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神龙之策,在业地实行郡县制,因为当时神龙于天岐宫之中显威,慑服群臣,力压众人,故而此事推行格外顺利。
而郡县制初次推行,自然会遇到诸多问题,以及事情之繁杂,可谓是多之又多。
比如村落之划分,府衙之设置,官吏之选择,甲士之派遣等等。
这是在无有外力阻挠,当地百姓格外配合的情况下。
毕竟是神龙之策,谁又不敢配合呢!
至于神龙河伯神殿之选址,更是重大之事。
司空墨琦率领官员,亲自前往渭河之畔,沿途寻找,一一丈量。
选中一地,还需要长久观测,比如渭河流水之情况,对土地可有侵蚀,大风大雨之下,可否影响,夜幕晴空之中,星辰是否应对。
更是借助文王之易,认真推演之。
一番忙碌之下,自然需要耗费时间良久。
不过在此期间,天子之诏令已然传遍天下诸国,从暮春也已至盛夏,天气燥热。
其中,最先得到消息之国君乃是申国国君,申侯之名,实为申伯。
……
申国,都城谢邑。
马车隆隆,香车宝马,金玉装饰,金碧辉煌,璀璨夺目。车后有甲士跟随,威严肃穆,甲胄森森,铿锵作响。
申侯巡视国中而返,刚刚返回都城谢邑,便听闻臣子前来禀告,称有天子诏令下达。
听闻此处,申侯当即下车,做恭敬之状,以迎天子诏令。
看完天子诏令之后,申侯一脸惊讶。
盖因,诏令之中,竟然提及了神龙河伯。
河伯!
当初天子供奉河伯之景象,如今似乎依旧历历在目,当初河伯之神异,可谓让申侯终身难忘。
他曾记得,当初河伯竟然有一滴血液滴落神侍褒姒之手,使神侍褒姒产生异样。
因为自己双眸有异,不惧强光,故而才能看到如此一幕。
不知神龙之血有何神异,但终究不凡。
直接向天子索要,恐怕天子并不会准许。
于是申侯便只能动用他法,或是请神龙于申国,趁机求得一滴血液。
亦或是,等将来世子宜臼即天子之位,也可容易获得。
未曾想今日,天子竟然下令,而且还是一神龙河伯之事。
“为神龙河伯修建神庙……”
申侯目光闪烁,随即向下看去,却见天子向天下诸侯索要金铜,要用金铜浇铸神龙河伯之神殿,以彰显对神龙之恭敬。
更能显现神龙之神威!
对此,申侯自然不会有怨言。
甚至以为,对待神龙河伯当如是。
看完天子之令之后,当即递给左右之臣子,臣子观之,面色一变。
却见一人出列说道:
“启禀国君,若是遵循天子之令,大索国中金铜,恐怕金铜将大大减少,无法再用以铸刀兵!”
非常明显,下方臣子有人立刻看出端倪,如此提醒道。
“无妨!”
一行人返回国中,居于庙堂,于宏伟殿宇之中。
申侯端坐于桌案之后,一手放在桌案之上,手指有节奏的敲击着,思索说道:
“天子尊神龙河伯,天下诸侯应当共尊之!”
“且神龙为神瑞,应当如此供奉,区区金铜,将来再行熔炼即可!”
在申侯看来,金铜不过是从矿石之中炼制而出的,大不了今后再多多炼制即可。
而且申国如此支持之原因,也非常简单。
毕竟如今天子之王后,乃是申侯之女,而如今周国世子,更是自己之外孙,自己又有何理由不支持?
而朝中诸臣,自然也知晓这一层关系,看到申侯如此支持、如此坚定,便也不再多说。
只是在国中,大量搜索金铜,甚至连新筑之金器,也都一同装车,送往周国。
……
除了申国之外,褒国也在第一时间得到了天子之令。
与此同时,褒国国君褒响也收到了自己长子的书信。
褒国都城南山,威严华丽的宫宇之内,褒国国君褒响查阅了公子洪德的信件之后,又收到了天子之令。
随即他陷入了沉默之中。
至于天子之令之中所说,至于原因,已经从公子洪德的信件之中得到了解,至于周天子欲为神龙河伯修建神庙,且用金浇筑之时,也已知晓。
对此,褒国国君褒响皱眉,身为国君,他第一时间便察觉到此事并非如此简单,再加之公子洪德的信件,心中已有猜测。
“若是将国内金铜献给天子,恐怕自己将不够用……”
不过并不敢确定。
褒响摇头,对于此事,自然要遵从天子之令执行。
所以,他立刻派人,开始收集国内金铜,准备送往天子国都。
与此同时,公子洪德还在信件之中诉说,他已在河伯之前得到准许,准许褒国学习周天子,在国内实施河伯之政。
看到此处,褒响脸上露出笑容。
褒国乃是古国,乃是夏禹之后,并非周天子分封之国。
故而,对于天子,两国之间关系颇为微妙。
因为周天子之强,褒国才臣服于周。
但褒国从未失去自强之心。
或许,这也是在原本历史之中,周幽王攻伐褒国的原因之一。
……
威严肃穆的周王宫之内,大纛飞扬,宫阁高耸,峥嵘轩峻。翘角飞檐之间尽显华夏宫室之美,金漆彩绘点缀,华丽非凡。
褒姒于宫苑之内正陪一老妪在宫阁之中走动,然而,老妪却身着普通衣衫,且面孔之上带着些许惊恐之色。
动作更是小心翼翼,不敢向他处观望。
只是静静地跟随于褒姒身旁,紧紧拉着褒姒之衣衫。
“母亲,还请母亲在宫中久住,也可让姒以尽孝心。”
没错,老妪正是褒姒的母亲姒氏。
早已被接到了周王宫之中。
然而,听闻褒姒之言,姒氏却连忙说道:
“姒儿之孝心,母亲是知晓的,可是母亲乃是村中老妇,于这华丽宫阁之中格格不入,居住在这其中,更倍感不适。”
“恐怕也只有村野里,才会让我身心舒畅。”
“姒儿,还是让我出宫去吧,此处乃是天子居处,我不过是野人,岂敢身处其中!”
褒姒听闻此言,柳眉微蹙,欲要劝说,却欲言又止。
如今褒姒已然读书,知晓即使强迫自己的母亲居住在这秦王宫之中,恐怕对于自己的母亲来说,也不是最好选择。
这让褒姒陷入两难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