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业务谈判(二)

“我们商场购买的都是日本的牌子。”

一位女经理有些不满地说道:

“其他的都没什么,只是售后太难了。”

“他们的售后店铺距离市区太远,人手也不够,处理效率也慢得很。”

另外几位经理,也有相同的经历。

听到她的话,也纷纷吐槽了起来。

王健则趁着这个机会。

详细地向她们介绍起,自己在哈尔滨,搭建家电售后体系的经验。

他讲述着寻找场地时的艰辛,招聘人员时的严格筛选。

以及建立物流体系雏形时的种种尝试。

“各位经理,在哈尔滨那边,对于售后已经有了成熟的经验。”

王健笑着说道:

“我们从选址开始,就力求做到最优。”

“为了找到合适的售后场地,我和中介跑遍了城市的大街小巷。”

“对比了各种不同类型的场地,最终选定了一处性价比高且位置适中的地方。“

“在人员招聘上,我们开出优厚条件,吸引了众多有机械经验的人才加入。”

“而且,我们还建立了明确的晋升标准,激励员工不断提升自己。”

“在物流方面,我们与几家货运队合作,制定了详细的运输规范。”

“确保产品能安全、及时地送达客户手中。”

王健一边说着,一边留意着几位经理的表情。

只见她们纷纷露出专注的神情,不时点头表示认可。

“各位放心,我在上海,必定会打造出不逊色于哈尔滨的售后体系。”

王健接着信誓旦旦地保证道:

“我们会为每一位客户提供专业、高效的服务,让大家无后顾之忧。”

几位经理听后,脸上满是欣喜之色。

“王总,听您这么一说,我们对您的产品和服务更有信心了。”

其中一位留着短发的李经理,率先说道:

“我们商场一直都很注重产品的品质和售后,您的理念和我们不谋而合。”

“是啊,王总。”

另一位戴着眼镜的张经理,也笑着说:

“我们这次来,也是带着诚意的。”

“我们商场正计划更换一批中央空调,您看您这边能不能满足我们的需求?”

王健心中一喜。

但他也深知大型中央空调业务,与之前的家电业务有所不同,需要谨慎对待。

“张经理,非常感谢您的信任。”

他笑着回应:

“关于中央空调业务,我们公司一直都很重视,也在不断研发和提升技术。”

“不过,我还想再详细了解一下您这边的具体需求。”

张经理从身边的包里拿出一份文件,

“王总,这是我们商场关于中央空调的一些具体要求和参数,您看看。”

递给王健道:

“我们希望新的空调能更加节能、高效,而且在噪音控制方面也要有良好的表现。”

“另外,我们还希望厂家能提供完善的售后保养服务。”

王健接过文件,认真地翻阅起来,一边看一边思考着。

文件中对中央空调的各项技术指标、安装要求以及售后保养等方面,都提出了详细的要求。

王健意识到,这确实是一项不小的挑战。

“这样吧,我们的产品和你们的要求可能存在一些差距。”

王健解释道:

“你们的中央空调应该还能再用一段时间吧。”

“等数据调整好了,我这边再和您联系。”

“应该可以。”

张经理也解释道:

“按照现有的情况,应该还能再坚持半年的时间。”

“不过,王总您这边要抓紧时间哦。”

“王总,我们商场之前也和其他厂家合作过,但在售后方面总是不太满意。”

这时,另一位赵经理也开口说道:

“所以这次,我们特别看重售后这块,您能不能具体说说。”

“在售后保养方面,您有什么计划?”

王健放下文件,

抬起头,

目光坚定地看着几位经理:

“赵经理,您提的这个问题非常关键。”

“在售后保养方面,我们计划每年为商场提供至少四次的专业保养服务。”

“保养内容包括对空调设备的全面检查、清洁、零部件更换以及性能测试等。”

“我们会安排专业的技术人员上门服务,确保空调始终处于最佳运行状态。”

“而且,在空调更换方面,我们也有一个优惠方案。”

“旧的空调可以按照一定的比例抵扣新空调的价格。”

