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APNH217 出土陶器

前排(从左到右):1.簋(H217∶14)2.簋(H217∶3)3.器盖(H217∶4)

后排(从左到右):1.深腹盆(H217∶6)2.深腹盆(H217∶32)3.壶(H217∶1)

参考文献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殷墟发掘报告(1958~1961)》,文物出版社,1987。

簋 1960APNH217∶3

苗圃北地

殷墟一期晚段

高18.6厘米、口径27.5厘米

泥质灰陶。口近敛,厚唇,深腹向下微斜,矮圈足。体表磨光,上腹两组、三道弦纹。

簋 1960APNH217∶14

苗圃北地

殷墟一期晚段

高18.8厘米、口径29厘米

泥质深灰陶。口近敛,唇厚圆,深腹向下微斜,矮圈足。体表磨光,腹饰多道弦纹。

壶 1960APNH217∶1

苗圃北地

殷墟一期晚段

残高24厘米、口径20.4厘米

泥质灰陶。扁圆口,深腹,腹最大径偏下,圜底,底部圈足残。颈部有对称的两个纵向贯耳,上下饰弦纹;两耳间正中有一个纵向泥条,两侧各有圆泥饼一个,组成饕餮纹;腹饰三角绳纹。

深腹盆 1960APNH217∶6

苗圃北地

殷墟一期晚段

高25.2厘米、口径35厘米

泥质灰陶。短斜领,短折沿,弧腹,平底较大。腹中部饰较细的绳纹,并饰两道弦纹。

深腹盆 1960APNH217∶32

苗圃北地

殷墟一期晚段

高23.2厘米、口径27.5厘米

泥质灰陶。短斜领,短折沿,上腹微鼓,向下斜收,凹圜底。腹中部饰交错绳纹、较细,兼有弦纹两组,内壁有麻点。

器盖 1960APNH217∶4

苗圃北地

殷墟一期晚段

高7厘米、口径12厘米

泥质灰陶。盖较浅,盖顶近平,侧壁面较直菌状钮很短。通体磨光,侧壁有一道弦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