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丹道初试

等程老将李尘带到小院的另一个厢房外,这个厢房在院中被作为丹房。

与其他房间不同的是,厢房无门,只有一栏碧绿色的竹帘挂在门前。

“这是我们这一脉所传下的法器青木帘。”

“本身是由千年的青玉竹加上一丝精金炼制而成,本身质地坚硬无比,后来又花费一炉参还丹的代价请道家的炼器高人为其增加了三十六道小周天禁法,激发后能够利用金木之力与小周天禁法护持周围事物不受影响。”

“同时也有一定的封山禁锢之能,算是一件上品的防御法器。”

“炼丹之法首重心神稳固,受不得外界打扰,一旦因外界干扰使得法诀或火候掌握出错,便会直接影响到成丹结果,所以一般炼丹师开始炼丹时会选择一处安全稳妥之地,或周围有人看护方可进行。”

程老捋着颌下胡须,一边向李尘介绍,一边施法推开帘子,带其进入丹房之中。

两人进入丹房内,程老就开始着手给李尘实地示范炼丹步骤。

因为这次主要是为李尘作教导所用,所以程老上手的比较仔细。

炼制养气丹所需的丹方灵材一共一十九种,不过当下天地灵气逐渐消散,这一十九种符合炼丹年限的灵材有大半都已寻不见。

所以程老一脉对养气丹丹方做了简化,只需用一十二种灵材即可,甚至大部分灵材的所需年限也做了降低。

除了主药蕴气草较为罕见外,其他的只是一些上了年份的上等灵植。

与此同时所付出的代价就是养气丹本身的丹药效果被硬生生降低了五成,对于修行者的修炼功效已经没有那么显著,但仍旧是当下修炼界炼精化气期不可多得的一味灵丹了。

当应用文武真火细细烘制好所需灵材,在程老的指点下开启炼丹炉后,二人的脸上都露出了几分凝重之色。

这是李尘一次真正意义的炼制丹药,即使在之前每一步骤和细节程老都不厌其烦的为他讲解了多次。

初学者炼制丹药时的难点主要就是炼丹经验。

对于一炉丹药而言,最重要的就是炼制手法和火候的控制,这不付出多次炼制的代价是无法摸索出来的。

但对于李尘而言,在程老的多次教授和讲解下,无论是养气丹的炼制步骤还是丹药君臣佐使的理解已经了然于胸。

脑海中已经将整个过程和步骤都仿佛深深的刻了进去,只等着这一炉丹药的练手开始。

不过毕竟是第一次炼制丹药,李尘还是极为小心的将所有灵材取出放入丹炉之中,首先应用内气所化真火细细凝练。

除了一些堪称天材地宝的灵药外,绝大多数的灵材在生长过程中都会有一定的杂质生成,想要炼制丹药,就需要将其中的杂质一点点的祛除。

最初的灵材粗制已经祛除了绝大多数的杂质。

而这第一步就是要在此基础中继续凝练,杂质越少,相对成丹率和药效就越高。

李尘以真火不断凝练,抽丝剥茧一般将灵材内的杂质一一炼化,同时聚精会神仔细控制真火强度保证不伤及灵材本身。

如此过了整整六个时辰,才将一十二种主辅灵材内的杂质悉数祛除,所有灵材也化为一团略显黑色的药浆凝练在丹炉底部。

“还算不错,你的真火凝练手法虽然稍显稚嫩,但胜在内气稳定,火候控制精妙。大部分的初学者都倒在了这一步上,能够将所有杂质焚炼祛除且不伤到灵材本身分毫,就已经成功了一半”

