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裴氏分府

  • 汉末武夫
  • 奉天
  • 2025字
  • 2025-04-16 08:00:16

“如今想要熄灭他的怒火,只有破财消灾。”

裴氏众人都很不甘心,道:

“破财也不用多少吧。”

总之,众人就是不想把所有的库存都交出去。

裴潜见他们还不识趣,便道:

“杨彦调查了我们矿场。”

众人顿时不吭声了,因为他们自己知道矿场有多少黑户。

这种事情一旦曝光,总归是影响名声的。

而且,裴潜还道:

“杨彦打击匈奴时抓了些俘虏,知道了我们跟匈奴的交易。”

有族老恼羞成怒,反驳道:

“他根本没有证据!”

裴潜苦笑道:

“所以,杨彦也没有说我们勾连匈奴。”

但一些事情做下了就是做下了。

杨彦知道之后,自然会给整个裴氏减分。

所以,裴潜觉得杨彦这次带兵来袭,绝不会轻易善罢甘休。

众人直到这时才明白事情的严重性。

但是他们都不觉得自己有错,反而是道:

“之前杨彦在彘县时,我们就应该断了他的粮食。”

“没错,若是我们偷袭他后方,他早就死在彘县了。”

“悔不当初啊!”

裴潜忽然怒了,喝道:

“都闭嘴!”

“你们忘了裴徽还在罗氏镇么?!”

“他是作为质子被你们送去的,你们造反是不管他的死活了吗?”

众族老们被喝的吓了一跳,有人怒道:

“叫什么!裴徽不是没事吗!”

裴潜咬牙切齿,二弟没事是因为杨彦大度。

当初,裴潜被族人逼迫无法去绛县赴任的时候,他就担心二弟有事。

结果,杨彦根本就没有拿二弟来威胁他。

从那时候起,裴潜才算是真正了解杨彦的为人了。

他刚猛霸道却不屑苟且,诡谲有谋但不卑劣。

这样的人,比自己族中那些道貌岸然的伪君子好太多了。

当初杨彦对裴潜展现了极大的信任,让他从彘县战场回来。

那时裴潜想全心全意的帮杨彦。

奈何族人反对阻挠,甚至还关押他、阻止他赴任绛县县令。

裴潜对族人是真的失望了。

如今,裴家要跟杨彦扛到底,裴潜不仅失望,而是害怕了。

他担心裴氏再这么对抗下去,会有灭族之危。

所以,裴潜决定不再纵容族老们折腾下去了。

裴潜要削掉族老的权利,自己掌管家族。

这样一来,肯定会有很多族人反对,但他有杨彦的支持,足以压制族人的反对。

那些反对强烈的族人,也该剔除了。

做好决定后,裴潜便让人去找杨彦来了。

见杨彦带着亲兵赶到之后,裴潜便冲着族人喝道:

“愿意跟我追随杨彦的站起来。”

杨彦听他这么喊,意外之余,更多的是惊喜。

这裴潜乃是不逊卫觊的能臣,有他辅助,自己真是如虎添翼。

只不过,府内数百裴氏族人,稀稀拉拉的站起来了十几人。

裴潜让他们站到自己身后,然后再次问:

“要跟杨彦对抗的站起来。”

几个族老带头,立刻有上百人起身。

即便有杨彦在场,这些人也是一脸决绝,硬气的很。

其他族人在他们的鼓动和注视下,陆续起身。

不一会便有一百多人。

裴潜见还有族人要起身,他干脆喝道:

“杨将军,请把这些人关押起来。”

杨彦立刻让人动手。

有些胆小的裴氏族人见河东铁骑带刀拿人,畏惧之余又蹲了下去。

正准备拿人的铁骑便回头看杨彦,杨彦则摇了摇头。

放过这些人后,河东铁骑也抓了百余人。

裴潜见这些人多是族老的亲信,便直接道:

“既然你们不想追随将军,那你们就离开闻喜吧。”

族老们看着裴潜决绝的脸色,不敢相信的问:

“你是要把我们逐出家族?”

裴潜脸上似有不忍,但他仍决绝道:

“没错,道不同不相为谋。”

“闻喜容不下你们。”

“从此之后,我便是闻喜城裴氏的家主,我会带着族人效忠杨彦将军。”

族老们痛骂起来,但是碍于杨彦等人就在周围,所以他们骂的不算凶。

而杨彦见他们骂起来没完,便道:

“看在裴潜的面子上,我放你们走。”

“若再不识抬举,那就别走了。”

族老们这才知道害怕了。

好端端的裴氏分家了,力量也就分散了,所以再面对杨彦这个恶棍,真的没有反抗能力。

所以,族老们带着追随者走了。

离开闻喜城也没关系,毕竟裴氏在河东郡多地都有族人,可以去投靠他们。

作为世族人,他们不仅有积蓄,还有才学,到哪里都饿不死。

而且他们这些人去投奔各诸侯,也会受到重视和接待,足以在外地扎根开府。

赶走了这一百多人后,裴潜便带着剩下的族人向杨彦效忠了。

这数百族人多数都不服杨彦,但有裴潜在,杨彦倒也放心了。

这场针对裴氏的行动,就这么收场了。

而这一切都是因为裴潜的主动拥护。

这对杨彦来说简直就是意外之喜。

当然,那些出走的裴氏将来可能是自己的敌人。

但杨彦不能对他们斩尽杀绝。

毕竟大家都是汉人,不愿效忠自己,去投别人也没什么不可以。

就像是蜀汉的诸葛亮,他两个兄弟分属曹魏和东吴,也不耽误诸葛亮被委以重任。

如今,裴潜真心投靠,杨彦欢喜之余,也跟他说了自己的计划:

“秋收之后,我打算越过汾水、攻临汾,拿下河东郡的西北部地区!”

裴潜极力赞成道:

“我裴氏有战船数百,可以帮将军的军队渡过汾水、运送军粮。”

杨彦笑道:

“有裴氏渡船相助,后顾无忧了。”

“我本想让文行随军出征,不过你闻喜城中杂事颇多,恐怕不能成了。”

裴潜也知道族人新附,还需要自己坐镇稳定。

况且,一旦渡河开战,闻喜就是后方总调度,也需要裴潜在此。

所以,裴潜便推荐了自己的弟弟,道:

“裴徽擅数,可让他随军帮忙政事。”

杨彦答应之后,又道:

“你多推荐些族人,我拿下临汾等县之后,需要你的族人为佐吏。”

停顿片刻,杨彦又道:

“临汾县拿下后,必是百废待兴,希望你能任县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