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夹在报纸里的机遇

县城菜市口。

老村长曹红旗四下扫视一番,最后目光落在站牌对面一个店铺门口。

“走吧,张校长亲自来接我们了。”

姐弟三人抬头看去,神色略带着几分拘谨。

走到马路对面。

张洪文笑呵呵的上前,伸手道:“曹叔,好久不见,您老身子骨还硬朗吧。”

“呵呵,还死不了。”

两人握了握手,曹红旗给张洪文介绍了参考的赵盼儿和赵想儿。

张洪文看向赵盼儿,面露可惜之色的说道:“我爸跟我说过你,当初你辍学的时候,我爸还让人去你家家访过好几次。”

说是家访,其实就是劝说赵盼儿回去读书。

可惜那个时候渣爹还在,根本不让赵盼儿去复读,还对去劝说的老师恶语相向。

后来老张校长从其他渠道得知老赵家的情况,只能感叹赵盼儿生错了人家。

“张校长您好,我觉得一切都不算晚,落后的几年时光里,我从未松懈过。”

赵盼儿眼眶微红,但是眼神却异常的坚定,有对学习的渴望,有对命运的抗争。

张洪文诧异的看了她一眼,欣慰的点点头。

而后看向赵想儿,微微颔首,说:“你的成绩单我也查阅过,算术是你的薄弱科目,回头到了一中要努力弥补,否则你很难跟上一中的教学进度。”

“是,我会努力的。”赵想儿抿着唇,重重点头。

“好了,时间也差不多,曹叔,我先送她们俩去参加初考,其他的等她们考完再说。”

张洪文笑了笑,接着说道:“中午就别回去了,我让家里做了些家常菜,咱爷俩喝一杯。”

曹红旗呵呵一笑,“那我老头子还有约呢。”

“是林叔他们?那行,等她们考完了我直接过去。”

张洪文对赵盼儿姐妹俩招呼一声,带着她们往县一中走去。

赵文东本想跟着的,曹红旗急忙拉住他,道:“你跟去做什么,怎么,后悔了,也想读书了?”

“不是,大爷爷,我们不跟着去,那我们做什么?”

曹红旗无语道:“你跟着也进不去学校,乖乖在外面等消息吧,至于干什么……喏,人不是来了嘛。”

赵文东抬眼顺着曹红旗的视线看过去,只见几个老头子笑呵呵的朝他们走来。

“我说老曹,你小子总算舍得出来走走了,我还以为老张头又忽悠我了呢。”

“哈哈哈,这老小子轻易可不出门走动,今天这是咋的啦?”

几人走近,身上都带着一股子让人颤栗的煞气,特别是为首的老爷爷,那一双豹眼圆睁,明明身型佝偻消瘦不堪,却给人一种生人勿进的感觉。

“这娃娃是你家哪个崽的?”

他看向赵文东,尽量和善的露出一个笑脸。

赵文东与他的眼神对上,有些不自然的心虚,总觉得自己被他看得透透的。

有种身上所有的秘密在他面前无所遁形的怪异感觉。

曹红旗没好气的上前,摸着赵文东的头,笑骂道:“林老鬼,你别用这种眼神看人行不行,这孩子才多大,你想让他天天做噩梦啊?”

林老头闻言一怔,愕然的抹了一下眼睛,苦笑道:“这不是习惯了嘛。”

他言语中带着明显的自嘲口吻,似乎在为刚刚盯着赵文东看的事情道歉。

“行了行了,难得老曹来县城一趟,走,去我家喝点。”

“老于,你儿子又给你寄茅子了?”

“那必须的。”

几人有说有笑的走着,赵文东只能在后面亦步亦趋。

听他们说话的内容,对几人的身份有了大概的猜测。

老村长曹红旗以前可是打过鬼子,杀过棒子和老米的狠人,后来又去参加过对越反击战。

病退后主动申请返乡做贡献,一直深耕基层。

另外几个老头子也不遑多让,最厉害的是那个为首的老林,新国家第一次组织阅兵,他就在城门楼负责警戒任务,距离老人家不到二十步。

早年在南少林当和尚,国家有难主动还俗入伍从戎,凭借从小研习的五祖拳和长拳被一位大领导特招为警卫员,这一干就是半个世纪。

还有那个叫老于的,具体什么身份没有听清楚,不过他有个在省里工作的儿子,时不时就能给他寄一些别人买不到的好东西。

几人走路都挺快,赵文东只能一路小跑才能勉强跟上。

绕过县大院,在两名持枪小哥的行注目礼中,最终来到一栋红砖绿瓦的三层小洋楼跟前。

“小琴,随便炒几个菜,我跟老哥几个喝点。”

“好,几位里面请。”

迎接几人的是一个看上去四十出头的妇人,看样子应该是住家保姆。

见还有个孩子,还特意给赵文东拿了一瓶冰镇的铝瓶装的可口可乐。

“阿弟,你看电视吗?”

赵文东坐在沙发上,摸了一下沙发的面料,感觉像是某种动物的皮毛。

听到声音,他急忙正襟危坐,摇了摇头。

不过那个保姆还是给他打开了电视。

至于几个老头子则是在厨房门口的餐桌坐了下来,开始畅谈古今中外和国际形势。

赵文东一个孩子没人搭理也正常。

乖乖坐在一旁看电视,心里想着大姐和三姐这个时候应该已经进入考场了。

二姐这个时候应该已经在市里把摊子支开了,有苏老师和龚大哥在,他倒是挺放心。

小妹拜托建设婶子帮忙照看,家里电视随便她看,壁橱里的零食随便她吃,估计挺乐呵。

赵文东对电视里的电视剧没什么兴趣。

随手拿起一旁的《青山晚报》。

翻着翻着,一份夹在报纸里头的复印文件掉了出来,赵文东本能的弯腰去捡,视线在字里行间扫过时,忍不住多看了一眼。

“咦,这个时候东街就已经扩宽改造好了吗?”

赵文东努力回忆了一下之前在【青山往事】看到的信息,“记得是96年啊,难道我记错了?”

回头看了一眼已经喝得脸红脖子粗的几个老头,他壮着胆将文件掖在报纸里头,偷偷看了起来。

这才知道是东街边上的百货大楼重新翻修落成。

赵文东顿时来了兴趣。

因为【青山往事】同样介绍过这栋百货大楼的前世今生。

百货大楼位于市区最繁华的中山路和东西街交汇的十字路口核心地段。

九十年代青山市第一家肯德基就开在这里,同时很多国际知名的品牌也相继入驻其中。

可以说从1990年到2012年,这栋百货大楼就是青山市的城市名片。

2012年亿达广场进入青山市,它才慢慢淡出大众视野,逐渐成为‘老破小’的代名词。

可不管如何也不能否认它曾经辉煌过,巅峰期一个二十平米不到的铺子,一年的租金就要八十多万,就算是门口的小摊子,一个月的管理费还要两万多呢。

赵文东心头一动。

“要是现在直接去买一个铺子,那岂不是可以躺赚最少三十年?”

这个想法起来就压不下去了。

要不是大姐和三姐还在考试,他都想现在就坐车去市里看看到底怎么个章程。

全然忘了他现在不过是个周岁十二虚岁十三的小屁孩。

真去了,人家也不一定会搭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