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叫小的老关即可

“钦天监历书。”

“钦天监黄历,上面有胎神位。照着胎神位摆床,能生儿子。”

“裕王世子就是这样来的。”

京都的书铺都在吆喝着,让大家去买黄历。

才吆喝两声,就来了大量的民众。

“给我来一本。”

“我要两本。”

西市走商的商人听到这些喊话,问:“钦天监黄历准吗?”

小二擦拭桌子笑道:“钦天监出了个神算子,姓陈命晗。

他说正月十五下雪,正月十五就下雪。周边的省份也下了雪。”

“他说裕王要生儿子,裕王就真的生了儿子。”

“他说今日他走霉运,会遭火灾,结果呢?”

商人:“真起火了?”

“可不是,你看那边,看到什么没有?”小二指向樊楼那边。

行商摇头。

“没看到就对了,那本该有全京都最高的酒楼樊楼。

昨日啊,一把火烧咯,啥都没有了。”

“真是神了。”行商立刻站起来,“老子去买几本带后去。”

行商最迷信,出门在外求财运,求平安。

钦天监

六部一十三省要论最破旧的府衙,那就钦天监的府衙。

钦天监的门槛烂了,也没钱去修。

陈晗进入钦天监,立刻被众人簇拥。

“陈大人安康。”

“监副大人,您终于来了。”

“恭喜监副得了神算子的称号。”

“天下第一神算,就是大人您了。”

陈晗摆手让大家莫要这般说,他说道:“常言道一人乐不如众乐乐,一人富不如众富裕。”

主簿拿着本子欢喜地走进来。

“监副大人,我们的黄历大卖啊。”

陈晗笑了起来,“以往大家都是各忙各的,鲜少聚在一块,今日这般齐聚是为了分钱吧。”

“监副说笑了。”

“监副,这等事你……你怎么能说出来呢。”

吴大人笑道:“我们不是那等读书人,没不要装清高。”

陈晗拿过主簿的账本说道:“黄历都卖出去了,我们来分钱。”

“拿出二成银子用来修缮钦天监,免得我们夏天被晒,冬天被寒风吹。”

众人点头,这是必须要的。

陈晗又说道:“剩下的银子我们均分。”

众人可不敢这般分钱。

“这怎么好均分呢?是大人您出力最多啊。”

陈晗笑道:“名声我占了,总不能利我也全占。就这样定了。”

“韩大人,你算一下我们能分到多少。”

主簿韩大人拿回了账本,“诸位稍等。”

他拿着账本和银子到一旁的桌子去。

有的官员闲不住跟着过去看看,想要提前知道能分到多少钱。

吴大人与陈晗坐在一块,说道:“不瞒你说,老夫家中也缩减了开支!”

“谁家不是呢。”

陈晗说道:“如果不是有这一笔黄历的钱,我给家里人上坟烧香的钱都没有。”

“对了,我这里有两件事需要办。”

几人听了,围了过来。

现在周监正在家休养,而陈监副又是陛下信得过的,他们以陈晗为马首是瞻。

陈晗的事就是他们钦天监的事。

“一个是陛下让我等观星,查看今年是否风调雨顺。”

这事难算。

风雨难算,一时风一时雨,风雨难料。

只能给些建议,但不能做主了,主要还看陈监副的了。

他们不敢作声,怕这事落到自己头上。

陈晗又说道:“第二个是裕王世子诞生,世子必然是健康成长的。陛下命我等选一个摆满月酒的黄道吉日。”

吴大人当即说了,“观天下风调雨顺之事,众人能力微弱,不及大人您有诸葛再世之功,还是辛劳陈大人您了。

至于满月酒的吉日,这等小事就交由我等来办吧。”

“是啊,是啊。”

这正是陈晗的想法。

自己有几斤几两他清楚,算吉日的事他选不准,但天下大事他知道一些啊。

因为看了好些小说,也查看过很多关于明朝汉家历史,关于明朝的大事他多少知道一些。

天下大事他能糊弄陛下的。

陈晗装作有些为难,勉强地说道:“那我就多耗费些心力,多看星象吧。满月的日子就有劳各位了。”

正好主簿算好了账目,来到陈晗跟前,展示账本,说道:“大人请看,除去修缮钦天监的。

每人能分得二十一两,余额五两。”

陈晗大概看了账目,“那就分下去吧。”

除了两个监副,其余人都围了过去。

这笔银子可是救命钱,终于有银子拿回家了。

京都居大不易,还克扣俸禄,这生活就更难了。

“陈大人,这是您的银子。”主簿将陈晗的银子送上。

陈晗点都没点直接塞进袖子里。

“吴大人,这是您的。”

吴大人打开了钱袋子,点了点里面大颗的银子有几颗,小颗的碎银又有几颗。

过了半个时辰,大家的银子都分了。

主簿问:“不知道这五两银子怎么分?”

陈晗笑道:“这是开春以来第一件好事,不如我们到酒楼里喝两杯?”

众人正有此意,“好极了。”

“下官得要回家去一趟。”

“大人,这五两银子怕不够花啊。”

他们怕要拿银子请陈晗喝花酒。

若是以往,他们凑钱也请得起,但现在不同。

好几个月没发俸禄了,家里米缸就要断粮了。

陈晗颔首,看向吴大人说道:“我们只喝酒,添上一碗茴香豆,不点曲儿,不请清倌,五两银子可够花了?”

陈晗定了标准,众人松一口气。

“够了,够大家喝到天亮。”

“大人英明。”

“那就回家一趟,由吴大人选地方,今晚喝上一顿。”

……

……

陈晗回到家中,见到了关老爷。

“让关老爷好等。”

关老爷当即起来,连忙拱手,半弯着腰说道:“别,别,陈大人叫小的老关就行。”

过年前,还是嚣张跋扈的关老爷。

过了年,就成了“小的老关”。

人要是得道了,什么都会有。

金钱会有,尊重也会有。

老关送上一份契书,说道:“此乃小院的房契,今天开始它就属于大人您的了。”

“本官何德何能啊,拿你这份大礼。这小院得要不少钱吧。”

老关恭敬地跟着进去,“不多,也就八千多两银子。这儿地段好,八千两都是便宜的。”

五万两能买到个有油水的官位,这八千两的银子确实不少。

陈晗拿了房契,让老关安心了许多。

这与樊楼一样,都是他给陈晗的投名状。

老关说道:“府尹大人想见一见大人。”