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海司腰牌,灵草灵花(求追读)
- 长生武道:从形意拳肝成活体天灾
- 贰林
- 2091字
- 2025-04-22 23:44:05
琅琊城终是落入了眼帘。
船上还喘着气的,有人仰头大笑,也有人眼眶一热,手一松差点跪了下去。
三艘战船,在此便与杂船分了流。
遍体鳞伤的“镇涛”号挂在最前,领着两艘同样残破的僚舰,滑进了镇海司专属的码头。
镇海司那边的码头,素来是片清净地。
今日却早早便有巡港的卫队围了上来,只一眼扫过船上模样,脸色便凝住了。
领头的校尉未问一字,只匆匆一拱手,便调头去报信。
不过片刻,岸上已是清出一大片空地,方才那点浮动的嘈杂,也一并沉寂下去。
镇海司的几位主事随后赶至,带着一队精干甲士。
一面着手调派人手抢救船只,一面目光沉沉地望向船头。
姜仁随着人流下了船。
脚一踩到陆地,人还未站稳,一道熟悉的温声笑语,便从身侧飘了过来。
“姜小友,辛苦了。”
文逸司历,身形清瘦,笑意盈盈地踱步而来,长袍无尘,神色如常。
一边说着,一边极自然地抬手,轻拍了拍姜仁的肩头。
“你的事,我已经先行上报。”
说着,袖中滑出一块物什,递至姜仁眼前。
“上头很看重你的这份功绩。”
文逸唇角带笑:
“不过嘉奖的事,总得按着规矩走流程,还得再等些日子。”
“这块,你先收着。”
那是块腰牌,铜制边框,微有磨损的痕迹,样式古朴。
中央烙着一个“钦”字火印,只一眼,便知其来历不凡,分量不轻。
“凭着它,过关卡、进出坊市、乃至去钦海司的那些个买卖铺子,都能省下不少麻烦。”
文逸好心补了一句:
“你先歇几日,安顿下来,我处理完这边的交接,再来找你详谈。”
姜仁只是垂首,躬身道了声谢,双手接过腰牌。
动作不快,姿态也低。
等着船上众人散去,上使与他身边残余的亲卫,才押着几只箱子,悄然下了船。
虽未采摘到神花,但海渊一行,总不至于空手而归。
船队方才靠港,各司的人手便已乱成一锅粥,清点、报损、处置伤员,忙得焦头烂额。
连平日最紧要的赏功发俸,这会儿也顾不得了。
姜仁倒也不急,客气辞过镇海司的人,便沿着熟路,往城东码头去了。
城东码头依旧是旧模样。
吵嚷鼎沸的人声,港风裹挟着腥咸,混杂着汗味与鱼虾味。
侥幸归来的杂船,停靠在一处角落里。
甲板上,抬着伤员的、搬运尸体的,自有一番景象。
三浪号也在其中。
只是比起旁船的血气未干、死气沉沉,透着股大难不死的庆幸与轻松。
姜仁踏上跳板,熊老黑第一个瞧见。
先是一愣,随即脸上便笑开了花,嗓门里炸出惊喜:
“姜小哥!你回来了!”
这一嗓子,将船上剩下的人全惊动了。
杜三浪、周十三,还有船上几个相熟的面孔,一股脑地围了上来。
拍肩的拍肩,握手的握手,一个个眼里都泛着光。
“我就说你小子,吉人自有天相!”
“回来就好,回来就好啊!这一路,大伙儿都念着你呢!”
七嘴八舌的,透着股子实诚的热乎劲儿。
当初进群岛,众人听了姜仁的话,没往那几座灵气冲天的岛上凑。
只挑了座地方僻静,瞧着无猛兽踪迹的小岛。
血战一起,旁人撞个头破血流。
三浪号虽也有损伤,却总算全须全尾地回来了。
这一趟,旁的不好说,单这份全身而退,已是撞了天大的运道。
杜三浪寒暄过后,脸上笑意收敛了几分,转身进了舱房。
片刻后,抱着个鼓鼓囊囊的包裹出来。
“姜老弟,接着!”
话音未落,包裹一把塞进姜仁怀里。
入手一沉,姜仁低头掂了掂,颇有分量。
杜三浪咧开嘴笑,目光却带着认真:
“咱们在那荒岛上,也采了点灵草灵花,不上什么大台面,可对咱这种人,也算笔天大的富贵了。”
他顿了顿,语气诚恳:
“大伙商量过了,这次能活着回来,全靠你本事大。”
“不过大家辛苦一场,总也得分点念想,所以……总收获的三成,归你!”
三成,按海上的惯例,已算得上极高,或许比杜三浪这个船东还高。
熊老黑、周十三等纷纷点头,觉得这再是理所当然不过。
“小哥你就收下吧!没你,我们命都没了!”
“这是你应得的!”
众人七嘴八舌,话虽粗粝,却句句都是掏心窝子。
姜仁看了看一张张疲惫却带着庆幸的脸,没再推辞,只是点了点头,坦然收下了。
“行,那我就收下了。”
说着,目光又掠过众人,缓声道:
“大家都没事就好。”
简单道别后,姜仁便离开了三浪号。
将那沉甸甸的包裹背好,直接往六合武馆的方向去了。
没急着去找徐永盛。
而是穿过前院的喧闹,绕去了后院那处僻静、常年飘着药草气息的医庐。
也是孙老郎中的居所。
医庐里弥漫着熟悉的药香,不浓烈,却让人心定。
孙老正戴着花镜,慢条斯理地用戥子称量着药材。
听到脚步声,搁下戥子,抬头瞧来。
“嗯?是姜仁小子?”
孙老细细打量了他一番,又嗅了嗅鼻子:
“海腥味和血气,看来你这趟出海,不甚太平啊。”
姜仁上前行礼:
“孙老慧眼。是遇到些波折,幸好平安回来了。”
也没多寒暄,直接将怀里那鼓鼓囊囊的包裹,往桌案上一放。
“嘭”的一声,听着便知分量不轻。
油布解开,五颜六色的灵草灵花,混合着药香与灵气的味道,瞬间充斥了整个医庐。
“孙老,这是小子出海所得。”
姜仁指着桌上堆着的药材,也不绕弯子:
“小子对药理一窍不通,想请孙老掌掌眼,看看哪些能换钱,哪些能炮制炼丹入药,供我修行。”
姜仁这人向来实际。
九死一生出海,就是为挣资源,尤其是昂贵的丹药和药浴材料。
自己拿灵草去换钱或药材,一来不识货易被骗,二来中间商盘剥会大打折扣。
孙老是经验丰富的郎中,精通药理,能自行调配丹药。
将原材料交给他处理,无疑最明智高效。
无论是代为出售,还是直接炮制,都比自己折腾强得多,也能最大化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