热情。
他知道,自己作为新来的,需要尽快适应这里的环境和氛围。
于是,他迅速调整状态,客气地答道:“非常感谢刘科长的关怀与帮助。今后我一定听从领导安排,团结同事,努力做好工作,为咱们宣传科争光。”
刘科长听了李大炮的话,满意地点了点头。
他看得出来,这个年轻人不仅有能力,而且态度端正,是个可造之材。
于是,他继续说道:“好,李大炮同志,那你明天就可以来这里正式上班了。”
“这是你们宣传科的程科长,今后你的工作将由程科长负责安排。你们要好好合作,共同把宣传科的工作做好。”
程科长闻言,起身跟李大炮握了握手,表示欢迎:“李大炮同志,欢迎你来到宣传科。以后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尽管跟我说。我们宣传科可是个团结友爱的大家庭,我相信你很快就会融入进来的。”
说完,刘科长看了看时间,发现已经不早了。
于是,他拍了拍李大炮的肩膀,说道:“行了,你们继续忙吧。我先回去了。记住,要好好工作,不要辜负了大家的期望啊。”
说完,刘科长转身离开了办公室。而程科长则走到李大炮面前,十分热情地开始介绍起科室的同事来。
“来,李大炮同志,我给大家介绍一下。这是我们厂的播音员于海棠同志,今年刚刚转正。她的声音可是咱们厂的一大特色啊,你以后可得多向她学习学习。”
于海棠闻言,微笑着向李大炮点了点头:“你好,李大炮同志。以后请多指教。”
李大炮也笑着回应道:“你好,于海棠同志。很高兴认识你。以后请多多关照。”
接着,程科长又介绍了另一位同事:“这是放映员许大茂同志。他可是个电影迷啊,对电影有着独到的见解和品味。以后你们可以一起交流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