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庸的心里顿时有些不是滋味。
“舅舅,不用了,我有钱了,何况泽哥那边也需要钱呢。”
“不用管他,那小子自己能着呢。”
“之前不顾我和他妈的意见就自己跑到莲城去。”
虽然是这么说,脸上却也带着些骄傲。
许庸知道这件事情。
徐泽意外的没发挥好没能上本科。
他爸妈希望他能复读一年。
他不乐意。
为此和他爸大吵了一架。
赌气之下带着身份证和几百块就去了莲城。
虽然后面他爸服软,
他妈也是每天哀求他能回来。
但徐泽也是犟脾气。
表示不作出点成绩他没脸回来。
为此。
许庸不知道看到过多少回舅妈的哭泣。
就算是那个铁汉一般的舅舅,
也是偷偷抽了不知道多少包的烟。
而他这一去就是11年。
好在徐泽争气。
没几年就在什么酒店当上了客房部经理。
那时起,
舅舅和舅妈才又恢复了以往的笑脸。
“舅舅,你还不了解我吗,我哪会死要面子啊。”
许庸笑着将钱塞了回去。
舅舅认真的盯着许庸的脸看了几秒。
见许庸不似胡说。
点了点头将钱放了回去。
就在两人走出房间。
舅妈见到许庸两手空空。
眉头皱了起来。
许庸赶忙解释道:“舅妈,我有钱了,没事的。”
舅妈没有回答,而是转头看向舅舅。
“孩子脸皮薄,你就这么信了?知不知道欠的那是多大一笔。”
“舅妈。”
许庸从兜里掏出法拉利的钥匙。
“我没骗你,你看,这是法拉利的钥匙,这车可要好几百万呢。”
见她还有些怀疑。
许庸忙补充道:
“不信你到时候问问泽哥,要是不值这价,你们那钱我就收了。”
“行,那我过会儿问问阿泽。”
许庸不由得松了一口气。
接着在房子里参观了起来。
说来他也已经好几年没来过舅舅舅妈这边了。
与城里的房子有些许不同。
虽然都是一排排建起来的房子。
但村里的房子不会建很高。
而且不会是直接贴着马路。
往往都会给自家留出一块空地。
一般这块空地会被用来晒晒梅干菜、谷物等或是停车。
舅舅家后面除了还有一块空地外,
紧贴着还有一小块的土地。
除了种些蔬菜外,
也隔出一个空间用来养几只鸡。
此时后面的空地正有厨师在那边用大锅烧菜。
周围还有几个洗菜、准备盘子的阿姨。
村里结婚摆酒席一般都是这样。
请大厨上门做菜。
与城里不同。
可能是因为都是街坊邻里。
大家都是知根知底的。
很少会担心菜不卫生、味道不好这类的问题。
“庸子。”
徐泽忙完了前面的事情,空了下来。
“诶,来了。”
“你说实话,外面的法拉利到底是你租的还是买的?”
徐泽表情难得的严肃。
“泽哥,你信我。”
“好,我信你。”
徐泽没再过问。
信他肯定是不信的。
但没必要为此驳了对方的面子。
脸上挂着许庸熟悉的笑脸。
“庸子,你可真是长本事了。”
徐泽拍了拍他的胳膊。
许庸只是笑着,心里带着些庆幸。
徐泽带着许庸到了他的座位。
农村的传统婚宴中,座位的安排也是有些讲究的。
其中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寓意和社交礼仪。
需遵循长幼有序、亲疏有别、吉祥和谐的原则。
主桌通常设于宴厅正中央或正对大门的位置。
象征尊贵和核心地位。
新人坐主桌主位,两侧为双方父母或祖辈,
再依次安排重要长辈如叔伯、舅舅等。
剩余的酒桌会按亲远的关系排开。
叔伯、姑姑、舅舅、姨妈等直系亲属靠近主桌。
按辈分由高到低向外排列。
表亲、堂亲等安排在中后区域。
避免与陌生宾客混坐。
但在实际中却又会有些不同。
因为农村来往间,
多是各种复杂的亲戚关系,
或是关系极好的邻里。
所以除了保持主桌在内的两三个酒桌外。
大多显得有些随意。
更别提随着气氛热烈。
往往都是拿着杯子。
到处找熟人喝酒聊天。
伴着徐泽入座。
众人纷纷动起筷子。
作为开盘的凉菜。
清蒸螃蟹、牛排、凉拌海蜇、蜜汁烤鹅,水果几乎是必备的。
接着便是主食。
许是考虑大家饿的比较久。
首当其冲的就是大碗的面条。
而这也是普遍的开场。
或许是因为都是手工拉的面条。
所以显得格外的劲道。
接着便是石斑鱼、蒜香大龙虾、醉蟹、海参等。
当作为甜品的酒酿枸杞鸡蛋被端上桌的时候。
许庸知道酒席该结束了。
“不回莲城了?”
许庸举着酒瓶与徐泽碰了碰。
“嗯,被调任到这边担任客房部经理了,再过几天就上任了。”
“挺好的。”
......
宸翰酒店。
许庸带了两箱瓯柑过来。
这些瓯柑被装在印有升级后‘云顶’相关图案的箱子里。
至于带过来的原因。
一个是为了让田衡盛尝尝,
以便谈瓯柑合作。
第二个则是上次那些农业局的领导也会出现在这边。
倒不是许庸嫌麻烦不想再去一趟农业局。
而是他们强调暂时还没到大肆宣传的时候。
许庸将瓯柑放到桌上。
剩下的就是等他们尝完后做出评价了。
“这味道。”
“你这是改良过的?”
对面问出了心中的疑惑。
这瓯柑确实是本地的瓯柑。
但是这味道可比原本的瓯柑好吃了百倍不止。
“对,因为单靠原本的瓯柑并不足以和其他柑橘类竞争,所以便尝试研究了一番。”
“只不过,目前技术还不算完全成熟。”
“截取成熟果树的枝条做嫁接或是取种子种植,都未能达到它们的水平。”
许庸说了个谎。
因为瓯柑的推广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而自己若是有改良种。
对方必然会讨要研究。
可现实问题是自己拿不出来。
既然如此,
不如直接强调现有三百亩的瓯柑都是意外产物。
还无法做到再繁殖。
当然对方若是讨要,自己也会交给对方。
若对方有本事能成,怎么说也得记自己一份功劳。
若是失败,就更加与自己没关系了。
该有的苦劳不还是得给。
成功和失败自己都能讨到好。
何乐而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