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血色重生

杨英是被龙涎香呛醒的。

这种带着深海腥气的香料味钻入鼻腔时,他正梦见自己驾驶的工程车在盘山公路翻滚。挡风玻璃在暴雨中炸裂的瞬间,身体突然坠入某种温暖的包裹——不是安全气囊的塑胶味,而是上百层丝绸堆叠出的窒息感。

“陛下,太医署呈的安神汤。”沙哑的嗓音穿透十二重金丝帘幔。杨英猛地睁开眼,看到玄色广袖上的五爪金龙正随自己颤抖的呼吸起伏。指尖传来冰凉的触感,一柄羊脂玉如意硌在腰间,顶端镶嵌的夜明珠在昏暗中泛着幽蓝的光。

耳畔的金属扭曲声渐渐消退,取而代之的是此起彼伏的金铁交鸣。他踉跄着走下龙榻,赤足踩在波斯地毯上,金线绣的莲花纹路刺得脚底发痒。

妆台上的铜镜映出个陌生男人,约莫四十九岁,面如冠玉却透着青灰,眉间悬着道刀刻般的竖纹——呈现在他面前是一副陌生的面容。

“大业十四年......三月丙辰......”记忆如决堤洪水涌入脑海。作为桥梁工程师的杨英记得清楚,那个被后世诟病的隋炀帝,正是在这个时空节点被叛军缢杀。

妆匣里躺着的螭虎纽玉玺还沾着新鲜朱砂,窗棂外传来整齐划一的吼声:“杀!杀!杀!”每声呐喊都震得雕花木窗簌簌作响。

帘幔突然被掀开半尺,檀木托盘上的白瓷碗腾起热气。宦官惨白的脸在烟雾中忽明忽暗,拇指上的翡翠扳指压得碗沿微微倾斜:“老奴赵元楷,请陛下进药。”“

杨英的瞳孔骤然收缩。化工专业毕业的他太熟悉这种褐色——乌头碱溶液在烛光下会呈现的琥珀色。史书记载,宇文化及兵变前曾逼炀帝饮鸩。他的目光扫过赵元楷耳后,那里有块未擦净的靛青,形似狼首。

“今日是何时?”声音出口的刹那,杨英被自己嗓音里的腐朽感惊到。铜镜边缘有道细如发丝的裂纹,倒映出赵元楷僵硬的肩线。

“回陛下,三月丙辰。”宦官的声音像被砂纸磨过,“太医说此药需......”

窗外的操练声陡然拔高,战马嘶鸣混着戈矛破空。杨英嗅到一丝若有若无的苦杏仁味,在龙涎香的腥咸下格外刺鼻。氰化物——这个认知让他胃部痉挛。乌头碱混入氢氰酸,可让中毒者在半炷香内暴毙。

“朕头痛欲裂!”他猛地挥袖,广袖带起的风掀翻了妆匣。南海珍珠噼里啪啦滚落,在龟兹进贡的栽绒毯上弹跳。赵元楷跪姿未变,托盘却精准右倾十五度——这个角度,药汁泼洒时绝不会沾湿他那件绣着银蟒的绛紫宫服。

冷汗浸透的中衣紧贴后背,杨英的太阳穴突突直跳。作为工程师的职业本能开始疯狂运转:乌头碱致死量3-5mg,氢氰酸气体在空气中的浓度达到300ppm即可致命。眼前这碗毒药,足够杀死三个成年男子。

“传太医令!”他佯装踉跄后退,绣着金线的云头履踩碎两颗珍珠。赵元楷的翡翠扳指磕在瓷碗上,发出催命般的“叮”声。这个在《隋书》中被描述为“性狡黠,善揣上意”的宦官,此刻眼中寒光如刃。

突然,一阵穿堂风卷起帘幔。杨英瞥见殿外回廊闪过玄甲反光,持戟卫士的影子在汉白玉地砖上拉得老长。史载骁果军此刻应当已经倒戈,但那些甲胄摩擦声整齐得可怕——就像暴风雨前最后的风平浪静。

“陛下......”赵元楷又往前膝行半步,药碗几乎抵到杨英下颌。苦杏仁味愈发浓烈,杨英注意到宦官左手小指缺失的半截——这细节史书从未记载。电光石火间,他想起洛阳古墓出土的隋代宦官骸骨,第十指骨均有利器削砍的痕迹。

“砰!”药碗在蟠龙金砖上炸开,褐汁渗入砖缝时泛起诡异的白沫。赵元楷的翡翠扳指裂成两半,露出中空部位暗藏的银针。窗外的操练声戛然而止,旋即传来弓弦绷紧的“咯吱”声。

杨英的余光瞥见铜镜中的倒影——自己的脖颈正在不自然地抽搐。这具身体显然早已中毒,所谓的“安神汤“不过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他强忍眩晕扑向龙榻,锦被下果然有块凸起。

“老奴罪该万死!”赵元楷的哀嚎裹着杀机。杨英的手指已经摸到暗格中的鎏金铜匣,匣面九宫锁的纹路在掌心发烫。这是他最后的筹码——昨夜梦中反复出现的画面:真正的隋炀帝在油尽灯枯前,将某样东西藏进了这个墨家机关匣。

“哗啦!”“殿门突然洞开,寒风卷着雪花灌入。十二盏仙鹤衔灯同时熄灭,杨英在黑暗中听见弩机扣动的声响。赵元楷的宫服发出丝绸撕裂声,那是人体急速移动时的风压。

“陛下小心!”少女的清叱划破黑暗。剑光如银河倾泻,精准挑飞三支淬毒弩箭。杨英趁机滚到蟠龙柱后,铜匣边缘的凸起硌得胸口生疼。借着雪地反光,他看见个绯衣少女正与赵元楷缠斗,她手中的软剑竟是由百余片柳叶钢拼接而成。

“萧皇后的人?”这个念头刚起就被否决。史载萧后此刻应当被软禁在西偏殿,而少女剑柄上分明刻着宇文阀的狼头徽记。赵元楷的袖箭擦着少女耳畔飞过,深深钉入铜雀灯台,箭尾的孔雀翎羽微微颤动。

杨英的手指在九宫锁上飞快滑动。作为桥梁工程师,他对鲁班锁的结构再熟悉不过——乾位对应天门,坤位代表地户,震巽两宫需同时按压。当最后一格铜钮归位,匣中迸发的蓝光刺得他睁不开眼。

那是块巴掌大的青铜板,表面布满蛛网般的凹槽。杨英的指尖拂过冰凉的纹路,突然想起在洛阳博物馆见过的战国“璇玑玉衡”。但眼前之物显然更为精密,凹槽中残留的黑色粉末散发着硝石气息。

“请陛下移驾!”

宦官突然诡异一笑,缺失的小指处弹出一枚铁丸。杨英的化工知识在疯狂预警——那是白磷弹!

“趴下!”他扑倒少女的瞬间,铁丸在蟠龙柱上炸开惨绿火焰。赵元楷的身影在磷火中扭曲,竟化作数道残影遁入黑暗。

刺鼻的烟雾里,杨英看清青铜板上的铭文:“大业十二年,墨家钜令奉诏制此雷霆机,凡九宫启之,可唤天火......”

殿外突然响起震天喊杀声,无数火把将雪夜照成白昼。杨英握紧青铜板,他知道真正的江都之变,此刻才拉开血腥的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