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前言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与实践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发展研究
- 王毅 张晓芹 黄河
- 677字
- 2025-02-25 16:40:20
中国道路的百年探索是以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为标志性开端的。这条道路有两个本质规定,即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之所以与马克思主义发生本质的关联,是因为中国的现代化事业必须经过一场彻底的社会革命来为之奠基,而这场社会革命历史地采取了新民主主义—社会主义的定向。然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发生本质关联的乃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因为只有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才能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发生本质的联系。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当代形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它在新的历史方位上不仅展现出对于中华民族来说的重大意义,而且展现出对于世界社会主义、对于人类社会整体发展的重大意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道路问题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革命事业和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的首要关键,包括了中国发展道路的本质属性,以及中国发展过程中历史文化、政治经济关系、思想文化内涵等问题。同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道路自信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与实践关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发展,其发展演进的过程是学习性与实践性的统一、改革开放与可持续发展的统一。基于此,本书从马克思关于人类社会发展道路的整体阐释出发,对马克思与中国道路的发展相关理论进行深入探索与分析,本书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与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者、学习者和从业人员具有学习与参考价值。
本书的撰写凝聚了作者的智慧,经验和心血,在撰写过程中参考并引用了大量的书籍、专著和文献,在此向这些专家、编辑及文献原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谢。由于作者水平有限以及时间仓促,书中难免存在一些不足和疏漏之处,敬请广大读者和专家给予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