在一旁静坐观看李尘炼丹的程老捋了捋胡须,满意的说道。

看着丹炉底部的这一团药浆,不间断聚精会神应用细微内气输出真火的李尘也略松了一口气。

若不是百日筑基达到炼精化气的境界,断然是无法撑住这六个时辰的内气平稳输出。

高阶丹药所需要的真火强度和火候操控精度更是严苛,所以越是高阶的丹药,炼丹人所需的境界要求就越高。

虽然在凝练灵材的过程中不断熬炼灵材中的杂质,导致填入丹炉的十九种灵材已经化为一小团黑色药浆,但也依然能够凝练出十二枚养气丹。

这十二枚养气丹能够为修行者所提供的药效足以超过十份灵材本身。

可见炼丹师如果能够保持一个不错的炼丹成功率,的确是一门相当吃香的职业。

还差最后凝练药液一步。

李尘脸色严肃,心中神随意转,周身内气开始宣泄而出,随后双手不断结印,一股股炙热的真火涌现在丹炉底部,开始淬炼药液。

随着时间一点点的推移,丹炉内开始逸散出缕缕药香,让人闻了精神一振。

但李尘心里清楚,此时距离成丹还有一个过程,最起码要用更为强大的真火进行凝练,方能将药液凝化为丹。

这是李尘第一次在实践中应用真火凝练丹药,心神极为凝固,岐黄内经中所传的内家真气化为真火之法极为独特。

不同于一般法门所化真火能够拥有融化万物的霸道威力,它的火焰特点极为平和,无论火力多么凶猛,都只有淬炼之效,极为适合凝练药液。

李尘此刻也已经完全沉浸在炼丹之中,心神不知不觉而完全沉浸在操控炼制手法上。

双手不断变幻的炼丹法印也慢慢的由刻意施为变成了形由心发,以神御动。

一旁打坐的程老望向双手不断结印的李尘,心中暗道:

“此子第一次炼丹就能够做到心神合一,炼丹手法看似生硬却透出三分灵动之感,果然是大气运所钟之人,如果入世行走不出意外,医门这炼丹一脉就要发扬光大在他手上了。”

待李尘将所有的药液融汇淬炼之后,最终划分出了十二枚圆滚滚的褐色圆珠小球般液体,药香味逐渐浓郁的弥漫在丹室之中。

此时双手结印,涌出更为强劲的一股真气,开始加大真火炼制,想要让丹药快速成型。

突然间,丹鼎内原本已经逐渐趋于稳固的褐色小球开始逐渐颤动起来,

“呲”

十二团褐色小团中的六团未成形的丹药雏形承受不住真火凝练,化作一缕青烟飞逝。

李尘皱了皱眉头,手中的法印未停,仍旧保持一个强大的真火强度继续凝练丹药。

不久之后再次有两团青烟如刚才一般飞起,只有四团丹液保持一个平稳凝化的过程。

好在接下来没有发生意外,这四团丹液最终在真火中凝化成为如同琥珀色一般的深色小球,凝练成型。

“拙”随着手中法印散去,李尘一声轻哼,双手散开收回身前,抱元守一。

一股内敛的真火顺着丹炉孔隙打入丹炉之中,整个丹炉发出了轻微的呼啸之音,四团成型丹药带着药香从炉中飞出,滴溜溜落在身前的玉桌之上,迅速由炉中的琥珀色凝作剔透的碧青色。

李尘微微一笑,略松了一口气,取出一个早已准备好的瓷瓶将这如同黄豆般大小的养气丹装入瓶内,脸上露出满意之色。

“三成的成丹率。”

程老的藤杖轻叩青砖。

“第一次能有这个结果,当真是有些天分,当年老夫也是炸了两炉丹药,才勉强将养气丹炼得这般清透。”

听了程老的话后,李尘苦笑着摇头,他心里清楚,这个结果虽然不错,但也是全仗着程老将他视为关门弟子倾囊相授,不计成本的给自己亲自示例多次的结果,算不得什么天赋。

不过好在他对这炼丹一道也确实是喜爱,学起来更为用心罢了。

此时的他虽然因为持续炼制了数个时辰,周身内气消耗大半,整个人看起来略有些萎靡。

不过因为首次炼制丹药成功的缘故,整个人的精气神都上升了一个台阶,连带着内气的强度都强了那么一丝,不可谓收获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