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随身听引发的一系列事
- 文豪:跟着知青媳妇一起上北大
- 那那它是只女猫
- 2087字
- 2025-05-17 08:58:20
自从讲习所的书屋对众人开放后,一众学员早晨跑步,白天上课,晚上练习写作之余还能抽空看看书籍,生活过得异常充实。
时间就这么一天一天的过去,不知不觉就来到了作家班最后一个周末。
这天清晨,作家班也罕见的休息一天。
但是林向东却没有休息,依旧早早的起床,带着石铁生一起晨练。
跑步,打太极拳。
等到回宿舍时,石父就已经来了,林向东就将给石铁生擦身子的活给了石父,他则是拿着干净衣服去了公共水房洗澡。
之后又和石铁生一家人去了食堂吃点早饭。
石铁生一家人走时,林向东则是借口说去书屋借一本书,就没直接走,而是去了对面的教学楼。
然后便借了看门大爷的自行车,和所长顾建民分批出了讲习所,在半路会合,一起去了友谊商店。
到了琳琅满目的友谊商店,看着标价高达500外汇券的轮椅,顾建民建议道:
“小林,你要不要考虑一下。”
“考虑什么?”
“考虑要不要买啊!要知道这可不是5块钱或者是50块,而是500块,还是外汇券,一千块人民币。”
“不用考虑了,我要不是给石铁生着急买轮椅,也不会这么快把我的小说写完。”
“好吧!”
顾建民见林向东这么坚决,也就不再劝说。
“服务员,帮我打包一下这个德国进口的轮椅。”
“好的,这就给你打包。”
上次那个服务员,对林向东还记忆犹新,见时隔半个多月他又来了,还直接掏钱买,便喜出望外道。
林向东见轮椅打包还得一会儿,他着急回老丈人家,就又开口问道:
“你们这还有其他服务员吗?”
“先生您要干什么?”
“你要不先帮我拿那个索尼的随身听,我着急赶时间。”
“好的。”
“......”
顾建民被晾在了一边,心道:合计着我一个堂堂讲习所所长的时间就不宝贵了?
算了,毕竟人家是出了钱的,这名还让他出了。
浪费点时间就浪费点时间吧!
见林向东又掏出150块外汇券买了一个巴掌大小的玩意,便又在心里骂了一句“败家子”。
林向东则是没管这么多,买到随身听,揣到身上后就对顾建民道:
“所长,我就先回家了,等会就辛苦您将轮椅带到讲习所,然后后续的事就得麻烦您老多操心了。”
“行,这可是给我们讲习所长脸的事,我乐意干。”
“只要你这个金主别到时候反悔就成。”
“那不能。”
然后他就没等所长,一个人骑着自行车飞快回了讲习所,拿上前两天去《当代》杂志社取的一千七百多稿费中的一千三,去坐公交车回了燕东园。
因为去了一趟友谊商店耽搁了些时间,所以这次回到燕东园的老丈人家时都已经上午十点。
来到老丈人家,只有媳妇赵晓婉在家。
“向东,怎么今天回来的这么晚?”
“讲习所临时有点事,就晚来了会。”
怕媳妇在这个上面再做纠缠,林向东就转移话题道:
“媳妇,你看这是啥?”
随即就从身边的斜挎包里取出一个精致的盒子。
“什么?”
“难道是......”
赵晓婉见此,虽然有猜测,但还是有些难以置信。
拿到手中一看,果然是她梦寐以求的随身听。
“真的是随身听,向东,我爱死你了!”
说完,还主动亲了林向东一口。
但是林向东要的却不仅仅是这一个吻,就笑着道:
“嘿嘿,媳妇,你就这么谢我?”
“那你要我怎么谢你?”
“嘿嘿,你说呢?”
赵晓婉也知道现在家里就她和丈夫两人,虽然这两周每次丈夫回来都不能过夜,在白天干那些羞人的事,但她也有些适应不了。
见这次丈夫又旧事重提,还买了她梦寐以求的随身听,就知道这次自己也跑不了,便索性就坡下驴道:
“可以,但是这次你可得快点,现在都十点了,十一点我爸妈就可能回来了。”
“一个小时足够了。”
说完,就直接抱住了媳妇的小蛮腰,往房间里边走。
“向东......”
结果刚开口只说了两个字,红唇就被林向东的嘴给堵住了。
......
一个小时过后。
艰难爬起身来的赵晓婉怕被父母或妹妹发现,连休息都没有休息,就先将衣服给穿了起来。
等将一切都收拾好后,才后知后觉道:
“向东,你买随身听的钱从哪来的啊?”
林向东心道:坏事了。
自己光想着给媳妇惊喜来着,忘记上次儿童小说的稿费直接给媳妇了,如果不是他在《当代》杂志社的投稿,他身上应该没有多少钱才是。
“我这是先找我师父借的外汇卷,说之后再给他钱。”
情急之下,他只能先用师父曹家宝座借口。
“即便是你师父,也不能老是欠着,咱们还是尽快把钱还给师父。”
“现在咱们有两百块存款,距离三百块还差一百,看来只有等到你拿到下次儿童杂志社的稿费,才能将钱还给师父了。”
“媳妇,还钱的事交给我就行,大不了我再写两篇稿子投到杂志社。”
林向东情急之下的应对之策,却是让赵晓婉眼前一亮。
“是啊!你可是参加青年作家班的作家,多写两篇稿子这钱就出来了。”
“可是你之前都只是写的儿童小说,要是写其他的你能行吗?”
“行不行,难道你还不知道?”
见到林向东那坏坏的笑容,再想着刚刚自己跪地求饶的羞人画面,赵晓婉的脸色立马就红了。
“呸,我这次是说正经的哪!”
“我也是说正经的,男人怎么能说自己不行,所以必须行。”
“德性。”
虽然丈夫的调侃让赵晓婉害羞不已,但也从侧面证明了丈夫有写作出其他文章的能力,这顿时让她对其充满了期待。
原本,在选择和林向东这个土生土长的农村娃结婚时,她便已经不再对其抱有文学上的期待。
可是让她没想到的是,自从跟着自己来京城后,丈夫写的儿童小说不但刊载在了《儿童文学》杂志版头的位置,还进了全国只招几十人的青年作家班,现在又说要写其他文章赚稿费,这一次次的惊喜让赵晓婉感觉到既幸福又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