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食肉炼气

早春料峭,云霞山脉草木蒙笼,云兴霞蔚,似一条背白腹青的巨龙,卧伏千里,横亘天地。

山脉南段深处,有一葱郁山峰,袅袅烟雾自山腰道观缥缈升腾,将晨间暖阳染成绛紫。

而道观北侧密林深处,却另有青灰烟气萦绕崖边。

崖边一方巨石后的低矮隐蔽处。

隋逸从火堆上取下正“滋啦噼啪”炸响的黝黑野猪肉。

“好香!”

隋逸没想到彻底烤熟后的野猪肉竟再无分毫腥臊气味。

从那巨型野猪腹背区域割下了巴掌大小的五花肉,被润湿树枝串起,已烤得油脂炸泡,香气扑鼻。

隋逸食指大动,举到身侧以晨间凉风稍稍冷却,便大口开吃。

‘下回带点盐巴和孜然……’

入口有些寡淡,可肥瘦相间,外焦里嫩,口感极好。

隋逸就那样坐在巨石崖畔,大快朵颐。

一炷香时间不到,便吃了个干净。

起身摘下几片带有晨露的干净树叶擦抹嘴角和手上的油脂,再就地以林间润土覆盖火堆灰烬。

彻底看不出烧烤痕迹后,隋逸便提了利斧开始砍柴。

美味肉食下肚,胃部有温热源源不断发散四肢百骸,通体舒泰。

隋逸心情大好,吃饱后感觉双臂劲道十足,挥动斧头顺畅有力。

估摸着到点时辰,隋逸砍下的柴木比之昨日,竟是还要多出不少。

收拢扛起,稳步回走。

到了约定地点等了一小会儿,铁柱才挑着柴担出现在林间。

得见隋逸柴木覆盖肩遮头,两倍于昨日,铁柱眼烁一抹惊异。

见隋逸没说话只是往前走,便也快步跟进。

空腹砍柴,他早已饥肠辘辘,回观途中,亦是无言。

晨馔时,隋逸又强迫自己喝下两碗清粥解腻。

吃过饭,同一众杂役前往正殿,参加隔日一次的早课。

寻了个空蒲团照其他人盘腿而坐,隋逸悄然看向前方。

三十来名杂役弟子坐于大殿外院空地,内门弟子则在大殿内靠近门槛区域。

隋逸扫视过去,数出十人。

再往里,便是身着白色道袍的亲传弟子,仅有五人。

在亲传弟子丈外中央区域,两个比之众弟子三倍有余的太极蒲团上,坐着两人。

一老一壮,正是观主紫阳道人和昨日到访的福主。

此时的农夫壮汉已然通体洁净,披了紫金道袍,正身盘坐,双手掐子午诀,面色静和,瞳孔精光外溢,扫视大殿内外。

哪里还有半分昨日的凶邪气象。

“观内众弟子,肃静,执礼,聆听!”

山羊胡观主老道率先开口,清朗嗓音极具穿透力,清晰入耳。

“今日早课,由乾都远道而来拜访我观的善人道友给大家讲颂。”

开场言罢,紫袍老道看向中年壮汉,眼露恭敬。

“道存心,法生灵,道法天行;内修神,外修意,神意乾明……”

人靠衣裳马靠鞍,这野猪妖夺了凡俗农夫肉身,披了紫金道袍,端坐大殿中央,身后大鼎紫香缭绕,加之开口言道,竟真有几分得道气象。

声音粗犷沙哑,于众人耳中响起。

所有弟子齐齐端望,已然听得入神,深受震撼。

隋逸并不在此列。

他坐在杂役弟子方阵最前排,正竭力回想记忆中某岛国各老师们工作时的敬业画面,以对抗这惑人经言。

与此同时,他悄然观察前面的内门弟子和亲传弟子。

“听闻观内有内门和杂役弟子殒命后山,尸骨无存……

接下来,我传大家一套全新玄妙引导术法,助诸位同门精进修为,化险为夷。

惊蛰时分,我还会布下护观大阵,助大家潜心修炼而无后顾之忧!”

诵完一段道经,那野猪妖大义凛然地给众弟子画了大饼,随后才闭上眼,双手掐诀于双膝,口吐要诀:

“闭目观日月,天地气自觉,少商中冲合,抱神百汇里,鲸吸蚕吐法,引灵坐乾坤。”

也不管是否理解,众弟子依葫芦画瓢,跟念口诀,试着引气纳灵。

隋逸双唇开合,滥竽充数,自然不会去学猪妖的引气术法。

“善人这套引气妙法可大幅提升纳灵入体的效率,你等需潜心修炼,不得怠慢!

