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业务谈判(二)
- 重启83,从退婚镇长女儿开始
- 放声鸣
- 3051字
- 2025-04-11 23:13:27
“我们商场购买的都是日本的牌子。”
一位女经理有些不满地说道:
“其他的都没什么,只是售后太难了。”
“他们的售后店铺距离市区太远,人手也不够,处理效率也慢得很。”
另外几位经理,也有相同的经历。
听到她的话,也纷纷吐槽了起来。
王健则趁着这个机会。
详细地向她们介绍起,自己在哈尔滨,搭建家电售后体系的经验。
他讲述着寻找场地时的艰辛,招聘人员时的严格筛选。
以及建立物流体系雏形时的种种尝试。
“各位经理,在哈尔滨那边,对于售后已经有了成熟的经验。”
王健笑着说道:
“我们从选址开始,就力求做到最优。”
“为了找到合适的售后场地,我和中介跑遍了城市的大街小巷。”
“对比了各种不同类型的场地,最终选定了一处性价比高且位置适中的地方。“
“在人员招聘上,我们开出优厚条件,吸引了众多有机械经验的人才加入。”
“而且,我们还建立了明确的晋升标准,激励员工不断提升自己。”
“在物流方面,我们与几家货运队合作,制定了详细的运输规范。”
“确保产品能安全、及时地送达客户手中。”
王健一边说着,一边留意着几位经理的表情。
只见她们纷纷露出专注的神情,不时点头表示认可。
“各位放心,我在上海,必定会打造出不逊色于哈尔滨的售后体系。”
王健接着信誓旦旦地保证道:
“我们会为每一位客户提供专业、高效的服务,让大家无后顾之忧。”
几位经理听后,脸上满是欣喜之色。
“王总,听您这么一说,我们对您的产品和服务更有信心了。”
其中一位留着短发的李经理,率先说道:
“我们商场一直都很注重产品的品质和售后,您的理念和我们不谋而合。”
“是啊,王总。”
另一位戴着眼镜的张经理,也笑着说:
“我们这次来,也是带着诚意的。”
“我们商场正计划更换一批中央空调,您看您这边能不能满足我们的需求?”
王健心中一喜。
但他也深知大型中央空调业务,与之前的家电业务有所不同,需要谨慎对待。
“张经理,非常感谢您的信任。”
他笑着回应:
“关于中央空调业务,我们公司一直都很重视,也在不断研发和提升技术。”
“不过,我还想再详细了解一下您这边的具体需求。”
张经理从身边的包里拿出一份文件,
“王总,这是我们商场关于中央空调的一些具体要求和参数,您看看。”
递给王健道:
“我们希望新的空调能更加节能、高效,而且在噪音控制方面也要有良好的表现。”
“另外,我们还希望厂家能提供完善的售后保养服务。”
王健接过文件,认真地翻阅起来,一边看一边思考着。
文件中对中央空调的各项技术指标、安装要求以及售后保养等方面,都提出了详细的要求。
王健意识到,这确实是一项不小的挑战。
“这样吧,我们的产品和你们的要求可能存在一些差距。”
王健解释道:
“你们的中央空调应该还能再用一段时间吧。”
“等数据调整好了,我这边再和您联系。”
“应该可以。”
张经理也解释道:
“按照现有的情况,应该还能再坚持半年的时间。”
“不过,王总您这边要抓紧时间哦。”
“王总,我们商场之前也和其他厂家合作过,但在售后方面总是不太满意。”
这时,另一位赵经理也开口说道:
“所以这次,我们特别看重售后这块,您能不能具体说说。”
“在售后保养方面,您有什么计划?”
