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我的草原星光璀璨》:凸显网络现实题材创作的“典型性”

现实题材创作成为网络文学中的热潮,既反映了网络文学的多样化选择,也显示出在游戏文、系统文等“数据库”消费特征明显的二次元类作品不断受到市场青睐的同时,借鉴传统文学资源的“传统网文”的力量仍然十分稳固。网络文学向来被作为茶余饭后、旅途工间的消遣性读物,但现实题材作品的大量面世,在“逃避现实”的阅读选择中开辟了“关怀现实”的新空间,这是网络文学功能的重大调整。从表面上看,似乎现实题材就是书写现实生活,但在网络文学创作和阅读生态格局中,现实题材的持续走热并非这样简单。我们在看到这一潮流给网络文学带来新气象的同时,也要省察其中隐藏着的复杂性。懿小茹《我的草原星光璀璨》提供了一个观察网络现实题材创作的新样本。

作为脱贫攻坚题材小说,这部作品有着成色十足的艺术真实性,也是同类题材中并不多见的佳作。小说讲述藏区牧民的脱贫之路,无论对于所描绘的社会生活抑或是地理风物,都让疏离于藏民族日常生活经验之外的读者有了新的阅读体验,题材自身的价值得到了充分挖掘。尽管域外的读者并不具备去考证种种细节的客观真实性的条件,但在长久以来与现实题材小说所达成的阅读契约中,小说的故事是令人信服的。而作品相对细致、绵密的叙事让我们意识到,作者并不满足于讲一个故事,而是在文学的标准线之上去思考讲述方式,这使得作品有了较高的完成度。

首先,围绕“人”写“事”,以人的活动为主线来讲述故事。小说描写了草原牧民在驻村干部带领下因地制宜、携手奋进,最终实现脱贫夙愿的全过程,主角蓝堇时的行动构成了提纲挈领的叙事主线。这对于主张“讲一个好故事”的网络叙事而言是一种扭转和提升,使小说更偏向传统文学的审美表达。小说中的人物群像鲜明生动,角色与角色之间的辨识度很高。例如被称作“小雪豹”的蓝堇时,行事泼辣的凤英,善良但是日子过得非常艰难的翁姆,还有整个后半生都在等待儿子归来的老龙等,这些形象温暖感人,提升了作品的审美品质和艺术价值。同时,也通过这些人物把读者代入其中,从而产生共情效应,增强了小说的感染力。

其次,作者用了很多笔墨来展现藏区人民的地方性格和精神世界,在地域生活的脉络上推进故事,让小说既有环境基础又有文化根基,从而产生了直抵人心的情感张力。比如阿旺喝醉了酒,把他与“那个女人”生的小卓嘎遗弃在合作社的办公室里,这样就知道这个孩子没有危险;老龙买个手机,没有信号,然后说“我掏钱买你点信号”;多吉说“天气预报不太准,只能预报局部这个地方的天气,反正局部这个地方不太好,总是下雪。”在这些细节描写中,藏区人民风趣、幽默、乐观、真诚和淳朴的性格特征跃然纸上,也增加了小说的阅读趣味。

第三,小说采用了日常叙事与宏大叙事相结合的方式,既描绘了藏区人民的日常生活,也呈现了扶贫干部坚持落实党的扶贫政策、为藏区群众脱贫致富所作出的无私贡献;既有宏大叙事的庄严,也有日常叙事的温暖。写好脱贫攻坚题材的难度之一是容易犯“图解政策”的毛病,在这部小说中,作者把扶贫这根主线溶解在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用大量篇幅细致描写藏区人民的生活状况和精神观念,通过人的转变来反映扶贫干部的工作成效,巧妙地将政策化于言行中。做到这一点,对经验的熟悉是一方面,也显示了作者的耐心。

藉由《我的草原星光璀璨》,我们可以窥见当下网络现实题材创作中的一些规律性问题。

一方面,由于有以现实题材为主的传统长篇小说的比照,再加上现实生活本身的复杂性,给提升现实题材作品的艺术水平带来难题。特别是当创作者都在“宏大叙事”的指导下去观照重大社会工程和时代特征时,同质化、套路化带来的审美疲劳难以拂去。这部小说虽然也在“宏大叙事”下展开故事,而且写了发展电商、直播带货等其他乡村振兴题材中常见的举措,但将这些情节置于藏族群众的生活中,仍然给读者提供了新鲜的阅读感受,这些既是题材的“红利”,也是作者的匠心。

另一方面,在传统文学中早已被批判过的“题材决定论”在网络现实题材创作中有所抬头,例如书写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科技强国、大国制造等“重大题材”的作品,被普遍认为是有价值的“好作品”。但实际上,题材的重要性和作品的艺术品质并不能画等号,这应当是文学常识。在网络文学领域,这几年固然有不少现实题材“名作”出现,但放在整个网络文学的“大盘”中来看,这类作品不仅数量上少,而且精品化率偏低。缺陷被题材遮蔽的现象比比皆是,一些作品如同流水账,一些生硬的情节设定看似有“脑洞”实则如“脑残”。反观懿小茹这部作品,无论从语言还是结构故事,以及在处理现实题材和日常生活经验等方面都可圈可点。

现实题材创作中的另一个极端是“伪现实题材”流行,例如一些归类到言情小说中的霸总文、甜宠文,军事题材中描写特种兵、雇佣兵的小说,以及挂着青年创业标签的商战小说等。这类作品将社会生活简单化、片面化,现实世界在人物的目标和愿望中产生了变形,人物行动和情节设定完全是“爽文”的套路,与客观世界里的现实生活并无关系。《我的草原星光璀璨》力避这样的缺陷,尽管其中有些人物有标签化和脸谱化之嫌,但作者在火热的社会生活现场发现故事、建立叙事、萃取主题,整部作品闪耀着现实主义光泽,凸显了现实题材创作的典型性特征。

网络文学是媒介变革的产物,在其对现实生活的映照中,现实题材创作是最直接的方法。而《我的草原星光璀璨》等现实向作品所遵从的写作伦理,也是对网络文学社会功能的一种“纠偏”,启发我们重新定位网络文学在文艺和文化场域中的价值坐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