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说了我们家是最好的社会学素材,对于现实来说。他们对于我来说是最好的故事素材。可我真的真的想写我追求的故事,不想写现实中的他们。
我现在在听得《知识分子与社会》需要我耗费极大专注力,且要精读还得做其他准备。可我的这些家人就在眼前,就算他们对我沉默,但一言一行里表达出来的都能做素材的转化,毕竟本性难移。
听《知识分子与社会》听乏了,去剥了会树皮,结果就想到了家人们中某些人的一个问题,解开了家人在微信中表现的某些可能性。
一个问题就是分地问题,这里面涉及到的性别决策,已经不是以前那种男性独有的氛围了。
一个现象就是,我微信里转发的信息只有优秀女性相关的讯息。这让我联想到之前困扰我的一个问题,那就是表弟和堂妹在微信里转旅游的图片。
就不解读了,都在心里。
这一章的标题旗帜鲜明,不知道能不能发出来,在这个话题下已经有被封的禁章了。
到底是智能审核还是人工审核呀?
智能应该没这么机智吧,那一章禁的那么快。人工的话倒是好理解,毕竟软件里本身就自带了一些有关封禁的要素提醒。只是封章节,而不是封书,已经是手下留情了。
我自己本身就在刀尖上蹦哒,真的没办法,我不说出来,自己的处境也好不到哪里去。最重要的是,我自己梦想中的叙事也没法开启。
实在不行,我还有“史书不成,不相见也!”了此残生。
为了能写点东西,结构与布局上也算精巧了,问题是我的文本输入太……不知道怎么说,读者自评吧,我自己是非常不满意的。不过这结构布局,在这里写一辈子也不是不可以。
没点东西也真不敢这么放肆,想看我怎么成为“中国版托尔金”,那就不能封我书,让我在这里当一个思想家,梦想家。
一想到自己都要奔四十的人了,却在这里如此闹着玩的文字,是否很不成熟。真没道理可讲,我就是活成了这个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