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5章 邻居(3)

  • 致命缉凶
  • 黄粱
  • 2005字
  • 2025-03-22 14:15:12

在胡思乱想间,张斌走进了小区大门,噪音瞬间小了许多,仿佛那扇谁都能进出的小区大门把外面的嘈杂全都隔绝了。

这座小区算得上是中档小区,住的大部分都是有正经工作的人。一过上午9点,小区就会显得特别安静。大部分年轻人都去上班了,剩下些老的小的,也都还没到出来的时候。

临近中午,小区才会稍微热闹会儿,然后就会再次消停下来,得等到晚上六七点钟。忙碌一天的人下班回家,吃过晚饭的老人出来遛弯、跳舞,整座小区热闹的像是在打仗!

不过张斌通常都会避开这个时间,他不喜欢凑热闹,吵吵闹闹的他心烦。跳舞、下棋、唱戏,这些他都不感兴趣。他可不想给自己找个班上,不挣钱还得往里边搭钱。

来到小区的广场,把拎着的袋子放在地上,张斌选了台健身器材,活动起腿脚来。他也不知道这东西具体该怎么用,反正踩上去两条腿能来回晃荡,就跟那秋千似的。这东西晃起来还真得注点意,一个不留神可能就得受伤。

广场上零零散散的有几个人,之前天气好的时候,会有个戴帽子的老头拎着个小水桶,拿着个跟拖布差不多大的特大号毛笔,沾着水在广场的石板地面上写毛笔字。写的还挺像模像样的!不过他成天就写那么一首诗,看时间长了也觉得没劲。

现在在这广场上的,大多是些穿着厚实冬装的老人,比张斌还大,看样子都得七八十了。一个个的坐在椅子上,盯着来往的人看。这些人似乎成天就坐在那里,张斌分不清他们是谁,只觉得这些人可能是没有家,看着很可怜。

嗯?她怎么也出来了?张斌无意中瞥见了那个从广场前走过的人,正是昨天才回来的对门邻居,这女人手上拎着个大号的布袋子,鼓鼓囊囊的,有两根大葱伸了出来,可能是去菜市场买菜了。

张斌注意到她手里好像还捧着个什么东西,张斌眯起眼睛仔细打量,发觉那好像是个毛茸茸的东西。

那女人也注意到了在广场上锻炼身体的张斌,停住脚步,向这边靠了过来,“张先生,您早啊。”

张斌点点头,看样子这人似乎没有记恨上他。昨天无心说的那句话,把这人给气走了,张斌心里还有些不踏实,看来没什么事。

回了声‘早’,张斌下意识的看向那女人捧在手里的东西,意外的发觉那是只脏兮兮的小猫!看着应该出生没多久,小得可怜,浑身的毛都炸开了,小东西还在不停的呲牙、哈气,但一点都不吓人,反而有些可爱。

“这小嘎豆你从哪里弄来的?”张斌好奇的问。

“啊,是我在停车场那里发现的。这小家伙就自己躲在车底下,我看它可怜,就想把它带回家。我等了一会儿也没有大猫来找它,我就把它给抓了出来。这小家伙还一直冲我呲牙呢。”女邻居一脸慈爱的看着被她捧在手心中的小猫。

张斌点点头,心想这小区里最近几年流浪猫狗是泛滥成灾了。

狗的话,一般都是小区保安来处理。但流浪猫就不好弄了。一是不好抓,二是有很多小区居民会给这些流浪猫喂食,这些人在业主群中抗议过捕杀流浪猫的行动,物业方面就只能放任这些流浪猫。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生过流浪猫伤人事件。可能也有人被挠过、咬过,但都没有闹大。张斌也想过要不要养只狗之类的,不过和养狗养猫的老伙伴们一打听,他就放弃了这个念头。

倒不是说他懒得去喂食、遛狗,而是承受不住宠物生病去世的打击。一听老伙计们说家里死了宠物多么多么难受,张斌就不敢迈出这一步。没必要给自己添堵。

“行,挺好的。这小家伙看着挺好玩的,也算是遇见好人了。”

女邻居羞涩一笑,“就是觉得这小家伙挺可怜的。之前一直就想着要不要养宠物,始终没下定决心,这次碰见它了,也算是缘分吧。我在路过停车场的时候,刚巧就听到了它在喵喵叫。”

“行,那就好好养着。猫这东西比狗强,起码不用成天溜。”

女邻居附和道:“是啊,感觉不用太操心。”

“对了,你老公明天就回来了吧。”

“是明天坐飞机,最快应该是后天上午才能到家。他让我别去机场接他,说是直接打车就回来了。”

张斌笑着说:“你肯定是打算去机场接机。”

女邻居点点头,“是啊,我想着怎么也得去迎接他一下。”

“行,明天还能歇一天,后天早上早点走,别耽搁时间了。”

女邻居微笑着点点头,又寒暄了几句,就转身离去了。

看着那个有些消瘦的背影,张斌叹了口气。他当年工作时也经常要出差,虽说没有半年那么久,但经常也得在外面跑个十天半个月,他那位前妻可从来没去火车站接过他,反而总说家里没有他、她过得有多么多么舒坦。

人家这才叫两口子!

在广场上锻炼了半个多小时,张斌溜溜达达的返回家中。

张斌有个微信群,群里都是在一个单位上班的老同事。大家年龄相仿、也都是脚前脚后一起退休的。一帮60多岁的老头,时不时的就会聚在一起,吃吃饭、喝喝茶,没啥具体的理由,就是凑在一起忆往昔峥嵘岁月。

不过这个群的成员已经开始减少了。

去年,一位老哥们突发脑梗,倒下后就再也没站起来。在医院躺了没几天,人就过世了。这件事一出,群里边的人——包括张斌在内——都对死亡有了更深的理解。

即便他们都60多了,但从没有觉得死这件事迫在眉睫。但一个熟悉的、身子骨看着很硬朗的人突然间就没了,还是让他们感到了一股难以言明的紧迫感。

似乎真的到了要认真考虑身后事的时候。谁知道明天会发生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