“这样既能为商场节省成本,又能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

几位经理听了王健的介绍,纷纷露出满意的表情,开始小声地交流起来。

王健见状,心中稍感欣慰。

但他也知道,这只是初步的交流。

真正的合作,还需要进一步的沟通与协商。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

王健与几位经理就合作方案中的细节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包括价格、交货时间、售后服务的具体流程等。

王健始终保持着耐心和专业。

对每一个问题都给予了详细、合理的解答。

然而。

面对这些涉及大型中央空调的合作方案,王健心里多少有些没底。

毕竟。

精益家电厂此前主要生产的是小型家电,对于大型中央空调的生产和安装经验相对不足。

商谈结束后。

王健回到酒店,躺在床上。

脑海中不断回想着,晚上与几位经理的交流内容。

他深知,这个项目对于公司在上海市场的拓展至关重要。

但技术和生产方面的问题,必须尽快解决。

于是。

他拿起电话,拨通了远在广州的张文渊的电话。

电话接通后。

张文渊的声音从听筒里传来:

“喂,王总,这么晚打电话,是不是有什么重要的事?”

王健坐起身来,

认真地说道:

“文渊,是有急事找你。”

“我在上海和几家大型商超的经理谈了合作,他们有意向更换中央空调。”

“我把咱们在哈尔滨,建立售后体系的情况跟他们介绍了。”

“他们对我们的售后比较认可。”

“但是,他们对中央空调的技术要求很高,我心里有点没底。”

“你那边,对大型中央空调的技术研发情况怎么样?”

张文渊在电话那头沉默了片刻,

然后说道:

“王总,技术方面其实问题不大。”

“咱们厂的技术团队一直都在关注这方面的技术发展,也做了一些研究和准备。”

“只是,咱们精益家电厂此前没实际生产过这类产品。”

“在生产工艺和质量把控上可能还需要进一步优化。”

王健追问道:

“那准备时间得多久?

“她们跟我说,商场的中央空调暂时不会更换,起码还有半年时间准备。”

“咱们能在这个时间内攻克技术难关,实现量产吗?”

张文渊听了王健的话,

语气坚定地说:

“王总,您放心。”

“我一定在半年内攻克技术难关,实现量产。”

“我这就组织技术团队,加大研发投入,日夜赶工。

“我们会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技术经验,结合我们自己的研发成果。”

“尽快拿出一套可行的生产方案。”

王健听了张文渊的保证,心中的一块大石头落了地。

但他还是不放心地叮嘱道:

“文渊,这段时间你得多培养些技术骨干,往后售后这块,得靠他们撑起大梁。”

“在研发过程中,一定要注重技术的传承和人才的培养。”

“不能只盯着眼前的项目,要为公司的长远发展考虑。”

“王总,您说得对。”

张文渊认真地回答道:

“我会在团队里挑选一些有潜力的年轻人,让他们参与到项目中来,在实践中锻炼他们。”

“同时,我也会加强与外部科研机构的合作。”

“进一些先进的技术和理念,提升我们整个团队的技术水平。”

两人又就一些具体的技术问题和研发计划。

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王健提出了一些自己的想法和建议,张文渊一一记录下来。

之后。

张文渊询问起王健接下来的动向:

“王总,那您接下来有什么打算?”

“是继续留在上海,还是回广州?”

王健靠在床头,思索片刻后解释道:

“我打算去学一学企业管理的内容。”

“你也知道,咱们公司刚起步的时候,业务相对简单,我一个人还能应付得过来。”

“但现在生意越做越大,服装、家电这些业务板块逐渐增多,管理起来越来越复杂。”

“我想要把所有的公司整理起来,建立一家集团性的公司。”

“所以,我得去充充电,学习一些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这样才能更好地带领公司发展。”

“王总,您想得真长远。”

张文渊听了,由衷地说道:

“确实,公司发展到一定规模,管理就变得尤为重要。”

“您去学习企业管理,对公司未来的发展肯定有很大的帮助。”

“您放心去,这边的业务我会好好盯着,有什么问题我及时向您汇报。”

挂了电话后。

王健躺在床上,望着天花板,思绪万千。

他深知,随着公司业务的不断拓展,面临的挑战也越来越多。

正好。

去学习企业管理的技术,最好的地方自然是在BJ。

现在这个时间,也可以准备明年春晚的事情了。

王健准备过几天就动身前往B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