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形势依然严峻

  • 明代风云
  • 勤蚁
  • 2063字
  • 2025-04-11 00:40:35

皇城西北角,地安门内西大街南,也就是后世著名的燕京四中附近,距离小朱同学的燕华大学也仅有11公里。

按照原定计划,此时的张喜不应该出现在这里——他今日原本的任务本该是潜伏于东宫之内,待到亥时之后,暗中潜入太子寝殿,执行清理整理任务。

但是究竟半夜在太子寝殿整理什么?他也一概不知。

今日早些时候,文华门外的喧闹声,引起了正在东边本仁殿内整理书籍的张喜警觉。

他停下手中干活的鸡毛掸子,侧着耳朵认真聆听。

那不远处传来的“张喜”之音让他心头一紧,迅速在墙角找到一把剪刀,按照紧急约定,将早前绑在院中松枝上的红色绸布剪了下来。

本来这个任务完成之后,张喜本该立刻离开这个是非之地,可偏偏就在这个节骨眼上,迎面撞上了要去吃饭的董平。

说来也怪,这家伙与他素不相识,却不知为何非要拉住他叨叨几句。

张喜心里急得直冒汗,手上还得装作若无其事地修剪着眼前灌木,脑子里飞速思索着各种脱身的借口。

好在董平向来迟钝,对他的异常毫无察觉,简单地交代了几句之后,便匆匆出去用膳了。

待董平走远后,张喜心中才稍稍方下,他赶紧将剪刀塞回本仁殿的墙角,快步走向了东宫唯一的出口——文华门。

出宫过程顺利得让人意外,在出示腰间乌木牌让侍卫登记之后,他便大摇大摆地走出文华门,赶在宫门落锁之前便通过西华门出了紫禁城。

可自打出了西华门,不知道是不是错觉,张喜便总觉得身后若有若无地跟着几个身影。

再加上今日东宫突如其来的情况,让他心头始终萦绕着一种不祥的预感。

以至于往日六、七里的路程,在他慌乱的心情下,脚步都不自觉加快了几分,只用半个时辰便已回到这个低矮的院落。

可能是速度增加了不少,回到家的他浑身大汗淋漓,顿时感到口干舌燥无比。

慌忙锁好门后,张喜一把抓起桌上的粗瓷茶壶,连茶碗都顾不上用,直接对着壶嘴“咕咚咕咚“猛灌了几大口。

直到冰凉的茶水滑入喉中,这才稍稍浇熄了他心头那团焦灼的火焰。

可是这片刻的舒服并没有持续多久,坐在桌前的张喜突然感到腹中翻江倒海,一股剧烈的恶心感直冲喉头。

紧接着,撕心裂肺的剧痛如潮水般席卷全身,五脏六腑仿佛都被利刃搅动。

他痛苦地弓起身子,双手死死掐住自己的喉咙,想要呼救却发不出半点声响。

最终,他的身体剧烈抽搐了几下,“扑通“一声重重栽倒在地,身下很快洇开一滩污秽的呕吐物。

听到似乎有人声从院外传来,一抹深蓝色的衣角急忙转过拐角,消失在匆匆的夜色之中。

亥时,文华殿中。

一名侍卫从黑暗之中匆匆走来,跪地行礼后,对景泰帝低声禀报了几句。

只见景泰帝听完冷笑一声,摆了摆手,丢下一句:“现下再来有何用?且让他候着!”

那侍卫领命罢又匆匆离去。

由于东宫侍卫刚才都被打了一顿,个个带伤行动不便,一瘸一拐的模样实在难以胜任今夜值守的重任。

景泰帝见状,当即留下一队精锐侍卫接管东宫防务,并负责彻查此案。

待一切安排妥当后,这才准备携杭皇后起驾回宫。

临走前,景泰帝似乎想起什么,对着还趴在地上的朱齐说道:“明日照例早朝,不得迟误!”

感受着屁股上和脸上传来的火辣辣感觉,今日被当众脱裤子打屁股,可以说是伤害性不高,侮辱性确实极强。

乃至他开始思索今后如何在东宫继续混下去了,暗自想:当初还不如让这帮人直接流放宣府好了。

听到景帝的交代,他索性连起身行礼都免了,趴在地上有气无力答道:

“儿臣...遵旨!”

此时的午门紧锁,锦衣卫指挥使同知毕旺正长跪于宫门外,虽然紫禁城并不限制他这名军事情报特务机关头子进入。

今日宫中突发此等惊天变故,看上去与他还存在不少干系,所以他实在不敢贸然入内禀报。

自马顺在朝堂之上被文官群殴致死以来,继任指挥使的卢忠亦因牵涉“金刀案“而获罪,如今正在家里靠装疯卖傻活命。

短短数年之间,历任锦衣卫指挥使相继出事,直到现在这个职位仍然空着,迟迟没有任命新人赴任。

所以这锦衣卫的负责工作便落到了第二把手的毕旺身上。

尽管毕旺工作相当努力,但他的能力确实一般。

在他负责的这些日子以来,锦衣卫上上下下虽然没捅出什么大娄子,可也没干出什么像样的成绩来。

当太子遇刺的消息通过秘密渠道传到他耳中时,他知道可能连平平无奇都算不上了。

同在紫禁城内的仁寿宫偏殿,烛火摇曳不定,昏黄的光影将殿中二人的身影拉得忽长忽短。

“竟还有人暗中谋划此事?”斜倚在紫檀摇椅上的老妇人突然停下摇晃的动作,身上华贵的绛紫色绸缎在烛光下泛着幽暗的光泽。

她眉头紧蹙,指尖不自觉地摩挲着扶手:“可惜那蠢材行事鲁莽,毫无章法,今日非但功亏一篑,反倒让那小儿逃过一劫。”

话音一顿,似乎是想到什么,她猛地直起身子:“尔等可曾留下什么蛛丝马迹?”

侍立一旁的女官立即俯身行礼,禀报道:“回老祖娘娘的话,所有相关人等都已处置妥当,绝无半点痕迹可循。”

紫衣老妇这才微微颔首,缓缓起身踱至窗前。

她凝视着窗外漆黑的夜色,忽然又转身回来,眼中寒光一闪:“此事不宜再延迟,尔等立即着手安排下一步。记住!”

她一字一顿道:“若再出半点差池,休怪老身不讲情面。”

见紫衣老妇如此严厉神色,女官慌忙跪下领命,答复道:“奴婢谨遵老祖娘娘懿旨!定当竭尽全力,将此事办得滴水不漏。若有半分差池,甘愿领受责罚!”

听罢,那老妇便挥挥手,说道:“你且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