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33.尽力就好.

李景琛端坐在办公桌前,全神贯注地研究着笔记本屏幕上刚刚整理完的音乐治疗第三种治疗方式。

【利用声音和音乐情绪的各种形式,以及不同的聆听方式达到治疗的目的,促进听觉能力:包括注意力、持续度、记忆力、感受力、辨认能力〈强弱、快慢、音色、音高等〉引导与刺激想象力音乐放松,此为‘接受式音乐治疗’,主要治疗方式为:

1.主动聆听法,集中注意力,积极听音乐;

2.通过音乐同步,即为音乐与情感情绪的同步一致原则,促进内省;

3.通过音乐与想象:引导想象和非引导想象在音乐背景下刺激想象,引发联想,多用于音乐的精神分析;

4.通过音乐引导想象心理情绪影响作用;

5.通过歌词讨论促进创造力、互动,和情绪情感分享;

6.通过音乐进行肌肉放松训练;

7.通过音乐进行精神减压放松;

8.通过音乐进行催眠...】

感受到放在笔记本旁的手机忽然振动起来,李景琛将目光从笔记本屏幕移开,将手机拿起来,查看着来电联系人。

见屏幕上标注着“心理学导师李具洙”,点击接听后,将手机拿到耳旁开口问候道。

“喂?老师?”

“是我。”

手机里传来一名中年人的声音回应道。

“怎么了吗老师?”

“景琛啊,你在忙吗?”

声音很是沉稳,没有过多赘述,很是开门见山地问道。

“没,我刚好在写音乐治疗的相关治疗方案。”

“嗯?音乐治疗?效果怎么样?”

“暂时还没什么进展,还在初步尝试中。”

“啊...那等你有了成果后,记得告诉我一声。”

“好的,老师。”

能听出李具洙的话里似乎带有些可惜的意味,李景琛试探着问道。

“老师是有想法尝试一下音乐治疗吗?”

“对。”

“是因为那边还很棘手吗?”

“哎。”

电话里的李具洙长叹了一声,声音渐渐变得有些痛苦。

“不止是有点棘手,是一直没什么进展,我每天都要面对着他们麻木的脸庞...”

“这样啊...”

闻言,李景琛不由得沉默了下来。

自己现在所挂职的这家私人心理诊疗所,其实就是挂靠在这位导师李具洙名下的,但这几年一直只有自己与几位心理咨询师在接待病人。

因为自己的导师李具洙,是当年“世越号”事件的幸存者们的主治心理治疗师之一。

“世越号”是半岛一艘客轮。

2014年4月17日,半岛“世越号”客轮在全罗南道珍岛郡近海发生沉船事故,船上载有476人,生还者仅仅只有172人,遇难和失踪人员多为高中学生。

而这种情况下的生还者...

摇了摇头,李景琛实在是不想过多回忆起这种令人沉痛的事件,转而开口问道。

“那老师现在给我打电话,是有什么急事吗?”

“嗯,对了,你最近有空的话,找一天替我去一趟SM公司。”

“SM?”

“对。”

李景琛疑惑地皱了皱眉,脑海里不由自主地闪过金希澈和金泰妍的身影。

伸手将保温杯用腿夹住,单手将其拧开,缓缓抿上一口热茶后,才开口问道:“老师是有什么安排吗?”

“你还记得SM公司的制作人之前找过我几次吗?”

“记得,当时不是为了创作两首歌吗?你还夸赞他来着。”

李景琛记忆力很好,去年,哦不对,现在17年了,现在应该说是前年了。

当时,SM为了创作两首纪念“世越号”事件的歌,找到了身为“世越号”幸存者们主治心理医生的老师。

而当时那位制作人,隔三差五地就拿着词曲去与老师进行讨论。

“对,因为那两首歌的出发点确实很好,制作水平很好,唱得也不错。”

“确实是,所以这跟老师的安排有什么关系吗?”

“也许就是因为之前和我接触过的原因吧,刚刚SM公司那边又来联系我了。”

“SM公司联系老师干什么?”

“他们想给旗下的所有艺人安排一场心理咨询,但你知道,我抽不开身,所以我向他们介绍了你。”

“原来是这样啊...”

“当然,景琛啊,你还记得你刚跟着我那会儿吗?”

听着李具洙忽然转口提起曾经,李景琛眼神里闪过一丝明悟,大拇指摩挲着保温杯,没有直接回答,转而开口问道。

“老师的意思,是想让我像当时一样,尽力就行吗?”

像当时一样,就是自己刚从精神科出走,转修心理学跟着这位导师时,刚好碰上了行业内那一场是针对整个半岛演艺圈企划公司旗下所属艺人的,很大规模的心理咨询活动。

当时自己的导师,作为行业内十分有名的心理治疗师,受邀成为那一场心理咨询活动的几名主要负责人之一。

尽管这场大规模的心理咨询活动,是在所谓的某议会上的提案,而行业内也对此极其重视。

因为那些年半岛演艺圈不时爆出某某患上抑郁症,某某自杀身亡的消息,所以社会关注度很高。

但在涉及到这种处处是灰色地带的演艺圈前,在看不见的利益纠葛前,其实也就是做做样子。

自己那会儿跟在导师身后,其实全程压根都没怎么见到艺人们,只能见到他们公司提交过来的心理测试表格上的名字。

就算偶尔会去到那些公司,也只是缓解一些还未出道的,情绪管控力较差的练习生而已。

其实仔细一想就能明白,毕竟是在这种病态的演艺圈环境下,已经出道了的艺人不太可能会向公司安排来的心理咨询师敞开心扉,顶多就是正常地展现了小部分的抑郁情绪。

甚至还有更为夸张的艺人,在明明心理状态不是很好的前提下,还要极其浮夸地赞扬着,他们公司对他如何如何好。

演艺演艺,演在艺前。

“嗯,尽力就行。”

“好,我明白了。”

——

——

——

ps:还是一样,晚点还有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