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神变之法,妖兽之丹
- 长生武道:从形意拳肝成活体天灾
- 贰林
- 2050字
- 2025-05-03 12:37:32
姜仁默然,半晌未语。
他听得出徐永盛言中,那份无可奈何。
徐永盛已倾囊相授,而神变之门,终究还需自己推开。
姜仁缓缓起身,朝老教习一礼,声气平平,却笃定如山:
“弟子,明白了。”
徐永盛静静看他,目光里没有悲喜,只有一点点慰意,就像老农看田里一棵拔节的苗。
沉吟了片刻,终是开口道:
“武馆这地头,确实留不住你。但你若真想寻那神变之路……琅琊城,也未必无望。”
姜仁一怔,目光倏然收紧。
“你如今,不止是六合武馆的弟子。”
徐永盛语声低缓,却字字如钉。
“你是钦海司的海师,镇海司的备戎校尉。”
这番话,说得像在点将,不像在教人。
“镇海司,乃朝廷沿海重镇,镇妖护海,非等闲之地。那处武者层出,海兽环伺,厮杀不绝。”
他说着,手指轻点案几,每一点,皆似敲在姜仁心头:
“他们有功法,有秘卷,有海中奇药,有与妖兽百年血战所积下的生死经验。”
目光灼然,语气一顿:
“说不定,你那条神变之道,就在他们手里。”
话到此处,神情忽转,浮起一丝笑意,带几分旧忆意味:
“馆主当年就说过,镇海司不是个空架子,那地方卧虎藏龙。想找能走进神变境的强者,比在武馆碰运气强多了。”
姜仁静静听着,心底原本缭乱的思绪,如潮水退尽,渐露礁石。
徐永盛轻叹口气,语气温和了些:
“去吧,镇海司那边,也许正藏着你的机缘。”
姜仁长揖一礼,挺身而起,神色清亮如新霁长空。
“多谢教习指点。”
再无一语,转身而去。
窗外忽起一阵风,卷落几片残叶,远处钟声悠悠,像是专为此刻而鸣。
先往账房走了一趟,续了银钱,没急着退了静室。
世事如潮,有进无退不叫稳当,留条后路,才显老练。
更何况那株海底神花,就算气息尽敛,也不方便揣着乱跑。
旋即踏上往镇海司的道途。
琅琊之东,镇海司楼宇层叠,沿海成势,历来为御妖要塞,近日大战方息,更添几分肃杀之气。
门前铁甲森森,兵卒如林,个个眉眼如刀锋打磨,行步如风,杀气藏不住。
姜仁腰间一抹亮银,那是文逸所赠腰牌。
还未启唇,守卫却已肃然作礼,引他入内。
神力境修为,虽是初登,然归墟之囊所炼雷息尚未散尽。
一身气机凌冽精纯,自有几分不容忽视的锋芒。
镇海司中久经风浪之辈,见他经过,也不禁稍稍侧目。
有文逸所赠腰牌,加之石定山荐引,总算得以准入藏书库。
那是连六合武馆馆主,都要眼红的所在。
藏书玉简,密密如林,一卷卷展开,是此前未见过的广阔天地。
姜仁收起心思,将一腔心火都压入字缝之中,日日泡在典籍之中,手不释卷,眼不离篇。
查得最勤的,便是“神力”之上的那一重天。
神变。
徐永盛口中寥寥带过的境界,如今在藏书玉简中,终于显出些眉目。
此境非止气力精进,更似肉体凡胎的一场脱壳。
人与天地,借由一种元素勾连,开始非人之变。
修行之初,需感应一种最契合自身的天地元素,再以功法引之入体,炼化归纳,融于神力之中。
火者拳掌燃焰,水者控流御浪,皆属此类。
可惜大道险阻,典籍中不止一次提醒。
神变之途,九死一生。
天地元素,狂烈如性烈马,凡体难驭。
若无精妙法门引导、强健身躯承载,稍有不慎,轻则走火入魔,重则形神俱灭。
而功法多晦涩,辅材更刁钻。
有的需以罕世天材佐炼,有的甚至得借妖兽精血来相合,方能勉强进寸。
幸好,镇海司不是庙堂读书地儿,前辈们不是只知纸上谈兵的酸儒。
玉简里头,便记了一桩要紧之法。
天地虽有五元七气,最可控的,却非虚无缥缈的清风明月。
而是妖兽。
妖者生于自然,天生与五元相连。
神力之上的妖兽,其体内结有“妖丹”,乃精气所聚,元素之髓。
得此一颗,便如捧着一个缩小的天地,是每个神变修者梦寐以求之物。
不但能助修者初感元素、引气入体,甚至可成“模板”,开门搭桥,省去诸多试错与凶险。
唯一的缺陷,是要进一步精进,便得杀更强的妖,取更纯的丹。
典籍中有记,远在神力境之上的妖物,其丹一出,天地变色,风火雷电,宛若开天辟地前的乱象。
那等珍物,非是江湖人所能见,早被宗门朝廷秘而藏之,市井武夫,连想都不敢想。
姜仁想起自己体内的归墟之囊。
此特性吞毒炼电,通体幽幽,神秘莫测。
若真如典籍所言,需以“妖丹”为养,归墟之囊岂非正合其道?
姜仁心中一动,隐约瞧见了一条截然不同的修路。
别人拿丹入体,自己却可拿丹入炉。
归墟为鼎,化力为养,不惧外力冲撞,直通神变大门。
可惜天道不肯轻饶人。
神变之境,非靠一两颗妖丹便可破门。
若真如此,武者成神变者,早已如过江之鲫。
姜仁细翻典籍,一边揣摩,一边暗暗打账。
神力境初阶踏入神变门槛,便需十颗妖丹起步。
进阶之后,耗材如山,翻番上叠,远不止此前想象。
再以自身军功换算。
不论是赏银还是军功,眼下虽在同辈中也算优厚。
可真拿来换妖丹……怕是连塞牙缝都不够。
这东西,不能以“两”“钱”计价,而是以“权”“功”“命”来标尺。
便是镇海司中披甲百战的老武者,想求一枚,也得拿命去换。
姜仁立于藏书阁前,望着远处海光粼粼,心中五味交杂。
若要按部就班,累功升阶,按镇海司的节律缓步推进……
莫说神变,怕是几年下来,连进一寸都难保。
念及此处,脑中不由浮现那位洛京上使,以及其所提及的海上禁区。
封海之地,万物莫测。
妖兽横行,奇险交加,亦或许藏着唯一破局的缝隙。
极险,却也极可能。
姜仁心底一沉,终于作了决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