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开拓北方市场(二)

人员安排妥当后。

王健开始着手拓展销售渠道,与当地经销商建立紧密联系。

他首先想到了。

在展销会上结识的那位豪爽的东北采购大哥,张大山。

王健拨通了对方的电话。

电话接通后,王健热情地说道:

“张大哥,我是精益家电的王健啊,您还记得我不?”

“上次展销会多亏了您支持,我这次来哈尔滨,就想着和您好好聊聊。”

“看看咱们后续怎么把生意做得更大!”

“老弟啊,我当然记得你!你那产品确实不错。”

张大山爽朗地大笑起来:

“正好我也想和你谈谈呢,你来哈尔滨了?那可得好好聚聚!”

“今晚就有个局,都是咱东北这一片儿做家电生意的,你过来,咱边吃边聊!”

就这样,王健受邀参加了酒局。

......

在酒桌上。

大家推杯换盏,气氛热烈。

王健不仅和张大山,深入探讨了产品的销售策略。

还通过张大山的介绍,结识了不少其他地方的经销商。

王健详细介绍了新产品的优势和特色。

以及公司为拓展北方市场。所做的一系列努力,包括刚刚建立的售后体系。

经销商们听后。

对精益家电的产品和发展前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王老弟,看你这么有诚意,又在售后这块下了大功夫,我们也有信心卖好你的产品。”

一位来自齐齐哈尔的经销商刘勇,拍着王健的肩膀说道:

“先给我们发一批货试试,要是市场反应好,后续合作肯定少不了!”

“不过你也得给我们经销商,一些优惠政策,这样我们推起来也更有劲儿。”

“刘哥,优惠政策肯定有。”

王健连忙应下道:

“只要咱们合作愉快,一切都好商量。”

“我这次来就是想和大家一起把市场做大,让咱们都有钱赚!”

通过这几场酒局。

王健成功地与当地的经销商们,建立起了初步的合作关系。

为产品在北方市场,进一步推广打开了局面。

他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

后续还需要不断地与经销商们沟通协作。

每一次与经销商的交流,王健都认真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以便更好地调整产品策略和销售方案。

......

后续的酒局中。

王健也会询问经销商们,在销售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消费者对产品的反馈。

他将这些信息整理分析,反馈给公司的研发和生产部门,以便对产品进行优化和改进。

王健相信。

只有紧密地与市场需求相结合,才能让精益家电,在北方市场站稳脚跟,实现更大的发展。

在一次酒局上。

一位经销商提出,产品的外观包装可以再醒目一些,方便在商场展示吸引消费者。

王健立刻将这个建议记在心里。

回到公司后就和设计部门沟通。

......

产品销售出去,如何高效地运输到客户手中,成了关键问题。

王健知道。

建立稳定可靠的货运关系迫在眉睫。

尽管现在,还没有成熟的网购,和货运物流平台。

但王健有着前瞻性的眼光。

他决定从这里开始,打造属于自己的物流体系雏形。

......

王健在当地四处打听,寻找可靠的货运队。

经过一番努力。

他得知在城市的货运集散地,有几家规模较大、口碑不错的货运队。

王健带着一名助手,来到了货运集散地。

......

这里一片繁忙景象,货车来来往往,装卸工人忙碌地搬运着货物。

空气中弥漫着柴油的味道。

王健首先找到了一家名为“诚信货运”的货运队负责人,高大壮实的孙大力。

货运队的院子,里停满了各种型号的货车。

有些货车正在进行装货作业,工人们熟练地将货物搬运上车,并用绳索固定好。

“孙老板,我是做家电生意的。”

王健向孙大力详细介绍了自己的需求:

“以后需要定期将家电产品从工厂运输到各个经销商处。”

“量不小,而且家电这东西娇贵,运输过程中可得格外小心,得保证安全和时效性。”

“王老板,你这业务量不小,但运输家电可得格外小心。”

孙大力听后,皱起了眉头道:

“稍有磕碰就容易损坏,这风险可不小啊。”

“而且现在油价也高,成本这块儿也得考虑。”

“孙老板,我知道运输家电的难度。”

王健微笑着说道:

“所以我愿意给出合理的价格,并且可以和你们长期合作。”

“只要你们能保证货物安全送达,后续的业务肯定源源不断。”

“价格方面,咱们可以好好商量,只要合理,我这边都好说。”

