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陛下修建神庙,是为了庇佑百姓!

翌日一早,太阳初升,和煦的太阳照耀大地,金光璀璨,仿佛整片大地都披上了一层金沙。

早晨之时雨水已经停止,天空被雨水冲刷的清新如碧,又如湛蓝的宝石,空气清新,让人身心舒畅。

这与曾经那般燥热多尘截然相反。

百姓起来之后,能够清楚的看到,在自家的庭院中、自家的门前、沟渠之中,亦或是水缸、亦或是陶罐,之中都已经积蓄满了雨水。

清澈如镜,让人望之心中喜悦。

终于不再用过那般节约用水的生活了!

终于有谁能够使用!

甚至不用再等到饥渴难耐之时,再去饮水了。

而这一切的改变,都因为昨日的那场大雨!

那场大雨又是从何而来?

对了!

是始皇帝陛下使天降甘霖,更是滋润了城外的无数良田,使田中即将枯萎的禾苗再次复苏,能够茁壮的生长!

不至于待秋收之时,而颗粒无收!

百姓们出门的第一件事,便是和邻居们兴高采烈的讨论。

“始皇帝陛下之威,当真能使天降甘霖!”

“始皇帝陛下,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区区天降甘霖而已,不过是举手之劳!”

“不知田中的庄稼如何了,经过一夜的滋润,想必已经茁壮生长!”

“这一点自然不必担忧,一场大雨过后,田中庄稼有了雨水,自然会茁壮生长!”

“而且已经做好了排水,也不至于雨水过多而淹死……”

“……”

城中的百姓们议论纷纷,脸上皆带着喜悦的笑容,话语之中无不对始皇帝陛下充满了赞美。

更对始皇帝陛下充满了崇敬之情。

然而就在此时,有人突然问道:

“二三子,你们可知晓在城中心又要建造起来的宫宇?”

“自然知晓!听闻动静非常的大!”

“似乎是县令为始皇帝陛下建造的宫室!”

“不过是建造宫宇而已,有何稀奇的?”

“……”

然而,他们的猜测并没有猜中,而知情之人忍不住说道。

“尔等都想错了,听闻那宫宇并不是县令建造的,而是始皇帝陛下亲自下令建造的!”

“并且,你们可知,建造宫室的工匠们并非徭役,他们每劳作一日,甚至还有工钱可拿!”

“竟然有工钱可拿?而且还非是徭役?可否是真的?!”

“自然是真的!”

“……”

此话一出,顿时引起了所有人的注意。

毕竟是始皇帝陛下下令建造的,而始皇帝陛下,刚刚为城中的百姓求来了甘霖,灌溉了田中田地,缓解了城池之中的大旱之忧!

这让他们如何不关注呢!

所以他们忍不住询问:

“始皇帝陛下为何要建造宫宇?”

“难道始皇帝陛下要在城中长住?”

“我们此处不过是一座小城,陛下为何要在城中长住?”

“……”

看到所有人都议论纷纷,不知真相为何,此时一人突然说道:

“恐怕尔等都猜错了,始皇帝陛下所建造的宫宇,严格来说,是一座神庙!”

“神庙?!供奉神的庙宇?!”

神庙众人并不感到陌生,毕竟在这个时代每个地方都有信奉的神,也不乏有神庙供奉。

不过大多都是祖先。

“始皇帝陛下要供奉谁?”

“难道是社稷之神?”

有人想到了昨日始皇帝陛下天降甘霖,突然说道:

“难道始皇帝陛下供奉的是传说之中的仙人?”

“是赐予陛下长生不老的仙人?”

毕竟,根据传闻,始皇帝陛下已经得到仙人的青睐,得到了仙人赐予的长生不老药。

而如今始皇帝陛下拥有神通,更是仙人赐予的!

所以始皇帝陛下供奉仙人,也再正常不过了!

不过众人刚刚想到此处,旁边这人就再次说道:

“尔等都错了,始皇帝陛下所修建的神庙,供奉的并不是他人,而是始皇帝陛下本人!”

“什么?!”

“竟然是陛下自己?”

“为何?”

“……”

此话一出,所有人脸上都露出了惊讶之色,对于这个答案感到非常的疑惑。

毕竟没有谁会建造神庙供奉自己!

庙宇一般是后人建造,而且还是在自己死后。

即使有人对自己格外崇拜,也不过是建个长生位,在家中供奉罢了。

哪里有建造神庙供奉活着的自己的!?

然而,恐怕并不是假的,毕竟神庙都已经修建了!

而且看起来,还真的是始皇帝陛下亲自下令。

“听闻,始皇帝陛下之所以要为自己修建神庙,而是为了能够更好的护佑我等!”

“更好的护佑我们?!”

“此话怎讲?”

“细说……”

“……”

听到此处,所有人都露出了好奇之色,忍不住看了过来。

说道:

“始皇帝陛下之神庙,能够更好的护佑一城之人,只要城中每人恭敬地祭拜,或者是点上一炷香,都能受到始皇帝陛下的护佑!”

“想必昨日始皇帝陛下天降甘霖,尔等也都知晓了陛下之神威!”

“这……”

听到此处,所有人脸上都露出了惊讶之色,开始沉吟着。

而这种说法,快速在城中流传,几乎每一个人都有所耳闻。

……

……

昨晚赵政又去往了修仙世界一趟,不过也只是大致看了一眼,确定上古天庭遗迹并没有开启之后,他便又再次返回。

毕竟修仙世界也并无大事,自己现在所需要的是好好的发育,使自己的修为提升上去。

“陛下,这是今日的文书!”

洗漱过后,坐在厅堂之内,丞相李斯带人抬来了大量的文书,走了进来。

赵政微微颔首,随即拿起一份文书翻看了起来。不过看了一会儿,却对一旁的丞相李斯说道:

“咸阳城如今如何了?”

“启禀陛下,太子殿下忠厚稳重,处理国政更是有朝中诸臣辅佐,一切都无大事发生。”

听到丞相李斯的回答,赵政心中却不以为然。

对于太子扶苏的情况,赵政岂能不知晓。

对于处理国政来说,太子扶苏一些想法终究是太过稚嫩,同时,过于信重儒家之人。

所以,赵政认为自己有理由尽快回去一趟。

看一看太子扶苏处理国政如何,同时也可以查看一下咸阳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