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深圳投资(二)
- 重启83,从退婚镇长女儿开始
- 放声鸣
- 3208字
- 2025-04-18 14:22:05
回到深圳的第一时间,王健便赶往了深圳大学。
清早。
深圳大学的晨雾还没散去,
王健腋下夹着两本翻旧的《计算机程序设计艺术》,
书页间还夹着苹果公司Macintosh的操作手册,
赶往了计算机系的教室。
计算机系教室的木门虚掩着,
陈教授的声音,混着粉笔灰飘出来:
“链表的每个节点,就像你们食堂打饭的队伍。”
“前一个知道后一个的位置,删除节点就像有人打完饭离开,后面的人往前挪一步……”
二十三双眼睛盯着,黑板上用红粉笔画的环形链表。
“老师,算盘的每一档可以看成节点”
左后方的男生突然举起算盘:
“横梁是指针,上下珠是数据!”
“李建国,数学系大二,学号85123。”
王健记住了这个,把算盘改造成数据结构教具的学生。
男孩袖口磨出的毛边里,露出半截计算尺。
......
下课后的走廊,
王健主动走向了李建国。
他递过一块从香江带来的巧克力问道:
“听说你用Fortran写过校运会成绩统计程序,三千条数据处理只要15分钟?”
李建国的耳朵瞬间通红,
“Fortran的DO循环可以优化。”
手指无意识地在裤腿上敲打二进制节奏,解释道:
“我把班级编号转成二进制索引,查找速度能提升30%……”
“跟我说说,”
王健抽出笔记本,继续问道:
“如果给服装厂设计软件,怎么让电脑算出一套西装需要多少布料?”
李建国的眼睛亮起来,
翻到课本后的空白页,画起框图:
“首先建立版型数据库,肩宽、胸围、袖长作为输入参数。”
“通过几何算法计算表面积,再扣除褶皱和剪裁损耗......”
“可能需要三维建模,但现在可以先用二维数据结构模拟……”
“不错。”
王健点点头,迎面看到了最后走出来的陈教授。
他往前一步,将自己工厂与深圳大学合作的资料递了过去。
“你就是那位王老板?”
陈教授打量了一番王健,他知道王健与学校的合作。
不过计算机系刚刚建立,实力很弱。
这位老板突然找到这里是什么意思?
“我想选拔一批技术员。”
王健解释道:
“如果可以的话,我希望将计算机和机械结合起来。”
王健拿出一本资料,正是张文渊翻译过的,关于德国机械的编程资料。
“我在广府的家电厂,用的是德国流水线。”
“他们设计了简单的编程系统,专用于机械。”
“写得不错啊。”
陈教授仔细看了一会,回应道:
“逻辑性很强,算是初步应用了一定的计算机原理吧。”
“没错。”
王健也知道流水线上的机器距离计算机编程还差得远。
他接着说道:
“我想和计算机系建立长期的合作。”
“在各个方面应用起来。”
“可是。”
陈教授也解释道:
“国内这一块最强的应该还是清北,深圳大学这一块...”
“还在起步阶段。”
“这样才有培养的价值啊。”
王健也分析道:
“那边所接手的项目都是一些高端的项目。”
“像我这样的生意人也不愿意去打扰他们。”
“所以...”
陈教授仿佛看出了王健的想法,将他请进了自己的办公室。
......
一番深度交流之后。
陈教授答应了王健的条件。
“这样,我这里先对学生进行一定的考核。”
他解释道:
“如果有合适的苗子,我会把名单送给你的。”
“不过长期合作的话。”
“放心。”
王健解释道:
“对人才的培养我是不会吝啬的。”
“那就好。”
......
一周后。
临时搭建的铁皮机房内,两台IBM PC用塑料布盖着。
陈教授设计的选拔考试正在进行着。
这场考试分为三场:
上午考理论,用香江理工大学寄来的dBASE III题库;
下午考实操,现场模拟企业需求;
最后是压力面试,由香江来的程序员阿Ken担任考官。
不过。
为了选到更合适的人才,王健还让阿Ken对学生进行了初试。
......
“刘雪梅,电子系二年级,擅长硬件维修。”
扎马尾的女生递上简历。
纸角贴着她手绘的电视机电路图。
“我哥在华强北修进口计算器,说里面的芯片存着‘程序’,”
“是不是和我们写的代码一样?”
“把主板比作人体,芯片是心脏,代码就是血液。”
阿Ken指着一台拆开的Macintosh,解释道:
“把主板比作人体,芯片是心脏,代码就是血液。”
“现在给你三个小时,用BASIC语言写一个自动识别电压的小程序。”
“如果电压超过220V,让屏幕显示红色警告。”
刘雪梅的铅笔在纸上沙沙作响。
先画硬件接口图,再标注输入输出端口。
当她在代码里加入防死机循环时,
阿Ken悄悄对王健点头道:
“这丫头懂得硬件保护,比纯学软件的学生多份谨慎。”
另一边的李建国,正在攻克财务软件的对账难题。
他盯着打印出来的试算平衡表,突然在代码里插入异常处理模块:
“当借贷方差额超过0.01元时,自动标记凭证号并生成错误日志。”
陈教授推了推下滑的眼镜。
发现他还额外设计了数据备份功能。
每完成十笔分录,自动在软盘生成镜像文件。
“为什么不用更简单的线性搜索?”