王健放下文件,
抬起头,
目光坚定地看着几位经理:
“赵经理,您提的这个问题非常关键。”
“在售后保养方面,我们计划每年为商场提供至少四次的专业保养服务。”
“保养内容包括对空调设备的全面检查、清洁、零部件更换以及性能测试等。”
“我们会安排专业的技术人员上门服务,确保空调始终处于最佳运行状态。”
“而且,在空调更换方面,我们也有一个优惠方案。”
“旧的空调可以按照一定的比例抵扣新空调的价格。”
“这样既能为商场节省成本,又能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
几位经理听了王健的介绍,纷纷露出满意的表情,开始小声地交流起来。
王健见状,心中稍感欣慰。
但他也知道,这只是初步的交流。
真正的合作,还需要进一步的沟通与协商。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
王健与几位经理就合作方案中的细节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包括价格、交货时间、售后服务的具体流程等。
王健始终保持着耐心和专业。
对每一个问题都给予了详细、合理的解答。
然而。
面对这些涉及大型中央空调的合作方案,王健心里多少有些没底。
毕竟。
精益家电厂此前主要生产的是小型家电,对于大型中央空调的生产和安装经验相对不足。
商谈结束后。
王健回到酒店,躺在床上。
脑海中不断回想着,晚上与几位经理的交流内容。
他深知,这个项目对于公司在上海市场的拓展至关重要。
但技术和生产方面的问题,必须尽快解决。
于是。
他拿起电话,拨通了远在广州的张文渊的电话。
电话接通后。
张文渊的声音从听筒里传来:
“喂,王总,这么晚打电话,是不是有什么重要的事?”
王健坐起身来,
认真地说道:
“文渊,是有急事找你。”
“我在上海和几家大型商超的经理谈了合作,他们有意向更换中央空调。”
“我把咱们在哈尔滨,建立售后体系的情况跟他们介绍了。”
“他们对我们的售后比较认可。”
“但是,他们对中央空调的技术要求很高,我心里有点没底。”
“你那边,对大型中央空调的技术研发情况怎么样?”
张文渊在电话那头沉默了片刻,
然后说道:
“王总,技术方面其实问题不大。”
“咱们厂的技术团队一直都在关注这方面的技术发展,也做了一些研究和准备。”
“只是,咱们精益家电厂此前没实际生产过这类产品。”
“在生产工艺和质量把控上可能还需要进一步优化。”
王健追问道:
“那准备时间得多久?
“她们跟我说,商场的中央空调暂时不会更换,起码还有半年时间准备。”
“咱们能在这个时间内攻克技术难关,实现量产吗?”
张文渊听了王健的话,
语气坚定地说:
“王总,您放心。”
“我一定在半年内攻克技术难关,实现量产。”
“我这就组织技术团队,加大研发投入,日夜赶工。
“我们会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技术经验,结合我们自己的研发成果。”
“尽快拿出一套可行的生产方案。”
王健听了张文渊的保证,心中的一块大石头落了地。
但他还是不放心地叮嘱道:
“文渊,这段时间你得多培养些技术骨干,往后售后这块,得靠他们撑起大梁。”
“在研发过程中,一定要注重技术的传承和人才的培养。”
“不能只盯着眼前的项目,要为公司的长远发展考虑。”
“王总,您说得对。”
张文渊认真地回答道:
“我会在团队里挑选一些有潜力的年轻人,让他们参与到项目中来,在实践中锻炼他们。”
“同时,我也会加强与外部科研机构的合作。”
“进一些先进的技术和理念,提升我们整个团队的技术水平。”
两人又就一些具体的技术问题和研发计划。
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王健提出了一些自己的想法和建议,张文渊一一记录下来。
之后。
张文渊询问起王健接下来的动向:
“王总,那您接下来有什么打算?”
“是继续留在上海,还是回广州?”
王健靠在床头,思索片刻后解释道:
“我打算去学一学企业管理的内容。”
“你也知道,咱们公司刚起步的时候,业务相对简单,我一个人还能应付得过来。”
“但现在生意越做越大,服装、家电这些业务板块逐渐增多,管理起来越来越复杂。”
“我想要把所有的公司整理起来,建立一家集团性的公司。”
“所以,我得去充充电,学习一些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这样才能更好地带领公司发展。”
“王总,您想得真长远。”
张文渊听了,由衷地说道:
“确实,公司发展到一定规模,管理就变得尤为重要。”
“您去学习企业管理,对公司未来的发展肯定有很大的帮助。”
“您放心去,这边的业务我会好好盯着,有什么问题我及时向您汇报。”
挂了电话后。
王健躺在床上,望着天花板,思绪万千。
他深知,随着公司业务的不断拓展,面临的挑战也越来越多。
正好。
去学习企业管理的技术,最好的地方自然是在BJ。
现在这个时间,也可以准备明年春晚的事情了。
王健准备过几天就动身前往B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