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句话说,这一场处心积虑的谋杀。
凶手甚至准备了备用的杀人凶器!以防没能勒死高琳琳。
为何此人要对一名年仅是十四岁的初二女学生痛下杀手呢?如此处心积虑,是要从高琳琳身上获取什么呢?高琳琳家庭并不富裕,几乎可以排除是凶手为了钱财绑架的可能。
高琳琳没有遭遇性侵的痕迹,凶手也没有对她进行虐待和殴打。既不为财,也不为色,凶手做这一切的动机是什么呢?只是单纯的想要满足杀戮的欲望吗?亦或是为了报复高琳琳的家人。
高琳琳的父母声称自己最近没得罪过人,也没有所谓的仇敌。石晴雪相信他们的说辞。高琳琳的父母十分普通,母亲在某私企当会计,父亲同样也是坐办公室的职员,因为工作的缘故经常需要去外地出差,他们普通的根本承担不起‘仇敌’这样的关系,生活工作中胆小甚微,生怕与人结怨。
但他们的女儿却遭人残忍杀害。
总不能是非熟人作案吧......一旦凶手和死者没有直接关联或是从未发生过接触,案件的调查难度就陡然增加。
来自陌生人的恶意最为恐怖,因为完全无法预料何时会发生......
在胡思乱想间,石晴雪开车返回了居住的小区。一走进家门,爱宠一如既往的前来迎接她的回家。
抱着猫坐在沙发上,石晴雪疲惫的看着挂在墙上的电视机中自己的倒影。在离开分局前,她在食堂已经吃过晚饭了,肚子并不饿,充满全身的疲劳令她连动一动手指的力气都没有了,脑袋放空,呆呆的看着虚空中的一个点。
寂静的家中回荡着近乎不可闻的静电绳,滋滋滋的声音并不惹人厌烦,返回有种助眠的功效。没一会儿的功夫,石晴雪就有些昏昏欲睡。
突然响起的铃声将石晴雪猛然惊醒,趴在她怀中的牛奶猫抬头喵了一声,石晴雪轻轻安抚了爱宠一下,吃力的拿起放在茶几上的手机。
看清屏幕上显示的来电人姓名,石晴雪又不禁吐槽:“张白甘,这不就是张白干吗。”按下接通键,同事小张的声音传了出来。
“喂,小石,你到家了吗?”
“又出案子了?”石晴雪做好了再次出门的心里准备。
“没,哪有那么多案子啊。”
石晴雪疲惫的说:“咱们辖区去年可出了不少大案要案。”
“今年应该不会了,去年是太频发了点。”
“你有什么事啊?闲聊就挂了,我很累。”
“通知你一声,明早直接去十中就行。”
石晴雪眨了眨眼:“高玲玲就读的那所初中?”
“对,校方相当配合,已经把高琳琳的情况和她的任课老师说了,所有教过高玲玲的教师,明天都会去十中,配合咱们的调查工作。”
“哦,这倒是挺好的。打电话了解情况还是不全面。”
“是吧,这可是我向校方提出的。”小张邀功的说。
“明早是吧?我知道了,挂了。”
也不等同事反应,石晴雪直接挂断了通讯。
和刑警队的其同事相处时,石晴雪都会格外注意礼节,但跟小张就不太会注意这些,一方面两人年纪相仿,小张只比她大了一岁,再加上两人的工位挨着,时常会闲聊几句,因此相处起来不会拘束。
不过主要原因还是小张和他的名字一样,人比较搞笑,又不怎么靠谱。熟悉起来后,石晴雪很难对他生出敬意。就像是亲戚中总有一个满嘴跑火车的不怎么靠谱的表哥或老叔,玩笑的时候一个顶十个,正碰上啥需要解决的问题,最好还是让他们靠边站的比较好,免得添乱。
小张应该就是每个团队中都会有的拖油瓶吧?这样想是不是不太好。石晴雪摇摇头,挣扎着站起身,抱着咪咪走向卧室。
该休息了,明天有的是事情要忙。
翌日
石晴雪八点一过就走出了家门,在小区里买好早点,开车赶去高琳琳就读的中学。利用堵在早高峰的时间,她抽空把早餐吃完。一想到过一会儿要面对一群初中教师,石晴雪就有些打怵。
有什么可担心的?我又不是没带作业的初中生。石晴雪在心中自嘲。
来到学校的后门,一名哈欠连连的大爷将门打开,放石晴雪进去。诺达的停车场上空空荡荡,只停了五六辆车,应该就是一会儿要见到的教过高琳琳的教师们的。
石晴雪给校方领导打去电话,很快,她就见到了一位自称是副校长的中年男人,这人瘦瘦高高,地中海的发型梳理得一丝不乱。他表现得非常殷勤,但话里话外关注的并不是高琳琳本人,而是这起案件是否会对学校产生负面影响。
那句‘幸好是在放寒假后出的事’,让石晴雪很不满,她强忍着没有发作,但也没给这位副校长好脸色看。
石晴雪被引领着去到了一间大会议室,房间很宽敞,摆放着一张足以容纳几十人的大办公桌。房间被收拾的一尘不染,好几盆一人多高的绿植摆放在房间的角落,石晴雪纳闷如果那都是真花,放假期间谁来照料呢?
房间内或坐或站十来位男女,一间石晴雪走进屋内,顿时全都紧张的站起身来,向她投来注目礼。
副校长一一为石晴雪介绍,一个个人名令石晴雪难以招架,好在提前准备好了名牌,就摆在每人身前的桌面上,石晴雪得以和这些初次见面的陌生人们交流、对话。
不出所料,在场的总计十二名教师,以女性居多,刚好囊括了包括语数外等课程的全部教师。
望着看向自己的总共九女三男,石晴雪不禁有些发虚。这些人一看就是教师,有那种独属于教师的气质,石晴雪形容不上来,但被这些人审视的紧迫感,还是令她不由自主的坐直了身子。
石晴雪硬着头皮说:“咳咳,就依次发言吧,说一下各位了解的高琳琳在学校的情况和表现。越详尽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