阿Ken看了看李建国,故意刁难道。
“因为随着数据量增加,线性搜索的时间复杂度是O(n),”
李建国擦了擦额角的汗,解释道:
“我用了哈希表,查询速度能提升到O(1)。”
“就像在算盘上做分类账,每个科目都有固定的档位。”
......
而此时的王健,正在为即将通过考试的学生,准备他们的武器。
旺角西洋菜街78号。
“兴隆电子”的霓虹灯,在雨夜忽明忽暗。
王健坐在吱呀作响的木椅上。
他看着林伯用算盘计算IBM PC的价格,算珠碰撞声混着楼下打桩机的轰鸣。
“2500港币一台,含DOS 2.1系统盘,”
林伯的金牙在灯光下一闪,笑着说道:
“Macintosh 128K要5000,全香江就三台现货。”
“这还是从太古大厦的,洋人办公室流出来的。”
“我要二十台IBM、五台Mac。”
王健敲了敲计算器:
“再加上十套Lotus 1-2-3和dBASE III正版软件。”
“另外,你侄子阿强愿意来深圳吗?”
“月薪三千港币,比他在汇丰银行多一倍。”
“王先生,你这是要把半个香江的计算机人才挖走啊!”
林伯的算盘珠子突然卡住。
但当他看到王健掏出的外汇券,和深圳大学的介绍信时,
语气软了下来,解释道:
“货可以分三批走,拆成零件由水客带过海关。”
“主机藏在电冰箱里,键盘塞在西装衬布里。”
“但出了事,你得找周支书去海关说情。”
......
三个深夜。
王健跟着走私船队在珠江口颠簸。
看着渔民将电脑主板缝进渔网,把软盘藏进保温箱。
他摇了摇头。
不过他明白这次运载的不只是电脑零件,而是代码时代的火种。
......
文锦渡海关的查验棚里.
关员老陈的手电筒光束,扫过装满计算器零件的纸箱,问道:
“王老板,你这‘教学设备’怎么还有电脑主板?”
“按规定,非生产性电子元件要征100%关税。”
“确实是教学用的。”
王健递上深圳大学的红头文件,
“此设备用于培养特区软件人才,望给予支持。”
他压低声音道:
“听说您家闺女考上了深大计算机系?”
“我们公司正好缺实习岗位,您看?”
“可以走‘科教用品’绿色通道。”
老陈的脸色缓和下来,用粉笔在查验单上画了个圈。
他接着说道:
“不过得把包装箱拆了,按零部件申报。”
......
查验结束已是凌晨,
王健摸着机箱上的海关查验章,想起在蛇口工业区看到的标语:“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这些带着划痕的电脑,
即将成为这些年轻人,叩击代码世界的敲门砖。
......
新成立的深圳上步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第一间机房里。
通过考核的刘雪梅,正在给老裁缝老周演示服装设计软件。
14英寸的CRT屏幕上。
她用鼠标拖出一条西裤的版型,裤腰处的省道自动生成褶皱模拟。
“肩宽42,腰围80,裤长105,”
老周报出尺寸,接着说道:
“按传统剪裁,需要1.8米布料。”
另一边。
李建国敲击着键盘,
物料需求模块瞬间算出了结果:
“1.52米,节省15.6%。”
他调出三维模拟图道:
“电脑会自动避开布料的疵点,还能把不同尺码的裁片拼成最省料的组合。”
“就像你们老裁缝铺拼布头儿。”
老周的烟袋锅在地上敲出火星:
“可俺们靠的是三十年的眼力,这铁盒子万一算错了咋办?”
“所以需要您来教它。”
王健递上打印好的工艺手册,解释道:
“把您的剪裁经验写成规则,比如‘深色布料留0.5cm缩水率’。”
“‘条纹面料需对花型’,这些比代码更重要。”
......
财务室里,
会计老陈正在和软件较劲。
他盯着屏幕上的“现金日记账”,
手指在算盘上敲出急促的节奏:
“2月15号的运费,电脑记的是750,可发票上明明是756!”
刘雪梅调出发票扫描件,识别算法的错误日志显示。
“因发票褶皱,数字‘6’被误判为‘0’。”
她指着新安装的扫描仪,解释道:
“现在我们用双摄像头扫描,结合人工复核,正确率能到99.9%。”
“比您戴着老花镜对账快十倍。”
“上个月对账熬了三个通宵。”
老陈突然笑了:
“这软件要是能帮我省出半宿觉,就算它吃了我的算盘珠子也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