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修建公路(三)

王健站在镇政府大楼前,抬头望着这座五层高的灰色建筑。

他下意识地紧了紧手中的文件袋,里面装着公路项目第一阶段的结算报告。

推开郭书记办公室的门时。

他意外地发现广府市的刘市长也在。

两人正坐在会客区的沙发上喝茶。

见王健进来,郭书记笑着招手:

“王健你来得正好,刘市长今天特地来考察你们这个项目。”

王健心里咯噔一下。

他原本只打算和郭书记单独谈资金问题,现在市领导在场,事情反而复杂了。

他硬着头皮走过去,将文件袋放在茶几上。

“郭书记,刘市长,这是第一阶段工程的结算报告。”

刘市长约莫五十出头,梳着一丝不苟的背头,眼睛炯炯有神。

他随手翻开报告,

目光在数字上快速扫过:

“两公里实际花费230万?比预算高了53%啊。”

办公室里的空气似乎凝固了。

王健感觉到后背渗出一层细密的汗珠。

他清了清嗓子:

“主要是三方面原因:

一是建材价格上涨,特别是钢材比去年同期涨了22%;

二是地质条件比勘测时发现的更复杂,有一段300米的路基需要特殊处理;

三是人工成本...”

“王总,”郭书记突然打断他,

“你还记得你要做的事情么?”

王健心头一紧。

他当然知道。

目前的公路只是他目标前的一个小挫折。

他真正的目的是为了建设家电工厂。

摆脱国外品牌对国内市场的打压。

“我记得。”王健直视郭书记的眼睛,

“我也记得我承诺过保质保量按时完工。”

刘市长合上报告,端起茶杯抿了一口:

“按照这个成本,王总后续资金跟得上吗?”

这个问题直击要害。

王健在心里快速计算着:

他的公司账上还有1200万流动资金,

但其中300万要留给正在建设的家电厂,那是他规划中的产业链核心。

如果全砸在公路上...

“说实话,很紧张。”王健决定实话实说,

“按目前成本,我的资金最多支撑十公里。

但工厂建设已经投入400多万,

下个月还要支付设备尾款...”

郭书记和刘市长交换了一个眼神。

王健注意到这个小动作,心跳不由加快。

他们事先讨论过这个情况?

“王总,”

郭书记身体前倾,双手交叉放在膝盖上。

“你的情况我已经和刘市长讨论过了。”

“市里其实有两个方案。”

“第一个方案。”

郭书记竖起一根手指,

“政府出资50%,但后期过路费收益也按五五分成。”

王健大脑飞速运转。

这个方案能立即解决资金问题,但意味着要永久放弃一半的收益权。

按照他的测算。

这条省道连接线未来十年,至少能带来3000万的过路费收入。

“第二个方案。”

刘市长接过话头,

“市财政提供1000万低息贷款,年利率3%,五年期。

过路费收益全归你,但需要固定资产抵押。”

王健眼睛一亮。

3%的利率远低于市场水平,这几乎是政策性贷款了。

但风险也很明显。

如果项目出现意外,他可能失去所有抵押资产。

“刘市长,”王健试探性地问,

“如果是贷款方案,抵押物有什么具体要求?”

“可以用你的工厂和在建公路收益权。”

刘市长意味深长地补充道:

“对了,如果选这个方案,

市里接下来的博览会也会着重推荐你的家电产品。”

这个附加条件让王健心头一震。

优先推荐意味着稳定的订单来源,

这正是他的家电厂最需要的。

但这也意味着,

他的命运将和这条公路、这个项目彻底绑定。

窗外的梧桐树沙沙作响,办公室里一时陷入沉默。

王健端起已经凉了的茶,借这个动作掩饰内心的挣扎。

选择政府入股,风险共担但利润减半;

选择独自贷款,利润全拿但风险自负。

更重要的是。

刘市长那句“优先推荐”到底是承诺还是诱饵?

“郭书记,”王健突然问道,

“如果选贷款方案,资金什么时候能到位?”

“签完合同三个工作日内。”郭书记回答得很干脆,

“不过王总,我得提醒你,雨季马上就要来了。”

这句话像一盆冷水浇在王健头上。

南方秋季多雨,

一旦延误工期,成本将成倍增加。

他必须在三天内做出决定。

刘市长看了看手表:

“这样吧,王总回去好好考虑,明天给我个答复。”

他站起身,整了整西装,

“对了,下周省里要评选‘民营经济示范项目’,

你们这个公路很符合条件。”

王健瞳孔微缩。

这个信息太关键了,如果能评上示范项目,不仅能获得政策支持,还能提升公司知名度。

看来刘市长是在暗示他选择贷款方案。

回到临时办公室,王健立即召集核心团队开会。

财务主管老周第一个反对贷款:

“老板,1000万听起来多,但按照现在的成本,也就够修8公里。”

“万一后面再超支...”

“但政府入股更亏。”

项目经理郑涛插话,

“过路费分一半,长期损失更大。”

争论持续到深夜。

......

第二天一早,

王健再次来到郭书记办公室。

这次只有郭书记一人在。

“考虑好了?”郭书记头也不抬地问。

“我选贷款方案。”

王健声音很轻,但很坚定。

郭书记终于抬起头,露出满意的笑容:

“明智的选择。刘市长已经交代过了。”

“特事特办,明天就能签合同。”

王健点点头,突然问:

“郭书记,省里的示范项目...”

“放心,”郭书记意味深长地笑了笑,

“该是你的跑不掉。”

走出政府大楼时,阳光正好。

王健长舒一口气,但他心里清楚,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1000万贷款是救命稻草,也是沉重的枷锁。

接下来的每一天,他都必须精打细算,如履薄冰。

手机突然响起,是郑涛打来的:

“王总,三号标段发现流沙层,可能要变更施工方案...”

王健握紧手机,苦笑着摇头。

看来老天爷连一天喘息的时间都不肯给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