孙大力沉思片刻。

提出了一些关于运输价格、保险以及运输路线的问题。

王健一一耐心解答。

经过一番讨价还价,双方初步达成了合作意向。

“王老板,看你也是个实在人,这合作我看行。”

孙大力也笑着说道:

“先试试,要是大家都满意,以后长期合作肯定没问题。”

随后,王健又走访了几家货运队。

对比了价格、运输路线覆盖范围,以及服务质量等方面。

在考察另一家“快捷货运”时。

王健发现他们的货车保养得很好,司机们看起来也都经验丰富。

但在沟通中了解到。

他们的运输价格相对较高,而且在偏远地区的配送能力稍显不足。

“赵老板,你们这车队看着确实不错。”

王健和负责人赵刚交流道:

“不过价格上比我预期的要高一些。”

“而且我有些经销商在比较偏远的地方,你们配送起来会不会有困难?”

“王老板,我们这价格高是因为我们的服务质量有保障。”

赵刚也解释道:

“车辆维护、司机培训都花了不少成本。”

“偏远地区确实是个问题,不过我们可以想办法协调。”

王健点了点头,但没有立刻做出决定。

......

最终。

王健挑选了三家货运队,与他们分别签订了合作协议。

在协议中,明确了运输价格、交货时间、货物损坏赔偿等条款。

为了确保货运的顺畅。

王健还安排了专人与货运队对接,实时跟踪货物运输情况。

他要求对接人员每天都要向他汇报货物的运输进度。

一旦出现问题,要及时沟通解决。

这已经是大型物流的雏形了。

但王健知道,建立物流体系并非一蹴而就,后续还需要不断地优化和完善。

他开始参考后世的物流体系,着手制定一套针对货运的管理规范。

要求货运队在运输家电时,必须使用专门的防护材料对货物进行包装。

确保在颠簸的运输过程中产品不受损坏。

同时,他还与货运队一起规划了最优的运输路线,以提高运输效率,降低运输成本。

为了进一步加强与货运队的合作关系。

王健不定期地邀请货运队的负责人到公司参观。

让他们了解公司的发展规划和产品特点。

增进彼此的信任。

在一次参观活动中。

货运队的负责人,看到了精益家电先进的生产设备,和严格的质量把控流程。

对王健的公司有了更深的认识,也更加坚定了与他长期合作的决心。

“王老板,看了你们这厂子,我算是明白了为啥你对运输要求这么高。”

孙大力参观后说道:

“就这质量,咱可得好好保护,不能在运输上出岔子。”

“那肯定啊。”

王健也解释道:

“特别是这些小家电,我们的优势往往就在这一丝一毫之间。”

......

经过一个多月的合作。

王健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现有的货运队,往往在信息沟通方面存在一些滞后性。

导致有时候货物运输状态,不能及时反馈给客户和经销商。

于是,他通过给每一批货物贴上带有编号的标签。

而客户和经销商可以通过电话,或者到售后部门查询货物的运输进度。

这是一套最简单的货物追踪系统,但在现在的技术条件下实现起来有一定难度。

“王总您这样是在增加我们的负担啊。”

孙大力也吐槽道:

“原本我们只需要在起点和终点汇报消息就好了。”

“而现在,那些客户需要实时提供货运消息,害的我们还得经常找电话亭向你们汇报。”

“这样吧。”

王健明白孙大力的难处,他解释道:

“我会在一些常用的路线沿途设置一些站点。”

“司机师傅肯定要需要休息的,所以在站点休息的时候,就由我们的人员来汇报信息。”

“那可太好了。”

话说起来简单,但建立站点哪里是简答的事情。

为此。

王健又在货运线的沿途,物色起适合的站点来。

这些站点自然不能在城市的中心,那样的代价也太大了。

......

又花费了接近三个月的时间。

王健才终于稳定住了这几条货运线。

眼见时间已经来到七月多,即使是北方,天气也变得逐渐炎热起来。

这天。

上海的方女士突然打通了王健的电话。

“这天气是越来越热了,听说你在做空调?”

方女士解释道:

“上海的一些商场与我们有合作。”

“这段时间,他们正准备更换空调设备,你有没有时间过来看看。”

“那感情好啊。”

因为在北方呆了这几个月,王健的说话间,也带了一股茬子味。

他也回应道:

“正好北边的市场稳定了,我也有在华东这一块推广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