下月末的春测,我会亲自测考你等!能否晋升内门或亲传,全凭各自修为实力!”

观主紫阳道人朗声宣布,补充道:“不理解或者无法做到的,可以多跟亲传及内门师兄们请教!”

玄妙引导术?

分明就是养韭施肥,择日收割的压榨邪术!

隋逸眸光微闪,脑海中继续“放映”一众步兵老师们的美影妙音,强行过滤屏蔽掉两妖道师兄弟的所有言语。

继续打量观察,终于发现有人略显不同。

是一亲传弟子,看着与自己年岁相仿。

他坐在一众白袍最右侧,双手置膝掐诀,呼吸韵律绵长,可双眼却假闭微眯,趁着所有人跟学贵人之时,亦是悄然环顾,正好瞧来。

四目相对,气氛短暂凝固。

数个呼吸后,那亲传少年道士率先挪开视线。

隋逸知道,他并非在目光交锋中认了输,而是那野猪妖睁开了眼,正逐个视察过来。

隋逸记下少年容貌,闭眼躲过猪妖视察目光。

“今日早课内容,我希望你们所有人都能融会贯通,早日练气筑基,金丹可期!”

最后,那颇有道家真人风姿的野猪妖,复又讲解了新引气法门细微要点,便大笑祝词,与羊妖师弟起身回了静修室。

隋逸站起身,余光瞥见那亲传弟子正在偷瞄自己。

隋逸视若无睹,快步往伙房柴院赶去。

因为体内水珠又一次开始自动翻腾,且气象剧烈。

‘吃肉果然更为有效!’

入了柴院,隋逸直接往角落那个劈柴圆木墩而去。

拔出木墩上的斧头,放上两根柴木,做足样子,立即凝神存想。

识海内的那粒水珠便清晰“入目”。

此时已不能用“粒”来形容,当为“颗”。

水珠已有成熟后的青梅大小,正快速翻腾,黑白液体交相缠绕,端的灵动玄妙。

隋逸稍稍以念引动,水珠便逸出黑白交织的玄妙雾气,于天灵处分作两缕行游全身,周而复始。

‘不愧是得了道行的野猪精怪!’隋逸惊喜暗赞。

才巴掌大的五花肉,便有这番进补效果。

水珠的运行原理终于得以验证。

融合进补到体内的养分能量,被黑白水珠炼化,然后源源不断蕴养生成玄妙雾气,以滋补肉身和神魂!

吃得越好,进补的养分能量越精质,水珠便可不断壮大,蕴养出更为精纯神效的行周雾气。

但此时体内那两缕比道观内特色紫香还要浓郁的黑白雾气,并没在任何器官或者窍穴处润停。

而是顺畅无比的游行全身,整个过程与观内其余人的引气入体、炼气化灵极其相似。

不同的是,前身俗胎凡躯,无法引气入体,隋逸只能靠摄取进补,完成蕴气炼气。

咔!

隋逸睁眼,运力在臂,手起斧落,柴木一分为二。

毫无前摇式引的前提下猛然爆劲,右臂有力不从心,劲道虚浮之感。

可隋逸要的就是这种感受。

他必须找到自己的极限并打破!

狠劲上来,一根接一根圆实柴木被利斧劈开。

汗液从毛孔中沁出,汇拢成珠,从脸颊滑落。

双臂和肩背也开始酸胀,乃至大半捆柴木劈下之后,撕裂滚烫的痛感来袭,手中斧头也开始变得沉重。

‘就是这种状态!’

隋逸一鼓作气,继续挥动斧头,达成一炷香内劈完单捆柴木的成就。

双臂和肩背肌肉也到了极限,已然抬斧不能。

深深吸气,存想不断,那两缕原本兀自畅游周身的黑白雾气,行至双臂肩背处时,骤然缓速,随后大部分雾气氤氲停歇,开始沁润滋养这些区域的血肉。

“呼~爽!”

仿佛灼痛之处抹了灵膏妙药,又似久旱裂土逢遇甘霖,真就清润怡人,通体舒泰。

十数息之后,隋逸耸肩展臂,稍稍活动放松,竟只余些许酸乏。

他掂了掂手中斧头,挺立木墩边,全然不管躲在柴院门扉后偷看的白袍亲传。

环视院内柴木,隋逸调整呼吸,运力双臂与肩背,走向离自己最近的那捆柴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